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532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
背景技术
皮带轮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凸轮驱动。为提高性能,要求皮带轮具有免维护和低噪声的特性。张紧作为皮带轮驱动系统的关键功能,可通过使用固定或自调张紧轮来实现。使用固定张紧轮时,由于寿命范围内皮带的伸长及磨损和发动机机身及皮带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而产生的尺寸变化,使得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张紧力很不稳定。自动张紧轮具有如下特点(I)张紧轮设计紧凑,其摆动中心位于轴承内部,仅需要较小的外部空间。(2)这种自动张紧轮可以替代现有的张紧轮,因为这种结构仅需要一个连接螺孔和弹簧一端的固定点。(3)由于自动张紧轮应用了流体的粘性阻力,显著降低了张紧力的高频波动和皮带振动。同时,由于它不受阻尼器位置及阻力突变的影响,即使在发动机运转时它也可以有效控制皮带张紧力的波动。(4)可以通过改变内盘数量获得所期望的阻尼能力。(5)阻尼能力随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的不同不发生显著改变。如果张紧力过大,驱动装置易于产生噪声并且皮带寿命缩短;如果张紧力过小,皮带易打滑、振动产生噪声,并且皮带易于起皱、破损,从而寿命缩短。由此可见张紧轮在汽车发动机的驱动系统中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547194 U的张紧轮结构,其在张紧轮外壳和传动轴承间套设轴承,固定芯轴由所述传动轴承的一端伸入,所述传动轴承的另一端设有进油口,在所述传动轴套以及轴承的内壁上分别开设相对应的油孔,以使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轴承内部连通。该张紧轮结构简单且其中的轴承具有润滑性,但是该张紧轮的中心轴套不能保证张紧轮与皮带的共面度。又例如CN 201795007 U的张紧轮组件,该张紧轮结构既实现了张紧轮与惰轮的作用,又减少了安装空间,符合了狭窄空间里的安装要求,节约了成本,同时具有安装方便、拆卸简单的特点,但是该张紧轮组件中的中心轴套的下端面与本体的端面平齐中心轴套压装在本体上时会挤出铝屑,堆积在本体端面上,影响装配和外观质量。如图I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张紧轮的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面与张紧轮本体的端面平齐,中心轴套50压装在张紧轮本体上时会挤出铝屑,堆积在本体端面上,影响装配和外观质量。另外,中心轴套50的受力支撑面,在中心轴套50受到轮系不均匀载荷的情况下,不能更好的支撑中心轴套,使中心轴套50发生倾斜,保持张紧轮与皮带不共面。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申请的发明人针对上述传统技术的缺陷,通过本申请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将一种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奉献于世,并依法获得专利权。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 中心轴套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张紧轮组件中的中心轴套的下端面与本体的端面平齐中心轴套压装在本体上时会挤出铝屑,堆积在本体端面上,影响装配和外观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该张紧轮包括支板、张紧轮本体、中心轴套、防尘盖。所述支板一端通过一轴体安装有皮带轮,并且轴体与皮带轮之间安装有轴承;张紧轮本体的内腔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有中心轴套;中心轴套周围安装有弹簧和耐磨片。为了解决铝屑挤出外漏的问题,在中心轴套的直纹端的端部增加了一台阶;另外,为了保证在中心轴套受到轮系不均匀载荷F的情况下,能更好的支撑中心轴套,不发生倾斜,保持张紧轮与皮带的共面度,在直纹端与轴套体相交处增加了法兰板。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套的直纹端的端部设置一台阶;中心轴套的直纹端与轴套体相交处设置一法兰板。此设计能够解决中心轴套压装在本体上,挤出铝屑问题,原设计铝屑全部挤压出来,堆积在本体端面上,影响装配和外观质量,而改进后,铝屑不会挤出来;另外,在中心轴套的直纹端与轴套体相交处增加了法兰板,进而增加中心轴套的受力支撑面,在中心轴套受到轮系不均匀载荷的情况下,能更好的支撑中心轴套,不发生倾斜,保持张紧轮与皮带的共面度。优选的是,所述支板一端通过一轴体安装有皮带轮,并且轴体与皮带轮之间安装有轴承。优选的是,所述张紧轮本体的内腔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有中心轴套。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套周围安装有弹簧和耐磨片。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为波形弹簧。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套的直纹端的端面与张紧轮本体的底面平齐共面。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套上的法兰板的上平面与张紧轮本体的内腔中心孔的上平面平齐共面。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套上的法兰板的厚度为张紧轮本体的内腔中心孔上部的台阶孔的深度。优选的是,所述张紧轮本体的材料为铝。优选的是,该张紧轮组件添加了阻尼机构。张紧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持适当的皮带张紧力,避免皮带打滑、补偿皮带磨损和老化后引起的伸长量,需要一定的扭矩。当皮带张紧轮运转时,运动的皮带可能在张紧轮中激起振动,会导致皮带和张紧轮过早磨损。为此,对张紧轮添加阻尼机构。但因影响张紧轮扭矩和阻尼的参数较多,各参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张紧轮各部件与扭矩和阻尼的关系非常复杂。扭矩变化直接影响阻尼的变化,而且是阻尼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扭矩的主要因子是扭簧的参数。适当减小扭簧中径,可以提高张紧轮的阻尼值。[0030]优选的是,所述轴承为四点接触轴承。四点接触轴承具有一下特点。四点接触球轴承是可分离型结构,单个轴承可代替正面组合或背面组合的角接触球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双向轴向负荷,能限制两个方向的轴向位移,但比现规格的双列角接触球球轴承占用的轴向空间少。四点接触球轴承与其它球轴承相比,当径向游隙相同时,轴向游隙较小,极限转速较高。四点接触球轴承适用于承受纯轴向负荷或以轴向负荷为主的轴向、径向联合负荷。由于是双半内圈(或外圈),装球数量增多,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在正常工作状况下,该类轴承承受任何方向的轴向负荷时,都能形成一个接触角,钢球与内、外滚道各接触于一点,避免接触区发生大的滑动摩擦。因此,轴承不宜承受以径向力为主和负荷。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的图I所示实施例中中心轴套与张紧轮本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图I所示实施例的中心轴套的立体图;图5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图I所示实施例的中心轴套的剖视图。图中标注说明皮带轮10,轴承20,支板30,张紧轮本体40,中心轴套50,台阶51,直纹端52,法兰板53,轴套体54,中心孔60,防尘盖70,耐磨片80,弹簧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阅图2和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的结构示意图。张紧轮包括支板30、张紧轮本体40、中心轴套50、防尘盖70。所述支板40 —端通过一轴体安装有皮带轮10,并且轴体与皮带轮10之间安装有轴承20 ;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开有中心孔60,中心孔60内安装有中心轴套50 ;中心轴套50周围安装有弹簧90和耐磨片80。为了解决铝屑挤出外漏的问题,在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部增加了一台阶51 ;另外,为了保证在中心轴套50受到轮系不均匀载荷F的情况下,能更好的支撑中心轴套50,不发生倾斜,保持张紧轮与皮带的共面度,在直纹端52与轴套体54相交处增加了法兰板53。所述轴承20为四点接触轴承。四点接触轴承具有一下特点。四点接触球轴承是可分离型结构,单个轴承可代替正面组合或背面组合的角接触球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双向轴向负荷,能限制两个方向的轴向位移,但比现规格的双列角接触球球轴承占用的轴向空间少。四点接触球轴承与其它球轴承相比,当径向游隙相同时,轴向游隙较小,极限转速较高。四点接触球轴承适用于承受纯轴向负荷或以轴向负荷为主的轴向、径向联合负荷。由于是双半内圈(或外圈),装球数量增多,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在正常工作状况下,该类轴承承受任何方向的轴向负荷时,都能形成一个接触角,钢球与内、外滚道各接触于一点,避免接触区发生大的滑动摩擦。因此,轴承不宜承受以径向力为主和负荷。接下来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开有中心孔60,中心孔60内安装有中心轴套50。所述中心轴套50周围安装有弹簧90和耐磨片80。弹簧90为波形弹簧。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面与张紧轮本体40的底面平齐共面。直纹端52的表面均匀地加工有竖条直纹。中心轴套50上的法兰板53的上平面与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中心孔的上平面平齐共面。法兰板53靠近轴套体54的一面因为要与张紧轮本体40的底面中心孔的上平面 相接触,因此要经过磨削加工,减少其与张紧轮本体40的底面中心孔的上平面的摩擦,进 而降低了法兰板53的磨损。中心轴套50上的法兰板53的厚度为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中心孔上部的台阶孔的深度。张紧轮本体40的材料为铝。铝的质地比较软,因此会在中心轴套50安装在张紧轮本体40时会被直纹端52刮落掉铝屑,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部增加了一台阶51,进而避免了张紧轮本体40被刮落掉铝屑从而影响外观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张紧轮添加阻尼机构。张紧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持适当的皮带张紧力,避免皮带打滑、补偿皮带磨损和老化后引起的伸长量,需要一定的扭矩。当皮带张紧轮运转时,运动的皮带可能在张紧轮中激起振动,会导致皮带和张紧轮过早磨损。为此,对张紧轮添加阻尼机构。但因影响张紧轮扭矩和阻尼的参数较多,各参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张紧轮各部件与扭矩和阻尼的关系非常复杂。扭矩变化直接影响阻尼的变化,而且是阻尼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扭矩的主要因子是扭簧的参数。适当减小扭簧中径,可以提高张紧轮的阻尼值。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的技术方案的范畴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是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权利要求1.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该张紧轮包括支板(30)、张紧轮本体(40)、中心轴套(50)、防尘盖(70),其特征在于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部设置一台阶(51);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与轴套体(54)相交处设置一法兰板(53)。
2.如权利要求I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30)—端通过一轴体安装有皮带轮(10),并且轴体与皮带轮(10)之间安装有轴承(20)。
3.如权利要求2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0)为四点接触轴承。
4.如权利要求I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开有中心孔(60),中心孔(60)内安装有中心轴套(50)。
5.如权利要求I或4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套(50)周围安装有弹簧(90)和耐磨片(80)。
6.如权利要求5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0)为波形弹簧。
7.如权利要求I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面与张紧轮本体(40)的底面平齐共面。
8.如权利要求I或7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套(50)上的法兰板(53)的上平面与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中心孔的上平面平齐共面。
9.如权利要求I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套(50)上的法兰板(53)的厚度为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中心孔上部的台阶孔的深度。
10.如权利要求8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套(50)上的法兰板(53)的厚度为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中心孔上部的台阶孔的深度。
11.如权利要求I或4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本体(40)的材料为铝。
12.如权利要求I的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组件添加了阻尼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张紧轮中心轴套。该张紧轮包括支板(30)、张紧轮本体(40)、中心轴套(50)、防尘盖(70)。所述支板(30)一端通过一轴体安装有皮带轮(10),并且轴体与皮带轮(10)之间安装有轴承(20);张紧轮本体(40)的内腔开有中心孔(60),中心孔(60)内安装有中心轴套(50);中心轴套(50)周围安装有弹簧(90)和耐磨片(80)。为了解决铝屑挤出外漏的问题,在中心轴套(50)的直纹端(52)的端部增加了一台阶(51);另外,为了保证在中心轴套受到轮系不均匀载荷F的情况下,能更好的支撑中心轴套(50),不发生倾斜,保持张紧轮与皮带的共面度,在直纹端(52)与轴套体(54)相交处增加了法兰板(53)。
文档编号F16H7/08GK202732871SQ2012204386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杨玉荣, 周民, 蒋秀峰 申请人: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