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8675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接器,具体涉及一种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耙矸机与耙斗的连接,大多采用卸扣与牵引钢丝绳连接在一起。由于钢丝绳牵引力大,致使卸扣变形,造成拆卸困难,绳头易形成死结。由于井下条件的限制,不能使用明火切割的方式,使更换比较困难,且更换一次时间较长,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靠钢丝绳的牵引力,拉动楔形块下移,将钢丝绳夹持在楔形块与壳体楔形室内壁之间,使楔形机构在受力后实现自动锁紧。拆卸钢丝绳时,只需用榔头将楔形块轻轻向上敲击,便可将楔形块连同钢丝绳一并取下,方便快捷。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它包括壳体和楔形块,所述壳体上部通过连接组件和拉环与连耙斗连接;所述壳体的下部是一楔形室,楔形室内装设有楔形块,牵引耙斗用钢丝绳的绳头绕过楔形块并从楔形室的底口伸出。
所述壳体由两块形状和大小相同且对称设置的侧板和两块连接板组成;侧板的上部呈弧形,下半部呈梯形,下半部的两侧与两块连接板焊接,形成中空的楔形室。
所述的楔形块的周边制作与钢丝绳截面直径相等的半圆形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体积小。 2)、受力后自动锁紧安全可靠、拆卸方便、便于操作。
3)、制做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2为图1的左视剖面图。 图中l、壳体,l-l、侧板,l-2、连接板,2、楔形块,2-l、弧形凹槽,3、连接组件,4、拉环,5、钢丝绳。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它包括壳体1和楔形块2,所述壳体1上部通过连接组件3和拉环4与连耙斗连接;所述壳体l的下部是一楔形室,楔形室内装设有楔形块2,牵引耙斗用钢丝绳5的绳头绕过楔形块2并从楔形室的底口伸出。靠钢丝绳的牵引力,拉动楔形块下移,将钢丝绳夹持在楔形块2与壳体楔形室内壁之间,使楔
3形机构在受力后实现自动锁紧。拆卸钢丝绳时,只需用榔头将楔形块轻轻向上敲击,便可将 楔形块连同钢丝绳一并取下,方便快捷。 所述壳体1由两块形状和大小相同且对称设置的侧板1-1和两块连接板1-2组 成;侧板l-l的上部呈弧形,下半部呈梯形,侧板下半部的两侧与两块连接板l-2焊接,形成 中空的楔形室。 所述的楔形块2的周边制作与钢丝绳5截面直径相等的半圆形凹槽2-1 ,其作用是 减少钢丝绳受压变形,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一种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1)和楔形块(2),所述壳体(1)上部通过连接组件(3)和拉环(4)与连耙斗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部是一楔形室,楔形室内装设有楔形块(2),牵引耙斗用钢丝绳(5)的绳头绕过楔形块(2)并从楔形室的底口伸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由两块形状和大小相同且对称设置的侧板(1-1)和两块连接板(1-2)组成;侧板(1-1)的上部呈弧形,下半部呈梯形,侧板下半部的两侧与两块连接板(1-2)焊接,形成中空的楔形室。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楔形块(2)的周边制作与钢丝绳(5)截面直径相等的半圆形凹槽(2-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开了一种耙矸机耙斗钢丝绳连接装置,属联接器。包括壳体、楔形块和与耙斗连接的拉环。所述壳体的下部是一楔形室,楔形室内装设有楔形块,牵引耙斗用钢丝绳的绳头绕过楔形块并从楔形室的底口伸出。壳体下部由两块形状和大小相同且对称设置的侧板和两块连接板焊接,形成中空的楔形室。使用时,靠钢丝绳的牵引力,拉动楔形块下移,将钢丝绳夹持在楔形块与壳体楔形室内壁之间,实现自动锁紧。拆卸钢丝绳时,只需用榔头将楔形块轻轻向上敲击,便可将楔形块连同钢丝绳一并取下,方便快捷。楔形块的周边制作半圆形凹槽,减少钢丝绳受压变形,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制做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16G11/04GK101725667SQ20091003572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米俊丽, 赵家全 申请人:中煤第五建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