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59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备使用包括电能在内的两种或多种车载能源的动力总成。采 用传统内燃机和电池作为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轿车以其低能耗、低排放和价格相对较低等 优点,已成为当前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究的热点。公开号为CN16373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包括双离合变 速器以及电机,其中电机直接与变速器空心的输入轴连接,此种情况下电机的布置比较复 杂,空间利用不是很合理,并且空心输入轴承受过大的扭矩有可能造成空心轴的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在电机布 置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布置比较简单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 以及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双离合变速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 及变速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及第二离合器与发动机的曲轴有效连接,所述变速器具有与第 一离合器有效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离合器有效连接的第二输入轴、一组挡位齿轮组 以及至少一根输出轴,每一挡位齿轮组至少带有一个固定齿轮和一个活动齿轮,所述活动 齿轮借助配属于自身的换挡离合器实现与其相对应的输入轴或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以实 现相对应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变速连接,所述输出轴连接差速器,至少一根输出轴远离差 速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可直接驱动与之连接的输出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二输入轴为设置在第一输入轴内并 与其同轴心设置的实心轴。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为一根,所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输出轴上,所述 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倒挡、二挡、四挡及六挡固 定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五、三、一挡固定齿轮,所述输出轴 上设置有与上述各挡固定齿轮配对的活动齿轮、连接差速器的驱动齿轮以及连接驱动电机 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从 动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所述倒挡固定齿轮借助一个中间齿轮与其配对的活 动齿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 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与输 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四、六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四、六挡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二、倒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倒挡 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为二根,分别为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所述挡位齿轮组 的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上,所述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 入轴与第二输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为二、四、六挡固定齿轮, 所述第二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五、三、一挡固定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具有与上述七个固定齿轮配对的七个浮动齿轮以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 输出轴上具有倒挡浮动齿轮、连接差速器的第二驱动齿轮,其中,所述二挡浮动齿轮为阶梯 齿轮,其具有一个较小的中间传递齿轮,所述中间传递齿轮与倒挡浮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二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 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 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一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 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 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 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与 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二、四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四挡浮 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六挡浮动齿轮在发动机侧设置有一个 实现六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倒挡浮动齿轮变速器侧设 置一个实现倒挡浮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为三根,分别为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及第三输出轴,所 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及第三输出轴上,所述挡位齿轮 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为二、四挡固定齿轮,所述 第二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三、五、一挡固定齿轮,其中,六挡与四挡共用一 个固定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具有与上述二、四、三、一挡固定齿轮配对的四个浮动齿轮 以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具有与上述六、七、五挡固定齿轮配对 的三个浮动齿轮、连接差速器的第二驱动齿轮以及与二挡固定齿轮连接的中间阶梯浮动齿 轮,所述第三输出轴设置有倒挡浮动齿轮以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三驱动齿轮,其中,所述中间 阶梯浮动齿轮较大的齿轮与二挡固定齿轮连接,中间阶梯浮动齿轮较小的齿轮与倒挡浮动 齿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三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 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 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出轴上还设置有停车棘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二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 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一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 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 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 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与 第二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二、四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四挡浮 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六挡浮动齿轮、中间阶梯浮动齿轮之 间设置一个实现六挡浮动齿轮、中间阶梯浮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 器,所述倒挡浮动齿轮变速器侧设置一个实现倒挡浮动齿轮与第三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
扫闲口研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驱动电机设置在输出轴上,因此与现有技 术中电机设置在空心输入轴上的方式相比较,电机布置更为简单,且空间上的利用也更为 地合理,并且驱动电机连接输出轴,可以避免空心输入轴承受过大扭矩所导致的空心输入 轴断裂。同时,在将驱动电机设置在与倒车挡浮动齿轮相同的输出轴上时,还可以实现现有 技术中所无法达到的纯电动倒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通 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车辆,其具有上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置车辆的前舱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 用上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驱动电机设置在输出轴上,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 设置在空心输入轴上,空间利用更为合理,因此有利于车辆前舱内其它部件的布置。并且, 将双离合变速器应用于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能发挥双离合变速器的特点,进一 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00以及与发 动机曲轴101连接的双离合变速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离合器Cl、第二离合器C2 及变速器,所述第一离合器Cl及第二离合器C2与发动机的曲轴11有效连接,所述变速器 具有与第一离合器Cl有效连接的第一输入轴2、与第二离合器C2有效连接的第二输入轴 1、一组变速器挡位齿轮副以及至少一根输出轴,每一变速器挡位齿轮副至少带有一个固定齿轮和一个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借助配属于自身的换挡离合器实现与其相对应的输入 轴或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以实现相对应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变速连接,所述输出轴连接差 速器,至少一根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200,所述驱动电机200可直接驱 动与之连接的输出轴。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入轴2为空心轴,所述第二输入轴1为设置在第 一输入轴2内并与其同轴心设置的实心轴。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3为一根,所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 在输出轴上,所述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2与第二输入轴1上。具体地, 所述第一输入轴2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倒挡、二挡、四挡及六挡固定齿轮(28,22, 24,26),所述第二输入轴1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五、三、一挡固定齿轮(17,15, 13,11),所述输出轴3上设置有与上述各挡固定齿轮(11,22,13,24,15,26,17,28)配对的 活动齿轮(31,32,33,34,35,36,37,38)、连接差速器的驱动齿轮30以及连接驱动电机200 的从动齿轮39,所述从动齿轮39连接有主动齿轮202,所述主动齿轮202连接驱动电机的 驱动轴201,所述从动齿轮39与输出轴3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所述倒挡固定齿轮28借助 一个中间齿轮8与其配对的活动齿轮38连接,中间齿轮8主要是起换向作用,以实现传统 的倒车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31,33)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 (31,33)与输出轴3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i,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35,37)之间设 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35,37)与输出轴3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2,所述四、 六挡浮动齿轮(34,36)之间设置一个实现四、六挡浮动齿轮(34,36)与输出轴3的接合或 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3,所述二、倒挡浮动齿轮(32,38)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倒挡浮动齿轮 (32,38)与输出轴3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4。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设置在倒挡浮动齿轮所在的输出轴,因此,可以实现纯电动 的倒车(此时离合器Cl及C2都不接合)。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为二根,分别为第一输出轴3及第二输出轴 4,所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3及第二输出轴4上,所述挡位齿轮组的 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2与第二输入轴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输入轴2从发动机侧 开始依次设置有为二、四、六挡固定齿轮(22,24,26),所述第二输入轴1从发动机侧开始依 次设置有七、五、三、一挡固定齿轮(17,15,13,11),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具有与上述七个固 定齿轮(11,22,13,24,15,26,17)配对的七个浮动齿轮(31,32,33,34,35,36,37)以及连接 差速器的第一驱动齿轮30,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具有倒挡浮动齿轮48、连接差速器的第二 驱动齿轮40,其中,所述二挡浮动齿轮22为阶梯齿轮,其具有一个较小的中间传递齿轮38, 所述中间传递齿轮38与倒挡浮动齿轮48啮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00连接在第二输出轴4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 动轴201上设置有主动齿轮202,所述第二输出轴4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 轮202啮合的从动齿轮49,所述从动齿轮49与第二输出轴4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当然,作为实施例2的一个改型,所述驱动电机200也可以连接在第一输出轴3上,具体地,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 设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31,33)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 (31,33)与第一输出轴3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i,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35,37)之间 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35,37)与第一输出轴3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2,所述 二、四挡浮动齿轮(32,34)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四挡浮动齿轮(32,34)与第一输出轴3接 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4,所述六挡浮动齿轮36在发动机侧设置有一个实现六挡浮动齿 轮36与第一输出轴3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3,所述倒挡浮动齿轮48在变速器侧设置 一个实现倒挡浮动齿轮48与第二输出轴4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R。 本实施例中,在驱动电机200连接在倒挡浮动齿轮所在的输出轴(即第二输出轴) 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纯电动倒车。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为三根,分别为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 及第三输出轴5,所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及第三输 出轴5上,所述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2与第二输入轴1上。具体地, 所述第一输入轴2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为二、四挡固定齿轮(22,24),所述第二输入 轴1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三、五、一挡固定齿轮(17,13,15,11),其中,六挡与四 挡共用一个固定齿轮24,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具有与上述二、四、三、一挡固定齿轮(22,24, 13,11)配对的四个浮动齿轮(32,34,33,31)以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一驱动齿轮30,所述第二 输出轴4上具有与上述六、七、五挡(24,17,15)固定齿轮配对的三个浮动齿轮(46,47,45)、 连接差速器的第二驱动齿轮40以及与二挡固定齿轮22连接的中间阶梯浮动齿轮48,所述 第三输出轴5设置有倒挡浮动齿轮58以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三驱动齿轮50,其中,所述中间 阶梯浮动齿轮48较大的齿轮与二挡固定齿轮22连接,中间阶梯浮动齿轮48较小的齿轮与 倒挡浮动齿轮58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输出轴5上还设置有停车棘轮51,由于第三输出 轴5上齿轮较少,因此其有较大的轴向空间来布置停车棘轮51,避免停车棘轮51布置在其 它位置导致的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00连接在第三输出轴5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 动轴201上设置有主动齿轮202,所述第三输出轴5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 轮202啮合的从动齿轮59,所述从动齿轮59与第三输出轴5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当然,作为实施例2的一个改型,所述驱动电机200也可以连接在第二输出轴4 上,具体地,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 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 成。当然,作为实施例2的另一个改型,所述驱动电机200也可以连接在第一输出轴3 上,具体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一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 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 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31,33)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 (31,33)与第一输出轴3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i,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45,47)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45,47)与第二输出轴4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5,所述 二、四挡浮动齿轮(32,34)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四挡浮动齿轮(32,34)与第一输出轴3接 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2,所述六挡浮动齿轮46、中间阶梯浮动齿轮48之间设置一个实现 六挡浮动齿轮46、中间阶梯浮动齿轮48与第二输出轴4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S6,所述 倒挡浮动齿轮48在变速器侧设置一个实现倒挡浮动齿轮48与第三输出轴5接合或分离的 换挡离合器SR。本实施例中,在驱动电机200连接在倒挡浮动齿轮所在的输出轴(即第三输出轴) 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纯电动倒车。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驱动电机设置在输出轴上,因 此与现有技术中电机设置在空心输入轴上的方式相比较,电机布置更为简单,且空间上的 利用也更为地合理,并且驱动电机连接输出轴,可以避免空心输入轴承受过大扭矩所导致 的空心输入轴断裂。同时,将驱动电机设置在与倒车挡浮动齿轮相同的输出轴上时,还可以 实现现有技术中所无法达到的纯电动倒车。在驱动电机设置在空心输入轴的现有技术中,在换挡过程中,当在混合驱动模式 下(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同时输出动力),如果当前挡位不在空心轴上,则需要同时控制两个 换挡离合器工作(一个用于发动机动力输出,一个用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控制难度较 大。而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驱动电机直接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 齿轮常啮合,从动齿轮则与其对应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因此,不管何时,驱动电 机的动力输出均无需经过换挡离合器,因此,此时只需要控制发动机动力输入所用到的一 个换挡离合器即可,控制难度小。并且,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由于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合理地利用 了空间,因此还有利于车内其它部件的布置。并且,将双离合变速器应用于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能发挥双离变速器 的特点,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和动力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置车辆的前舱内。依照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由于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因此有利于 车辆前舱内其它部件的布置。并且,将双离合变速器应用于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能发挥双离变速器 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以及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双离合变速器,所述 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及变速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及第二离合器与发 动机的曲轴有效连接,所述变速器具有与第一离合器有效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离合 器有效连接的第二输入轴、一组挡位齿轮组以及至少一根输出轴,每一挡位齿轮组至少带 有一个固定齿轮和一个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借助配属于自身的换挡离合器实现与其相 对应的输入轴或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以实现相对应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变速连接,所述输 出轴连接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 动电机可直接驱动与之连接的输出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为空心轴,所 述第二输入轴为设置在第一输入轴内并与其同轴心设置的实心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为一根,所述挡位 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输出轴上,所述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与第二 输入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从发动机侧 开始依次设置有倒挡、二挡、四挡及六挡固定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 置有七、五、三、一挡固定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与上述各挡固定齿轮配对的活动齿轮、 连接差速器的驱动齿轮以及连接驱动电机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有主动齿轮,所 述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所述倒 挡固定齿轮借助一个中间齿轮与其配对的活动齿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三挡浮动齿轮之间设 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五、七挡浮动齿轮 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四、六挡浮 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四、六挡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二、 倒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倒挡浮动齿轮与输出轴的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为二根,分别为第 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所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上, 所述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从发动机侧 开始依次设置有为二、四、六挡固定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 五、三、一挡固定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具有与上述七个固定齿轮配对的七个浮动齿轮以 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具有倒挡浮动齿轮、连接差速器的第二 驱动齿轮,其中,所述二挡浮动齿轮为阶梯齿轮,其具有一个较小的中间传递齿轮,所述中 间传递齿轮与倒挡浮动齿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二输 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 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 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一输 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形 成。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三挡浮 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 五、七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 合器,所述二、四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四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 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六挡浮动齿轮在发动机侧设置有一个实现六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 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倒挡浮动齿轮变速器侧设置一个实现倒挡浮动齿轮与第二 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为三根,分别为 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及第三输出轴,所述挡位齿轮组的活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第 二输出轴及第三输出轴上,所述挡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 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从发动机 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为二、四挡固定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从发动机侧开始依次设置有七、 三、五、一挡固定齿轮,其中,六挡与四挡共用一个固定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具有与上述 二、四、三、一挡固定齿轮配对的四个浮动齿轮以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 输出轴上具有与上述六、七、五挡固定齿轮配对的三个浮动齿轮、连接差速器的第二驱动齿 轮以及与二挡固定齿轮连接的中间阶梯浮动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设置有倒挡浮动齿轮以 及连接差速器的第三驱动齿轮,其中,所述中间阶梯浮动齿轮较大的齿轮与二挡固定齿轮 连接,中间阶梯浮动齿轮较小的齿轮与倒挡浮动齿轮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三 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 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 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出轴上还设置 有停车棘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二 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 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 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第一 输出轴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 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一体 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三挡 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一、三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 述五、七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五、七挡浮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 离合器,所述二、四挡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二、四挡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六挡浮动齿轮、中间阶梯浮动齿轮之间设置一个实现六挡浮动齿轮、 中间阶梯浮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所述倒挡浮动齿轮变速器侧设 置一个实现倒挡浮动齿轮与第三输出轴接合或分离的换挡离合器。
18.—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权利要求1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 动系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置车辆的前舱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以及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双离合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及变速器,第一离合器及第二离合器与发动机的曲轴有效连接,变速器具有与第一离合器有效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离合器有效连接的第二输入轴、一组挡位齿轮组以及至少一根输出轴,每一挡位齿轮组至少带有一个固定齿轮和一个活动齿轮,输出轴连接差速器,至少一根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直接驱动与之连接的输出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驱动电机设置在输出轴,电机布置比较简单。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文档编号F16H3/12GK201777113SQ2010202136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翟震, 谢世滨, 赵平, 阮鸥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