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551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电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械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
背景技术
风电齿轮箱是风电机组的重要传动机构,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通常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所要求的转速,必须通过齿轮箱齿轮副的增速作用来实现。市场上现有的一种风电齿轮箱主要有两种结构,它们都包括轴承座I、轴体2及套装于该轴体2上的左轴承3和右轴承4,轴承座I具有腔体11。一种结构是在左轴承3和右轴承4外侧处的腔体11上设有两端进油孔8,中部设有中间回油孔10。另一种结构是在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中部设有中间进油孔5,外侧设有两端回油口 12。这两种结构的风电齿轮箱均通过两端油孔8或者中间进油孔5将润滑油注入腔体11,然后通过中间回油孔 10或者两端回油口 12流出腔体11,对左轴承3和右轴承4进行润滑,使高速转动的左轴承3和右轴承4在润滑油的润滑中运转。这两结构的风电齿轮箱在腔体11内均无蓄油腔。风电齿轮箱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经常出现风电机组停电或供油的电动泵发生故障而不能提供充足的润滑油。此时,由于这两结构的风电齿轮箱在腔体11内均无蓄油腔。因此,左轴承3和右轴承4将在没有润滑油的状态下运转,长此以往,必然严重磨损、疲劳失效,使用寿命降低,并致使风电齿轮箱失效报废,形成重大经济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常采用增加润滑装置(如机械泵供油润滑等)措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结构复杂、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是提供一种寿命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的风电齿轮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风电齿轮箱,包括具有腔体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轴体及套装于该轴体上的左轴承和右轴承,在所述腔体上分布有两端进油孔及与该两端进油孔相对应的中间回油孔或者分布有中间进油孔及与该中间进油孔相对的两端回油口,其特征是在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两外侧的腔体上设有整体外形尺寸与所述腔体相同、并具有档块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档块与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形成蓄油腔;
所述两端进油孔位于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的外侧,与该两端进油孔相对应的中间回油孔位于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的中间,所述档块相对于所述腔体的高度小于所述中间油孔相对于腔体的高度;
所述中间进油孔位于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的中间,与该中间进油孔相对的两端回油口位于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的外侧,所述档块相对于所述腔体的高度小于所述两端回油口相对于腔体的高度;
所述左挡板嵌装在腔体上;
所述右挡板螺纹连接在腔体上。
采取上述结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在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两外侧的腔体上设有整体外形尺寸与所述腔体相同、并具有档块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档块与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形成蓄油腔,使得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出现风电机组停电或供油的电动泵发生故障而不能提供充足的润滑油时,蓄油腔中也始终蓄有足够的润滑油,使左轴承和右轴承能够在有润滑油的情况下高速运转,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左轴承和右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整个风电齿轮箱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设置蓄油腔代替增加润滑装置(如机械泵)的措施,因此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


图I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左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承座I、轴体2、左轴承3、右轴承4、中间进油孔5、左挡板6、右挡板7、两端进油孔8、蓄油腔9、中间回油孔10、档块H、腔体11、两端回油口 1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I、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风电齿轮箱,包括具有腔体11的轴承座I、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的轴体2及套装于该轴体2上的左轴承3和右轴承4,在所述腔体11上分布有两端进油孔8及与该两端进油孔8相对应的中间油孔10,所述两端进油孔8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外侧,与该两端进油孔8相对应的中间回油孔10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中间,这样就使润滑油经两端进油孔8进入腔体11,对左轴承3和右轴承4进行润滑,然后经中间回油孔10返回到油池中,如此往返循环,对左轴承3和右轴承4进行润滑;在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两外侧的腔体11上设有左挡板6和右挡板7,该左挡板6和右挡板7整体形状与所述腔体11相同,以保证左挡板6和右挡板7与所述腔体11整体密封装配;所述左挡板6和右挡板7具有档块H,所述档块H与左轴承3和右轴承4之间形成蓄油腔9,所述档块H相对于所述腔体11的高度小于所述中间回油孔10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使蓄油腔9中在任何情况下都蓄有润滑油,从而保证左轴承3和右轴承4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润滑中进行运转,这就提高了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个风电齿轮箱的使用寿命;所述左挡板6嵌装在腔体11上,这样安装比较方便。所述右挡板7螺纹连接在腔体11上,因此安装比较牢固且方便。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的风电齿轮箱与第一实 施例风电齿轮箱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间进油孔5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中间,与该中间进油孔5相对的两端回油口 12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外侦牝所述档块H相对于所述腔体11的高度小于所述两端回油口 12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第二实施例的风电齿轮箱与第一实施例的风电齿轮箱能够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取得同样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风电齿轮箱,包括具有腔体(11)的轴承座(I)、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的轴体(2)及套装于该轴体(2)上的左轴承(3)和右轴承(4),在所述腔体(11)上分布有两端进油孔(8)及与该两端进油孔(8)相对应的中间回油孔(10)或者分布有中间进油孔(5)及与该中间进油孔(5)相对的两端回油口(12),其特征是在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两外侧的腔体(11)上设有整体外形尺寸与所述腔体(11)相同、并具有档块(H)的左挡板(6 )和右挡板(7),所述档块(H)与左轴承(3)和右轴承(4)之间形成蓄油腔(9)。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电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两端进油孔(8)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外侧,与该两端进油孔(8)相对应的中间回油孔(10)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中间,所述档块(H)相对于所述腔体(11)的高度小于所述下回油孔(10)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左挡板(6)嵌装在腔体(11)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电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右挡板(7)螺纹连接在腔体(11)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电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进油孔(5)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中间,与该中间进油孔(5)相对的两端回油口(12)位于所述左轴承(3)和右轴承(4)的外侧,所述档块(H)相对于所述腔体(11)的高度小于所述两端回油口(12)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左挡板(6)嵌装在腔体(11)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风电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右挡板(7)螺纹连接在腔体(11)上。
全文摘要
一种风电齿轮箱,包括具有腔体(11)的轴承座(1)、设置于腔体(11)内的轴体(2)及套装于其上的左、右轴承(3)、(4);在腔体(11)上分布有两端进油孔(8)及与其相对应的中间回油孔(10),或者中间进油孔(5)及与其相对的两端回油口(12)在左、右轴承(3)、(4)两外侧的腔体(11)上设有整体外形尺寸与该腔体(11)相同且具有档块(H)的左、右挡板(6)和(7);档块(H)与左、右轴承(3)和(4)之间形成蓄油腔(9);档块(H)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小于中间回油孔(10)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或者小于两端回油口(12)相对于腔体(11)的高度。本发明寿命高、成本低、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F16H57/04GK102705497SQ2012102039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张鑫, 曹杰, 罗明轩, 胡海波, 马飞 申请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