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及包括该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主轴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367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及包括该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主轴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及包括该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主轴电机。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包括:轴套,包括轴孔,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中;盖构件,在所述轴孔的下部沿轴向方向覆盖所述轴孔,其中,所述轴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所述轴套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使得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所述轴。
【专利说明】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及包括该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主轴电机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6月5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6051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及包括该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主轴电机。
【背景技术】
[0003]作为一种信息存储装置,硬盘驱动器(HDD)利用读/写头读取存储在盘上的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到盘上。
[0004]硬盘驱动器需要能够驱动盘的盘驱动装置。在盘驱动装置中,通常使用小型主轴电机。
[0005]这种小型主轴电机使用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润滑液置于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轴和轴套之间,从而通过在润滑液中产生的液压来支撑轴。
[0006]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动压产生槽通常沿轴向方向形成在轴或轴套的上部和下部,以形成至少两条轴承轴线(bearing axis),从而允许轴在稳定的位置旋转。即,在驱动电机时,储存在动压产生槽的上部和下部中的润滑液集中于动压产生槽,从而形成至少两条轴承轴线。
[0007]然而,在由于制造误差、振动、外部冲击等而使两个动压产生槽之间的润滑液沿一个方向或者沿两个方向过多地涌出时,两个动压产生槽之间的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液的量会突然变得不足,从而会产生负压。在产生负压的情况下,会在电机中产生噪声、振动等,从而会使电机运行不稳定。
[0008]此外,当产生负压时,在润滑液中形成气泡或者现存的气泡变大,从而会使电机性能劣化。
[0009]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能够提高电机的操作性能并防止产生负压的轴承总成的新结构。
[0010]下面的现有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使用液体动压轴承的主轴电机,并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止产生负压的结构。
[0011][现有技术文件]
[0012]第2006-0114882号韩国专利特许公开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防止产生负压来提高电机性能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
[0014]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外部施加振动、外部冲击等的情况下也可稳定地运行的电机。
[001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将包含在润滑液中的气体迅速地排放到外部的结构的电机。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包括:轴套,包括轴孔,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中;盖构件,在所述轴孔的下部沿轴向方向覆盖所述轴孔,其中,所述轴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所述轴套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使得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所述轴,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沿轴向方向穿透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以与所述凹陷部分连通。
[0017]所述通孔可沿轴向方向线性地设置。
[0018]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可包括推力板,所述推力板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推力板位于固定到所述轴套的上部的帽构件与所述轴套之间。
[0019]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可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止动件被设置在所述轴套中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中最下面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的下端卡住。
[00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包括轴孔,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轴套固定到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盖构件,在所述轴孔的下部沿轴向方向覆盖所述轴孔,其中,在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轴套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隔部分,以使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轴套的外表面彼此隔开,其中,所述第二轴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使得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所述轴,其中,所述间隔部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轴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其中,所述间隔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分连通的第二通孔。
[0021]所述第二轴套的上部和下部可沿外径方向凹陷,以被紧密地结合到所述第一轴套。
[0022]所述盖构件可与所述第二轴套一体地设置。
[0023]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可线性地设置。
[0024]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可包括推力板,所述推力板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推力板位于固定到所述第一轴套的上部的帽构件与所述第一轴套之间。
[0025]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可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止动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套中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中最下面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的下端卡住。
[002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基板,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毂,固定到轴的上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点及其他优点将会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0028]图1至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截面图;
[0029]图5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精神不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精神内,通过添加、修改和去除组件,本领域及理解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包括在相同精神内的其他实施例或效果略差的发明,而这些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内。
[0031]此外,当确定对与本发明有关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的要点变得模糊时,将省略对所述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
[003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0033]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100可包括: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包括轴111和轴套112 ;转子120,包括毂121 ;定子130,包括缠绕有线圈132的芯131。
[0034]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可包括轴111、轴套112、止动件Illa和毂121,其中,毂121可以是构成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同时构成转子120 (将在下面描述)的组件。
[0035]此外,旋转构件总成可以是包括轴111和安装在轴111上的毂121的组件。
[0036]首先,将定义与方向有关的术语。如在图1中所见,轴向方向是指以轴111为基准的竖直方向,外径方向是指以轴111为基准朝着毂121的外边缘的方向,内径方向是指以毂121的外边缘为基准朝着轴111的中央的方向。
[0037]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旋转构件可以是诸如轴111、包括毂121的转子120、安装在转子120上的磁体125等的旋转构件,固定构件(除了旋转构件以外的构件)可以是相对于旋转构件固定的构件,诸如,轴套112、定子130、基座构件等。
[0038]此外,外部和润滑液的界面之间的连通路径指示通过其将润滑液的界面连接到主轴电机的外部并可引入和排放空气的路径。
[0039]轴套112可支撑轴111,从而轴111的上端沿轴向方向向上突出。可通过锻造Cu或Al或者通过烧结Cu-Fe基合金粉末或SUS基粉末形成轴套112。然而,轴套112不限于以这种方式进行制造,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制造。
[0040]这里,轴111可被插入到轴套112的轴孔中,以使轴111和轴套112之间的微间隙用作轴承间隙C。轴承间隙C可填充有润滑液。轴111的外周表面和轴套112的内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设置有上径向动压槽和下径向动压槽114。因此,可通过在轴111旋转时形成的液体动压径向轴承来平稳地支持轴111的旋转。
[0041]径向动压槽114可形成在轴套112的内周部分中并可产生压力,从而在轴111旋转时,轴111可在轴111与轴套112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下平稳地旋转。
[0042]然而,径向动压槽114不限于如上所述地形成在轴套112的内表面中,而是也可形成在轴111的外周部分中。此外,径向动压槽114的数量不受限制。
[0043]径向动压槽114可具有人字形形式、涡旋形形式和螺旋形形式中的至少一种。然而,径向动压槽114可具有任何形状,只要径向动压槽114可产生径向动压即可。
[0044]此外,轴套112的内表面可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轴套112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可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通过所述凹陷部分而使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轴111。
[0045]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5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这种情况可对应于径向轴承成对地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情况。因此,当径向轴承的数量增加时,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的数量也可增加。第一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5和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中的每个可包括形成于其内表面中的径向动压槽114。
[0046]这里,所述凹陷部分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凹陷部分162、位于中央部分的第二凹陷部分163和位于下部的第三凹陷部分164。
[0047]轴套112可设置有允许轴套112的上部和下部彼此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可包括沿轴向方向穿透第一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5的第一通孔168以及沿轴向方向穿透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的第二通孔169。
[0048]第一通孔168和第二通孔169可沿轴向方向线性地设置。因此,可容易地制造所述通孔。
[0049]轴套112的上部和下部可通过所述通孔彼此连通,成对地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径向轴承之间的轴承间隙可与所述通孔连通。
[0050]利用上述结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中的润滑液的压力可被分散,以保持压力平衡,存在于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中的气泡等可通过循环而运动以被排出。
[0051]这里,轴套112的下端可设置有止动件111a,止动件Illa从轴111的下端部沿外径方向突出。该止动件Illa可被设置在轴套112中的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的下部卡住。
[0052]尽管未示出,但是止动件11 Ia可被轴套112的下端表面(即,轴套112的底表面)卡住,而不是被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卡住,以限制轴111和转子120浮动。
[005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100可使用液压轴承(fluid bearing)。通常,为了旋转稳定性,主轴电机100可包括一对径向动压槽114(即,上径向动压槽和下径向动压槽),从而允许形成两个液压轴承。然而,就使用液体动压轴承的电机而言,由于旋转构件需要在旋转构件浮于预定高度并因此不与基板(在本实施例中为盖构件113)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因此可沿轴向方向持续地向下泵送润滑液。
[0054]同时,轴套112可包括盖构件113,盖构件113在轴套112的下部沿轴向方向结合到轴套112,以覆盖形成在轴套112中的轴孔,从而防止润滑液渗漏。
[0055]盖构件113可容纳盖构件113和轴套112之间的间隙中的润滑液,从而用作支撑轴111的下表面的轴承。
[0056]作为结合到轴111并与轴111 一起旋转的旋转构件,毂121可构成转子120同时构成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以下,将对转子120进行详细描述。
[0057]转子120可以是被设置为相对于定子130可旋转的旋转结构,转子120可包括毂121,环形磁体125设置在毂121的内周表面上,其中,环形磁体125与下面将描述的芯131对应,磁体125与芯13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
[0058]换句话说,毂121可以是结合到轴111以与轴111 一起旋转的旋转构件。
[0059]这里,通过沿圆周方向交替地磁化其N极和S极而产生具有预定强度的磁力的永久磁体可用作磁体125。
[0060]此外,毂121可包括:第一圆柱形壁部分122,固定到轴111的上端;盘部分123,从第一圆柱形壁部分122的端部沿外径方向延伸;第二圆柱形壁部分124,从盘部分123的边缘部分沿轴向方向向下突出,其中,磁体125可结合到第二圆柱形壁部分124的内周表面。
[0061]毂121可具有主壁部分126,主壁部分126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以与轴套112的上部的外表面对应。更具体地讲,毂121可包括从盘部分123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的主壁部分126。密封润滑液的液气界面(liquid-vapor interface)可形成在轴套112的外表面与主壁部分126的内表面之间。
[0062]此外,主壁部分126的内表面可成锥形,使得主壁部分126的内表面和轴套112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隔沿轴向向下的方向变大,从而有助于密封润滑液。此外,轴套112的外表面也可成锥形,从而有助于密封润滑液。
[0063]此外,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可被形成为与从基座构件133向上突出的安装部分134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136对应,并且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可成台阶或成锥形,使得主壁部分126和内表面136之间的间隔沿轴向向下的方向变大。
[0064]定子130可包括线圈132、芯131和基座构件133。
[0065]换句话说,定子130可以是包括在施加电力时产生具有预定大小的电磁力的线圈132和线圈132缠绕于其上的多个芯131的固定结构。
[0066]芯131可被固定地设置在基座构件133的上部上,基座构件133包括其上印有电路图案的印刷电路板(未示出),基座构件133的与绕组线圈132对应的上表面可设置有多个线圈孔,所述多个线圈孔具有预定尺寸并穿透基座构件133,以使绕组线圈132向下暴露,绕组线圈132可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从而外部电力可被供应到绕组线圈132。
[0067]轴套112的外周表面可固定到基座构件133,缠绕有线圈132的芯131可被插入到基座构件133中。此外,可通过将粘合剂施加到基座构件133的内表面或者轴套112的外表面而使基座构件133和轴套112彼此连接。
[0068]此外,基座构件133可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向上突出的安装部分134。因此,芯131可安装在基座构件133的外表面上,上面提到的轴套112可装入并固定到基座构件13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可被形成为与基座构件133的内表面的另一部分136对应。安装部分134可不被形成为其高度与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对应。
[0069]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截面图。
[007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200可包括: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包括轴111以及轴套112a和112b ;转子120,包括毂121 ;定子130,包括缠绕有线圈132的芯131。
[0071]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主轴电机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主轴电机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轴套被分成两个构件。由于其他组件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主轴电机100的其他组件相同,因此将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描述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主轴电机100的组件相同的组件。
[0072]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可包括轴111、轴套112a和112b、止动件Illa和毂121,其中,毂121可以是构成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同时构成转子120(将在下面描述)的组件。
[0073]此外,旋转构件总成可以是包括轴111和安装在轴111上的毂121的组件。
[0074]首先,将定义与方向有关的术语。如在图2中所见,轴向方向是指以轴111为基准的竖直方向,外径方向是指以轴111为基准朝着毂121的外边缘的方向,内径方向是指以毂121的外边缘为基准朝着轴111的中央的方向。
[0075]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旋转构件可以是诸如轴111、包括毂121的转子120、安装在转子120上的磁体125等的旋转构件,固定构件(除了旋转构件以外的构件)可以是相对于旋转构件固定的构件,诸如,轴套112a和112b、定子130、基座构件等。
[0076]此外,外部和润滑液的界面之间的连通路径指示通过其将润滑液的界面连接到主轴电机的外部并可引入和排放空气的路径。
[0077]轴套112a和112b可支撑轴111,从而轴111的上端沿轴向方向向上突出。更具体地讲,轴套112a和112b可包括:第一轴套112a,沿径向方向设置在外部;第二轴套112b,固定地安装在第一轴套112a的内部。
[0078]可通过锻造Cu或Al或者通过烧结Cu-Fe基合金粉末或SUS基粉末形成第一轴套112a。然而,第一轴套112a不限于以这种方式进行制造,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制造。此夕卜,可通过锻造Cu或Al或者通过烧结Cu-Fe基合金粉末或SUS基粉末或者由其他金属或聚合物材料形成第二轴套112b。
[0079]这里,轴111可被插入到第二轴套112b的轴孔中,以使轴111和第二轴套112b之间的微间隙形成轴承间隙C。轴承间隙C可填充有润滑液。轴111的外周表面和第二轴套112b的内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设置有上径向动压槽和下径向动压槽114。因此,可通过在轴111旋转时形成的液体动压径向轴承来平稳地支持轴111的旋转。
[0080]径向动压槽114可形成在第二轴套112b的内周部分中并可产生压力,从而在轴111旋转时,轴111可在轴111与第二轴套112b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下平稳地旋转。
[0081]然而,径向动压槽114不限于如上所述地形成在第二轴套112b的内表面中,而是也可形成在轴111的外周部分中。此外,径向动压槽114的数量不受限制。
[0082]径向动压槽114可具有人字形形式、涡旋形形式和螺旋形形式中的至少一种。然而,径向动压槽114可具有任何形状,只要径向动压槽114可产生径向动压即可。
[0083]此外,第二轴套112b的内表面可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第二轴套112b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可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通过所述凹陷部分而使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轴111。
[0084]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5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这种情况可对应于径向轴承成对地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情况。因此,当径向轴承的数量增加时,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的数量也可增加。第一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5和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中的每个可包括形成于其内表面中的径向动压槽114。
[0085]同时,第二轴套112b的上部和下部可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沿外径方向凹陷,以被紧密地结合到第一轴套112a。
[0086]因此,所述凹陷部分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凹陷部分162、位于中央部分的第二凹陷部分163和位于下部的第三凹陷部分164。
[0087]此外,在第一轴套112a的内表面与第二轴套112b的外表面之间可具有间隔部分,以使第一轴套112a的内表面与第二轴套112b的外表面彼此隔开。然而,由于所述间隔部分被上面描述的第二凹陷部分163分成上部和下部,因此,所述间隔部分可包括设置在上部的第一间隔部分171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二间隔部分172。
[0088]此外,第二轴套112b可设置有允许第二轴套112b的上部和下部彼此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可包括:第一通孔173,允许第一间隔部分171与第二轴套112b的上部连通;第三通孔175,允许第二间隔部分172与第二轴套112b的下部连通;第二通孔174,允许第一间隔部分171或第二间隔部分172与通过第二凹陷部分163形成的略宽的轴承间隙连通。
[0089]第一通孔173、第二通孔174和第三通孔175可线性地设置。因此,可容易地制造所述通孔。
[0090]第二轴套112b的上部和下部可通过所述通孔彼此连通,成对地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径向轴承之间的轴承间隙可与所述通孔连通。
[0091]利用上述结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中的润滑液的压力可被分散,以保持压力平衡,存在于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中的气泡等可通过循环而运动以被排出。
[0092]这里,第二轴套112b的下端可设置有止动件111a,止动件Illa从轴111的下端部沿外径方向突出。该止动件Illa可被设置在第二轴套112b中的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的下部卡住。
[0093]尽管未示出,但是止动件Illa可被第一轴套112a的下端表面(S卩,第一轴套112a的底表面)卡住,而不是被第二轴承封闭附着部分166卡住,以限制轴111和转子120浮动。
[009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200可使用液压轴承。通常,为了旋转稳定性,主轴电机200可包括一对径向动压槽114 (即,上径向动压槽和下径向动压槽),从而允许形成两个液压轴承。然而,就使用液体动压轴承的电机而言,由于旋转构件需要在旋转构件浮于预定高度并因此不与基板(在本实施例中为盖构件113)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因此可沿轴向方向持续地向下泵送润滑液。
[0095]同时,轴套112a和112b可包括盖构件113,盖构件113在轴套112a和112b的下部沿轴向方向结合到轴套112a和112b,以覆盖形成在轴套112a和112b中的轴孔,从而防止润滑液渗漏。这里,第二轴套112b和轴111可设置在第一轴套112a的轴孔中。
[0096]盖构件113可容纳形成于轴套112a和112b中的轴孔中的润滑液,从而用作支撑轴111的下表面的轴承。
[0097]此外,盖构件113可与第二轴套112b—体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中所示,盖构件113可覆盖第一轴套112a的轴孔的整个下部。
[0098]作为结合到轴111并与轴111 一起旋转的旋转构件,毂121可构成转子120同时构成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以下,将对转子120进行详细描述。
[0099]转子120可以是被设置为相对于定子130可旋转的旋转结构,转子120可包括毂121,环形磁体125设置在毂121的内周表面上,其中,环形磁体125与下面将描述的芯131对应,磁体125与芯13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
[0100]换句话说,毂121可以是结合到轴111以与轴111 一起旋转的旋转构件。
[0101]这里,通过沿圆周方向交替地磁化其N极和S极而产生具有预定强度的磁力的永久磁体可用作磁体125。
[0102]此外,毂121可包括:第一圆柱形壁部分122,固定到轴111的上端;盘部分123,从第一圆柱形壁部分122的端部沿外径方向延伸;第二圆柱形壁部分124,从盘部分123的边缘部分沿轴向方向向下突出,其中,磁体125可结合到第二圆柱形壁部分124的内周表面。
[0103]毂121可具有主壁部分126,主壁部分126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以与第一轴套112a的上部的外表面对应。更具体地讲,毂121可包括从盘部分123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的主壁部分126。密封润滑液的液气界面可形成在第一轴套112a的外表面与主壁部分126的内表面之间。
[0104]此外,主壁部分126的内表面可成锥形,使得主壁部分126的内表面和第一轴套112a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隔沿轴向向下的方向变大,从而有助于密封润滑液。此外,第一轴套112a的外表面也可成锥形,从而有助于密封润滑液。
[0105]此外,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可被形成为与从基座构件133向上突出的安装部分134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136对应,并且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可成台阶或成锥形,使得主壁部分126和内表面136之间的间隔朝轴向向下的方向变大。
[0106]定子130可包括线圈132、芯131和基座构件133。
[0107]换句话说,定子130可以是包括在施加电力时产生具有预定大小的电磁力的线圈132和线圈132缠绕于其上的多个芯131的固定结构。
[0108]芯131可被固定地设置在基座构件133的上部上,基座构件133包括其上印有电路图案的印刷电路板(未示出),基座构件133的与绕组线圈132对应的上表面可设置有多个线圈孔,所述多个线圈孔具有预定尺寸并穿透基座构件133,以使绕组线圈132向下暴露,绕组线圈132可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从而外部电力可被供应到绕组线圈132。
[0109]第一轴套112a的外周表面可固定到基座构件133,缠绕有线圈132的芯131可被插入到基座构件133中。此外,可通过将粘合剂施加到基座构件133的内表面或者第一轴套112a的外表面而使基座构件133和第一轴套112a彼此连接。
[0110]此外,基座构件133可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向上突出的安装部分134。因此,芯131可安装在基座构件133的外表面上,上面提到的第一轴套112a可装入并固定到基座构件13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可被形成为与基座构件133的内表面的另一部分136对应。安装部分134可不被形成为其高度与主壁部分126的外表面对应。
[0111]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截面图。
[0112]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300可包括: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包括推力板150和帽构件140 ;定子130,包括缠绕有线圈132的芯131 ;转子120,包括毂121。
[0113]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100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Iio包括帽构件14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100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Iio包括推力板150,推力板150被设置为代替止动件并用作止动件。由于其他组件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主轴电机100的其他组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以防止混淆并使本发明的描述清楚。以下,将主要描述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100的组件不同的组件。
[0114]推力板150可安装在轴111上,并可设置在轴套112的上表面上,以在推力板150与将在下面描述的帽构件140之间形成液气界面,从而密封润滑液。[0115]此外,产生推力动压的推力动压槽可形成在推力板150的下表面中,或者可形成在轴套112的面对推力板150的下表面的上表面中。所述推力动压槽可具有人字形形式、涡旋形形式和螺旋形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0116]帽构件140可以是这样一种构件,该构件安装在轴套112上,以位于推力板150之上,从而密封帽构件140与推力板150之间的润滑液。
[0117]帽构件140可包括:水平部分140a,设置在推力板之上;竖直部分140b,从水平部分140a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即,竖直部分140b的内周表面可被压装到轴套112的外周表面中,或者可通过粘合剂结合到轴套112的外周表面。
[0118]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截面图。
[0119]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400可包括: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包括推力板150和帽构件140 ;定子130,包括缠绕有线圈132的芯131 ;转子120,包括毂121。
[0120]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与参照图2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200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包括帽构件14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110与参照图2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200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Iio包括推力板150,推力板150被设置为代替止动件并用作止动件。由于其他组件与参照图2所描述的主轴电机200的其他组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以防止混淆并使本发明的描述清楚。以下,将主要描述与参照图2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200的组件不同的组件。
[0121]推力板150可安装在轴111上,并可设置在第一轴套112a和第二轴套112b的上表面上,以在推力板150与将在下面描述的帽构件140之间形成液气界面,从而密封润滑液。
[0122]此外,产生推力动压的推力动压槽可形成在推力板150的下表面中,或者可形成在第一轴套112a的面对推力板150的下表面的上表面以及第二轴套112b的面对推力板150的下表面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中。所述推力动压槽可具有人字形形式、涡旋形形式和螺旋形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0123]帽构件140可以是这样一种构件,该构件安装在第一轴套112a上,以位于推力板150之上,从而密封帽构件140与推力板150之间的润滑液。
[0124]帽构件140可包括:水平部分140a,设置在推力板之上;竖直部分140b,从水平部分140a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即,竖直部分140b的内周表面可被压装到第一轴套112a的外周表面中,或者可通过粘合剂结合到第一轴套112a的外周表面。
[0125]图5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0126]参照图5,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100、200、300或400的记录盘驱动装置800可以是硬盘驱动装置,并可包括主轴电机100、200、300或400、头移送部分810和外壳820。
[0127]主轴电机100、200、300或400可具有上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轴电机的所有特性,并且记录盘830可安装在主轴电机100、200、300或400上。
[0128]头移送部分810可将磁头815移送到其信息待被检测的记录盘的表面,磁头815检测安装在主轴电机100、200、300或400上的记录盘830的信息。
[0129]这里,磁头815可设置在头移送部分810的支撑部分817上。[0130]外壳820可包括电机安装板822和顶盖824,顶盖824遮蔽电机安装板822的上部,以形成其中容纳主轴电机100、200、300或400和头移送部分810的内部空间。
[0131]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防止产生负压来提高电机性能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
[0132]此外,可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外部施加振动、外部冲击等的情况下也可稳定地运行的电机。
[0133]此外,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将包含在润滑液中的气体迅速地排放到外部的结构的电机。
[0134]尽管已经结合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包括: 轴套,包括轴孔,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中; 盖构件,在所述轴孔的下部沿轴向方向覆盖所述轴孔, 所述轴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所述轴套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使得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所述轴,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沿轴向方向穿透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以与所述凹陷部分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其中,所述通孔沿轴向方向线性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包括推力板,所述推力板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推力板位于固定到所述轴套的上部的帽构件与所述轴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止动件被设置在所述轴套中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中最下面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的下端卡住。
5.一种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包括: 第一轴套; 第二轴套,包括轴孔,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轴套固定到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 盖构件,在所述轴孔的下部沿轴向方向覆盖所述轴孔, 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套的外表面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轴套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隔部分,以使所述第一轴套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轴套的外表面彼此隔开, 所述第二轴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之间沿外径方向凹陷,使得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设置有轴承封闭附着部分,所述轴承封闭附着部分允许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比除了形成有径向轴承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更加靠近所述轴, 所述间隔部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轴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间隔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分连通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其中,所述第二轴套的上部和下部沿外径方向凹陷,以被紧密地结合到所述第一轴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其中,所述盖构件与所述第二轴套一体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线性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包括推力板,所述推力板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推力板位于固定到所述第一轴套的上部的帽构件与所述第一轴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还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轴上,以使所述止动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套中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中最下面的轴承封闭附着部分的下端卡住。
11.一种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动压轴承总成; 基板,所述液体动压轴承总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毂,固定到轴的上部 。
【文档编号】F16C17/10GK103470617SQ20121028517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韩承宪, 李泓周, 申铉浩, 朴晟烈, 金柱澔 申请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