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063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工作的时候,涡轮端的温度可以达600°C以上,而叶轮端的温度却远远低于涡轮端的温度,这时连接涡轮与叶轮的涡轮增压器转轴承受着一热一冷的极端温度,加上传统的转轴热转递过慢,很容易引起转轴变形,严重时受热膨胀的一端可能致使转轴抱死。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91029U,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涡轮增压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它包括转筒、支撑架、转轴和两个扇叶,转筒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支撑架设于转筒的内壁中部,支撑架中部开有中孔,转轴和扇叶安装在转筒内部,转轴插入支撑架的中孔内,转轴一端固定安装第一扇叶,第一扇叶外侧是与转轴连体的堵头,转轴的另一端具有外螺纹,转轴具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支撑架的中孔,转轴上紧贴穿过支撑架的部分设有直径小于转轴的一段卡槽,防止转轴脱出的弹性卡簧卡在所述的卡槽内,第二扇叶套在转轴具有外螺纹的一端,第二扇叶外侧依次套有弹性垫片和自锁螺帽,自锁螺帽旋接在外螺纹上将第二扇叶固定。其不足之处是,该涡轮增压器的转轴导热效果不好,工作时连接两个扇叶的转轴承受着一热一冷的极端温度,很容易引起转轴变形,严重时受热膨胀的一端可能致使转轴抱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涡轮增压器转轴导热性能差,工作时转轴承受着一热一冷的极端温度,容易引起转轴变形,严重时受热膨胀的一端可能致使转轴抱死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其通过导热介质将与涡轮相连的轴体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与叶轮相连的轴体一端,使轴体两端的温度达到平衡,避免轴体变形或抱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包括导热介质以及用于连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和叶轮的轴体,所述轴体呈圆柱体结构,所述轴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导热介质设置在空腔内。在本技术方案中,涡轮增压器工作的时候,与涡轮相连的轴体一端的温度较高,与叶轮相连的轴体一端的温度较低。空腔内的导热介质将温度高的轴体一端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低的轴体一端,使轴体两端的温度达到平衡,避免轴体变形或抱死。作为优选,所述导热介质为金属钠。涡轮增压器工作时,金属钠吸收热量融化,融化的金属钠在空腔内循环流动,启动很好的热传递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空腔内冲入惰性气体,将空腔内的空气排出,防止因空腔内存在空气引起金属钠燃烧。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呈椭球体结构。有利于液体导热介质在空腔内循环流动,提高导热传递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热介质将与涡轮相连的轴体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与叶轮相连的轴体一端,使轴体两端的温度达到平衡,避免轴体变形或抱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涡轮,2、叶轮,3、轴体,4、导热介质,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导热介质4以及用于连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I和叶轮2的轴体3,轴体3呈圆柱体结构,轴体3内部设有空腔5,导热介质4设置在空腔5内,空腔5呈椭球体结构,导热介质4为金属钠,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涡轮增压器工作的时候,与涡轮I相连的轴体3 —端的温度较高,与叶轮2相连的轴体3—端的温度较低。空腔5内的金属钠吸收热量融化,融化的金属钠在空腔5内循环流动,将温度高的轴体3 —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温度低的轴体3 —端,使轴体3两端的温度达到平衡,避免轴体3变形或抱死。空腔5呈椭球体结构,有利于融化的金属钠在空腔5内循环流动,提高导热传递效率。空腔5内冲入惰性气体,将空腔5内的空气排出,防止因空腔5内存在空气引起金属钠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I)和叶轮(2)的轴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介质(4),所述轴体(3)呈圆柱体结构,所述轴体(3)内部设有空腔(5 ),所述导热介质(4 )设置在空腔(5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4)为金属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内充有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呈椭球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转轴结构。它包括导热介质以及用于连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和叶轮的轴体,轴体呈圆柱体结构,轴体内部设有空腔,导热介质设置在空腔内,空腔呈椭球体结构,导热介质为金属钠,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介质将与涡轮相连的轴体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与叶轮相连的轴体一端,使轴体两端的温度达到平衡,避免轴体变形或抱死。
文档编号F16C3/02GK203009547SQ2012205358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曾为琦, 郭晓瑞, 马文亮, 李慧军, 由毅,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