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44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汽车减震器中使用的贮油分流顶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减震器的总体结构见图1、2、3,汽车减震器包括连杆I、上连接总成2、压缩缓冲块3、防尘罩4、普通顶盖5、贮液筒6、吊环7,其中普通顶盖5设置在压缩缓冲块3和贮液筒6之间。图I中普通顶盖5在减振器中的有以下功能I、保护油封,使其不会受到压缩缓冲块3的疲劳冲击;2、能较好地拦截外部环境中的灰尘等固体颗粒落入的油封的防尘唇,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3、在防尘罩4运动的过程中,能起到良好的导向 作用,避免防尘罩刮伤减振器贮液筒上的油漆;4、在压缩缓冲块疲劳冲击过程中,压缩缓冲块中受压缩的气体可通过顶盖上的排气结构及时流出,降低压缩气体引起的噪音问题。减振器内部密封有吸热降振作用的减振油,而减振器在整车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减振器油封和连杆会有正常的微量油液渗出,油液蓄积在;普通顶盖壁内侧和贮液筒顶部之间的贮油区内,一部分油液从顶盖上部的通孔中流出并流向顶盖的侧壁,另部分油液从顶盖内部的沟槽中向下流动,这两部分油液的流动方向见图2中左侧的箭头方向。这些微量油液会粘附在油封、普通顶盖5、贮液筒6等周围零件的表面,并能沿贮液筒6的外表面下流并附着在贮液筒6的表面,此部分油液会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将吸附灰尘等固体颗粒并形成油污泥,以致使用者产生减振器己漏油失效的错误判断。所以需要解决减震器内部漏油污染贮液筒外表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内部漏油污染贮液筒外表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该贮油分流顶盖设置有连通顶盖壁外侧与贮油区的导油孔,该顶盖能够防止油液流到贮液筒的表面,保持贮液筒表面的清洁。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所述贮油分流顶盖与贮液筒上部连接,贮油分流顶盖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杆穿过的通孔,顶盖内侧和贮液筒顶部之间形成贮油区,贮油分流顶盖上部还设有连通顶盖外部和贮油区的导油孔,贮油分流顶盖的下部开口端与贮液筒上部侧壁密封连接,贮液筒筒身的外径小于顶盖开口端的外径。优选贮油分流顶盖包括顶盖顶壁和顶盖侧壁,至少一个导油孔设置在顶盖侧壁。优选开口端的顶盖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贮液筒筒身的外径小于凸缘的外径。优选在导油孔的一侧,顶盖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孔加强筋,孔加强筋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垂直于顶盖顶壁并穿过顶盖轴线。优选孔加强筋的底部设置三角形引流筋,三角形引流筋的顶部与孔加强筋的底部连接,三角形引流筋的下部与凸缘连接。[0010]优选导油孔在孔加强筋的左右对称设置。优选贮油分流顶盖的下部开口端与贮液筒上部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优选顶盖侧壁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壁加强筋,每个壁加强筋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顶盖顶壁所在的平面。优选开口端的顶盖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壁加强筋的底部与凸缘断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顶盖能够防止油液流到贮液筒的表面,保持贮液筒表面的清洁,避免造成使用者误认为减震器漏油失效的错误判断,而且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I是汽车减震器总成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普通顶盖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普通顶盖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的仰视图。图7是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6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5中D-D方向的音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的立体图。其中I.连杆,2.上连接总成,3.压缩缓冲块,4.防尘罩,5.普通顶盖,6.贮液筒,7.吊环,8.贮油区,51.贮油分流顶盖,52.通孔,53.顶盖口,54.顶盖轴线,511.顶盖顶壁,512.顶盖侧壁,513.导油孔,514.孔加强筋,515.凸缘,516.三角引流筋,517.壁加强筋,61.贮液筒顶部,62.贮液筒上部侧壁,63.贮液筒筒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详细说明,文中相同的部件采用同一标号。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所述贮油分流顶盖与贮液筒6上部连接,贮油分流顶盖5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杆I穿过的通孔52,顶盖内侧和贮液筒顶部61之间形成贮油区8,贮油分流顶盖51上部还设有连通顶盖外部和贮油区8的导油孔513,贮油分流顶盖51的下部开口端53与贮液筒上部侧壁62密封连接,贮液筒筒身63的外径小于顶盖开口端53的外径。见图4。贮油分流顶盖51与图2中现有技术相比,贮液筒6上部渗漏的油存积在贮油区8,顶盖的内侧与贮液筒上部侧壁62相接触将贮油区8密封,这样渗漏的油主要从导油孔513流向顶盖的外侧,即沿着图4中右侧箭头的方向流动。另外,贮液筒筒身63的外径小于顶盖开口端53的外径,可以保证渗漏的油在到达顶盖的外侧壁后继续向下流动不会落到贮液筒筒身63的表面,而是在汇聚到顶顶盖开口端53后再掉落到地上、或转移到防尘罩4的内壁后在掉落到地上,这样就能够防止油液流到贮液筒的表面,保持贮液筒表面的清洁,避免造成使用者误认为减震器漏油失效的错误判断。贮油分流顶盖51包括顶盖顶壁511和顶盖侧壁512,至少一个导油孔513设置在顶盖侧壁512。导油孔513也可以设置在顶盖顶壁511,但是导油孔513设置在顶盖侧壁512的优点是导油孔513与贮油分流顶盖51的下部开口端53的距离短,油液能够尽快地从贮油区8中流向顶盖外壁并落在地上。优选导油孔513设置在顶盖侧壁512的上部。开口端的顶盖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515,1&液筒筒身63的外径小于凸缘515的外径。设置凸缘515有利于油液汇集并从凸缘的边缘落下,能够更好的保证贮液筒筒身63清洁。在导油孔513的一侧,顶盖侧壁512的外表面设置有孔加强筋514,孔加强筋514 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垂直于顶盖顶壁511并穿过顶盖轴线54。顶盖为塑料注塑成型,顶盖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冲击疲劳,设置孔加强筋514能够提高顶盖的使用寿命,孔加强筋514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垂直于顶盖顶壁511并穿过顶盖轴线54可以有利于加工成型,见图5。孔加强筋514的底部设置三角形引流筋516,三角形引流筋516的顶部与孔加强筋514的底部连接,三角形引流筋516的下部与凸缘515连接,见图5。三角形引流筋516为“Λ”形,当油液从导油孔513流出后由于重力会继续向下流动,当流到三角形引流筋516的部位后会向三角形引流筋516的左右两侧流动,然后汇聚于凸缘515,可见三角形引流筋516的设置部位不会有油液的聚集和落下。所以,三角形引流筋不但能保证油液平稳流至凸缘515还能引导油液绕开三角引流筋下方的其他外部零件,如贮液筒6下方的橡胶支架的突出部分。为了使油液尽快从贮油区8流到顶盖的外侧壁,顶盖侧壁512设置有2个导油孔513,导油孔513在孔加强筋514的左右对称设置。同时一个孔加强筋514还能够提高2个导油孔513的强度,见图5、图6、图7、图8、图9。顶盖侧壁512还设置有与导油孔513、孔加强筋514和三角形引流筋516中心对称的另外的导油孔513、孔加强筋514和三角形引流筋516,如图5、6、10。这样对称设置不但可以提高导油效率,还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延长顶盖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贮油区8中的油液从顶盖侧壁512的内侧与贮液筒上部侧壁62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出,贮油分流顶盖51的下部开口端53与贮液筒上部侧壁62之间为过盈配合,这样还有利于顶盖的加工制造。为了提高顶盖的强度,顶盖侧壁51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壁加强筋517,每个壁加强筋517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顶盖顶壁511所在的平面。常见塑料顶盖加强筋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垂直于顶盖顶壁并穿过顶盖的轴线,这样顶盖在注塑后很难拔模,因而需要设计复杂的注塑模具,模具费昂贵。每个壁加强筋517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顶盖顶壁511所在的平面,如图10,这样拔模就会非常方便,两块模具就可以做到,简化了模具。另外,壁加强筋517有利于引导漏油从壁加强筋517的表面流下。开口端的顶盖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515,壁加强筋517的底部与凸缘515断开,即壁加强筋517的底部与凸缘515存在一定的间距,这样油液从导油孔流出后能均匀的分布在凸缘515的上表面,避免油液积存在壁加强筋517与孔加强筋514之间。以上所述,仪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所述贮油分流顶盖与贮液筒(6)上部连接,贮油分流顶盖(5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杆(1)穿过的通孔(52),其特征在于顶盖内侧和贮液筒顶部¢1)之间形成贮油区(8),贮油分流顶盖(51)上部还设有连通顶盖外部和贮油区(8)的导油孔(513),贮油分流顶盖(51)的下部开ロ端(53)与贮液筒上部侧壁(62)密封连接,贮液筒筒身(63)的外径小于顶盖开ロ端(53)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于贮油分流顶盖(51)包括顶盖顶壁(511)和顶盖侧壁(512),至少ー个导油孔(513)设置在顶盖侧壁(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于开ロ端的顶盖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515),1&液筒筒身(63)的外径小于凸缘(515)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干在导油孔(513)的ー侧,顶盖侧壁(512)的外表面设置有孔加强筋(514),孔加强筋(514)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垂直于顶盖顶壁(511)并穿过顶盖轴线(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干孔加强筋(514)的底部设置三角形引流筋(516),三角形引流筋(516)的顶部与孔加强筋(514)的底部连接,三角形引流筋(516)的下部与凸缘(5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于导油孔(513)在孔加强筋(514)的左右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于贮油分流顶盖(51)的下部开ロ端(53)与贮液筒上部侧壁¢2)之间为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干顶盖侧壁(51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壁加强筋(517),每个壁加强筋(517)的中心线所在的纵剖面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顶盖顶壁(511)所在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贮油分流顶盖,其特征在于开ロ端的顶盖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515),壁加强筋(517)的底部与凸缘(515)断开。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减振器的贮油分流顶盖,所述贮油分流顶盖与贮液筒(6)上部连接,贮油分流顶盖(5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杆(1)穿过的通孔(52),其特征在于顶盖内侧和贮液筒顶部(61)之间形成贮油区(8),贮油分流顶盖(51)上部还设有连通顶盖外部和贮油区(8)的导油孔(513),贮油分流顶盖(51)的下部开口端(53)与贮液筒上部侧壁(62)密封连接,贮液筒筒身(63)的外径小于顶盖开口端(53)的外径。该顶盖能够防止贮油区中的油液流到贮液筒的表面,保持贮液筒表面的清洁,避免造成使用者误认为减震器漏油失效的错误判断。
文档编号F16F9/38GK202756530SQ20122042551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杨志峰, 宋振江 申请人: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