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234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马达具有较高的转速,若直接运用于被动组件上会有转动过快、损坏被动组件强度与缩短使用寿命等问题,目前马达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减速机构以降低转速,而减速机构的种类繁多,除了传统通过大、小齿轮搭配的方式来达到减速的目的外,目前最常见的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针对探讨改良的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改善传统齿轮减速机构体积大、 结构复杂、运转噪音与震动等问题,故更适合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不同标的物中;而行星式齿轮减速机的构成主要包括一具有内齿纹的壳体,以及内设于该壳体中的一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具有输出轴,且由复数个具螺旋齿的行星齿轮所组成,各该行星齿轮与壳体所设内齿纹相啮合,且行星齿轮组内设有用以连接马达的一太阳齿轮组,如此当马达转动时, 可动作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相对壳体转动,进而达到降低输出轴转速的目的。前述现有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虽可达到减速目的,但实际使用经验中却发现由于其行星齿轮以周缘的螺旋齿与壳体咬合转动而受力产生轴向推力,促使行星齿轮端面与两侧壁面贴合进而产生摩擦与推挤作用,再加上为了能使行星齿轮精确地啮合转动,一般容置行星齿轮的空间在定位与尺寸上均相当精确,配合间隙相当微小,但如此却造成润滑油无法顺利进入行星齿轮内部轴孔中的问题,进而造成其润滑不足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仅会造成其转动时产生过大震动与噪音,更可能因磨耗而导致行星齿轮啮合的误差,进而造成机件破坏,直接影响到齿轮减速机的使用寿命。针对前段所述问题,后续遂有相关业界提出一些专利技术以为适应,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941307M的“齿轮减速机的行星齿轮润滑结构”发明专利所揭,该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在各该行星齿轮两侧端面凹设至少一道油沟的技术,以使润滑油于行星齿轮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油沟的导引挤入轴孔中,达到其润滑目的;然而,此种作法虽可达到其润滑行星齿轮轴孔的目的,但由于其油沟是凹设于行星齿轮两侧端面部位,在制造上必须于行星齿轮制造成型后再通过二次加工方式才能成型,如此显然会造成业者制造成本的增加,故此部份显然仍有再加以改善突破的空间。所以,针对上述现有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的润滑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为相关业者须再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进行星齿轮润滑效果、降低震动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的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该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一外壳体以及组设于该外壳体内的一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包括具输出轴的一中空托架以及平均分布组设于该中空托架内部的一个以上行星齿轮,各该行星齿轮中央组设有轴承,该轴承中央的轴孔枢组有转轴;该外壳体内缘具有内齿纹与各该行星齿轮外周缘相啮合,该中空托架的内部中央则设有连接驱动马达的一太阳齿轮,该中空托架内部具有间隔环列且开口端穿出外部的一个以上装设槽,各该装设槽均具有齿轮装设壁缘, 所述齿轮装设壁缘具有轴定位孔以该转轴插组定位,该齿轮装设壁缘与行星齿轮之间组设有垫片,该垫片具有以转轴穿设的穿孔;各该垫片凹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所述导油沟槽向外端延伸至周缘,并向内端延伸连通至该垫片的穿孔。该导油沟槽的长形延伸路径型态为直线、弧线、曲线任一型态。所述导油沟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梯形、V形任一型态。所述导油沟槽设于该垫片正、反面任其一面。本实用新型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采用各该垫片凹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所述导油沟槽向外端延伸至周缘,并向内端延伸连通至该垫片穿孔的创新独特结构型态设计;使所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油能够在行星齿轮组转动时,同步通过该垫片所设导油沟槽导引至转轴与轴承轴孔之间,达到增进行星齿轮润滑效果、降低震动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再者,所述导油沟槽于制造该垫片时,即可一并制造成形,无须历经两道加工程序,人力工时相对明显减省,因此,还可达到制造加工简易、降低产程成本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速齿轮机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速齿轮机构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速齿轮机构组合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速齿轮机构的局部平面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垫片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垫片的侧视平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油沟槽的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一外壳体10以及组设于该外壳体10内的一行星齿轮组20,该行星齿轮组20包括具输出轴21的一中空托架22以及平均分布组设于该中空托架22内部的复数个行星齿轮23,各该行星齿轮23中央组设有轴承对,该轴承M中央的轴孔25枢组有转轴沈;该外壳体10内缘具有内齿纹11用以与各该行星齿轮23外周缘相啮合,该中空托架22的内部中央则设有用以连接驱动马达的一太阳齿轮12,该中空托架22内部具有间隔环列且开口端270穿出外部的数个装设槽27,各该装设槽27均具有齿轮装设壁缘271,所述齿轮装设壁缘271具有轴定位孔272以供该转轴沈插组定位,该齿轮装设壁缘271与行星齿轮23之
4间组设有垫片观,该垫片观具有供转轴沈穿设的穿孔观0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设计在于各该垫片观凹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30,所述导油沟槽30向外端延伸至周缘, 并向内端延伸连通至该垫片观的穿孔观0 ;以此,使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油能够在行星齿轮组20转动时,同步通过该垫片观所设导油沟槽30导引至转轴沈与轴承M轴孔 25之间,达到增进行星齿轮23润滑效果、降低震动噪音、延长使用寿命,且制造简单、降低成本的功效与目的。其中,所述导油沟槽30能够表现的具体型态可为多种,如图5所示,导油沟槽30, 设计成一种直线长形延伸路径型态,或如图7所示,导油沟槽30设计成弧线延伸路径型态, 也或者为曲线延伸路径型态。其中,所述导油沟槽30的截面为半圆形、梯形、V形任一型态,如图6所示,为半圆形型态。其中,所述导油沟槽30设于该垫片观正、反面任其一面,如图6所示,导油沟槽30 设于垫片观正、反面,此并无局限。综合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核心设计,主要在于各该垫片观正、反面凹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30的技术特点,所述导油沟槽30向外端延伸至周缘,并向内端延伸连通至该垫片观的穿孔观0 ;以此,使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油能够在行星齿轮组20转动时,同步通过该垫片观所设导油沟槽30导引至转轴沈与轴承M轴孔25之间,达到增进行星齿轮23润滑效果、降低震动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再者,所述导油沟槽30于制造该垫片观时,即可一并制造成形,无须历经两道加工程序,人力工时相对明显减省,因此, 还可达到制造加工简易、降低产程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本实用新型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采用各该垫片凹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所述导油沟槽向外端延伸至周缘,并向内端延伸连通至该垫片穿孔的创新独特结构型态设计;使所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油能够在行星齿轮组转动时,同步通过该垫片所设导油沟槽导引至转轴与轴承轴孔之间,达到增进行星齿轮润滑效果、降低震动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再者,所述导油沟槽于制造该装设槽时,即可一并制造成形,无须历经两道加工程序,人力工时相对明显减省,因此,还可达到制造加工简易、降低产程成本的目的。上述实施例用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描述,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熟悉此项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畴中。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该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一外壳体以及组设于该外壳体内的一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包括具输出轴的一中空托架以及平均分布组设于该中空托架内部的一个以上行星齿轮,各该行星齿轮中央组设有轴承,该轴承中央的轴孔枢组有转轴;该外壳体内缘具有内齿纹与各该行星齿轮外周缘相啮合,该中空托架的内部中央则设有连接驱动马达的一太阳齿轮,该中空托架内部具有间隔环列且开口端穿出外部的一个以上装设槽,各该装设槽均具有齿轮装设壁缘,所述齿轮装设壁缘具有轴定位孔以该转轴插组定位,该齿轮装设壁缘与行星齿轮之间组设有垫片,该垫片具有以转轴穿设的穿孔;其特征在于各该垫片凹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所述导油沟槽向外端延伸至周缘,并向内端延伸连通至该垫片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油沟槽的长形延伸路径型态为直线、弧线、曲线任一型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沟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梯形、V形任一型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沟槽设于该垫片正、反面任其一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包括外壳体及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组包括具输出轴的一中空托架及一个以上行星齿轮,各行星齿轮中央设有轴承,轴承中央的轴孔枢组有转轴;中空托架内部所设各装设槽均具有齿轮装设壁缘,齿轮装设壁缘具有轴定位孔以转轴插组定位,齿轮装设壁缘与行星齿轮之间设有垫片,垫片具有供转轴穿设的穿孔;各垫片设有长形延伸的导油沟槽,导油沟槽向外端延伸至周缘,向内端延伸连通至垫片的穿孔。以此设计,使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油在行星齿轮组转动时,同步通过垫片所设导油沟槽导引至转轴与轴承轴孔之间,具有增进行星齿轮润滑、降低震动噪音、延长使用寿命、制造简单进而降低成本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H57/08GK202056288SQ20112005033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黄泽豪 申请人:丰泽精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