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螺旋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74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缸螺旋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油缸螺旋密封垫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缸配件,特别地,是一种应用于油缸活塞的密封垫。
技术背景[0002]在液压油缸的工作中,需要通过液压油推动活塞作功,因此需要保证活塞与油缸内壁之间的气密性,一般地,需要在活塞上添设环形密封圈,而为了方便密封圈的装配,单个的密封圈必须开设一个缺口 ;但是,正是该缺口,将造成气密性的破坏,因此,目前的密封圈一般设有至少两个,各密封圈之间的缺口位置沿周向相互错开;对于该种橡皮圈,在装配时需要仔细调整各圈橡皮圈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装配过程麻烦,且零散的橡皮圈又容易丢失。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螺旋密封垫,该油缸螺旋密封垫不仅可以保证油缸的气密性,并且装配方便,且不易丢失。[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油缸螺旋密封垫包括呈直螺旋状的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 5mm,且各螺旋圈之间的相对表面均为粗糙面。[0005]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的螺旋圈数在3圈以上,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0006]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的外侧面沿螺旋旋转路径开设一道油槽,其宽度不大于 0. 5mm,该油槽可使少量的油液沿着该油槽流动,以在活塞运动的过程中均勻地润滑油缸内表面,从而降低密封圈的磨损速度。[0007]作为上述优选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槽和所述密封圈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处均开设有连通槽,以防止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处的积油长期淤积,腐蚀密封圈。[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油缸螺旋密封垫在使用时,只需拉开螺旋,一次性套至开设于活塞上的螺旋槽即可,从其构造可知,油液只能沿着密封圈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流动,由于间隙不大于0. 5mm,且螺旋圈之间的相对表面均为粗糙面,因此油液的流动阻力极大,可提供足够的密封性;该油缸螺旋密封垫装配简单,且由于一个活塞配一个密封垫, 该密封垫体积又大于普通密封圈,因此不易零落丢失。


[0009]图1是本油缸螺旋密封垫与油缸配合后的示意图。[0010]图2是本油缸螺旋密封垫拉开后的示意图。[0011]图3是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3]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油缸螺旋密封垫包括呈直螺旋状的密封圈1,在图 1中,该密封圈1套上活塞2后,该密封圈1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 5mm,且各螺旋圈之间的相对表面均为粗糙面。[0014]所述密封圈1的螺旋圈数在3圈以上,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其螺旋被拉开后,如图2所示。[0015]上述的油缸螺旋密封垫,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圈1的外侧面沿螺旋旋转路径开设一道油槽11,其宽度不大于0. 5mm,该油槽11可使少量的油液沿着该油槽11流动,以在活塞2运动的过程中均勻地润滑油缸内表面,从而降低密封圈1的磨损速度;另外所述油槽 11和所述密封圈1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处均开设有连通槽12,以防止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处的积油长期淤积,腐蚀密封圈1。[0016]上述油缸螺旋密封垫在使用时,只需拉开螺旋,一次性套至开设于活塞2上的螺旋槽即可,从其构造可知,油液只能沿着密封圈1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流动,由于间隙不大于0. 5mm,且螺旋圈之间的相对表面均为粗糙面,因此油液的流动阻力极大,可提供足够的密封性;该油缸螺旋密封垫装配简单,且由于一个活塞配一个密封垫,该密封垫体积又大于普通密封圈,因此不易零落丢失。[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缸螺旋密封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直螺旋状的密封圈(1),该密封圈(1)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 5mm,且各螺旋圈之间的相对表面均为粗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螺旋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的螺旋圈数在3圈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螺旋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的外侧面沿螺旋旋转路径开设一道油槽(11),其宽度不大于0. 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缸螺旋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1)和所述密封圈 (1)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隙处均开设有连通槽(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缸螺旋密封垫,应用于液压油缸的活塞,包括呈直螺旋状的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各螺旋圈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5mm,且各螺旋圈之间的相对表面均为粗糙面。该油缸螺旋密封垫不仅可以保证油缸的气密性,并且装配方便,且不易丢失。
文档编号F16J15/16GK202251957SQ2011203400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张爱军, 徐勤军, 朱江华, 潘逸明, 陈酉冰, 高海波 申请人: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