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车辆悬架板簧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473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车辆悬架板簧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车辆悬架板簧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货运车辆的悬架大多采用钢板弹簧装置,钢板弹簧(即板簧)主要用于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传递各种力和力矩。众所周知,板簧的各项性能直接影响车辆乘坐的舒适性,从而板簧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变形特性,以满足安全性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在车辆行驶中,由多个板簧片构成的板簧经过地面振动的反馈,板簧片之间将产生碰撞。现有技术中,通常板簧片之间采用一小块橡胶块以消除直接碰撞。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的橡胶块就会磨平,导致实用性能变差,优点橡胶块甚至后脱落,脱落后使得板簧片之间又具有的刚性撞击,导致板簧使用寿命降低,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该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可以防止板簧片之间的碰撞,并吸收振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中,该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包括中空的缓冲器主体,该缓冲器主体的内部中空空间包括由第一隔层分开的缓冲中空部和板簧片安装中空部,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位于所述缓冲中空部的下方,并且至少所述缓冲器主体的位于所述第一隔层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优选地,所述缓冲中空部的横截面宽度由上至下增大。优选地,所述缓冲中空部包括相通且彼此接合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形成为由上至下变宽的拱形,所述第二缓冲部形成为槽形,该第二缓冲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底部的宽度。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簧缓冲器包括一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优选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中设置有用于与板簧片端部的限位孔配合的限位轴。优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簧缓冲器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相邻两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隔层分开。优选地,在上述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板簧片端部的限位孔配合的限位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板簧,该车辆悬架板簧的板簧片之间具有较少的碰撞,从而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并且车辆悬架板簧具有相对较好的减振效果。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板簧,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板簧片,其中,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仅设置一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所述两个板簧片中的上板簧片支撑在所述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顶部,下板簧片插入安装在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中。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上下依次层叠的多个板簧片,其中,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设置有多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所述多个板簧片中的最上层板簧片支撑在所述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顶部,其它板簧片从上至下依次对应地插入安装到相应的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中。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在行驶中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还有包括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其中,所述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包括上述的车辆悬架板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簧片上安装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以防止板簧片之间相互碰撞,并且通过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缓冲中空部吸收振动,以提高车辆悬架板簧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采用该车辆悬架板簧的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簧缓冲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缓冲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 型的板簧缓冲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板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板簧缓冲器2上板簧片3下板簧片10缓冲中空部11第一缓冲部12第二缓冲部20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1限位轴31第一隔层32第二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但不对这些部件进行限定。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均包括中空的缓冲器主体,该缓冲器主体的内部中空空间包括缓冲中空部10和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0034]不同的是,在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中,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仅包括由第一隔层31分开的缓冲中空部10和一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该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位于缓冲中空部10的下方,其中,至少缓冲器主体的位于第一隔层31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这种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适用于由两个板簧片组成的车辆悬架板簧。而图3显示的实施方式中,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包括第一隔层31分开的缓冲中空部10和多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这些多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沿上下方向依次布置,并且每相邻两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隔层32分开,同样,至少缓冲器主体的位于第一隔层31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而这种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适用于由多个板簧片组成的车辆悬架板簧。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3中仅显示了两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但是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的数目不限于此,其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参见图4,以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将该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安装在车辆悬架板簧上后,两个板簧片中的上板簧片2支撑在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的顶部,下板簧片3插入安装在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从而将两个板簧片分隔开,以防止两者在车辆行驶中因振动而相互碰撞,从而提高了板簧片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包括缓冲中空部10,使得车辆在行驶中,缓冲中空部10可以有效地吸收振动,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缓冲器主体的位于第一隔层31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当第一隔层31上方的部分受到一定压力后将产生弹性变形,因而可以起到二次吸收振动的作用。如上所述,在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中,缓冲中空部10对于减振至关重要。缓冲中空部10的形状将对减振效果产生影响。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使缓冲中空部10的横截面宽度由上至下增大(例如可以是锥形横截面或圆弧形横截面等)。其中,缓冲中空部10的横截面是指沿垂直于板簧片的长度方向而进行剖切的截面,横截面的宽度方向与板簧片的宽度方向相同。在缓冲中空部10的横截面宽度由上至下增大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缓冲中空部10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横向变形,从而起到吸收纵向振动的作用。参见图2和图3,缓冲中空部10优选包括相通且彼此接合的第一缓冲部11和第二缓冲部12,第一缓冲部11位于第二缓冲部12的上方,并且第一缓冲部11的形成为由上至下变宽的拱形,第二缓冲部12形成为槽形,该第二缓冲部12的宽度大于第一缓冲部底部的宽度。可以理解,缓冲中空部10的这种结构使得第一缓冲部11可以产生横向变形,以提供减振缓冲,而第二缓冲部12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刚性支撑。同样,上述第一缓冲部11和第二缓冲部12的宽度方向与板簧片的宽度方向相同。以上描述的均为缓冲器主体的位于第一隔层31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缓冲器主体整体形成为弹性主体,从而可以由于整个缓冲器主体的弹性变形来提供减振缓冲。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板簧片插入安装在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在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设置有限位轴21,用于与板簧片端部的限位孔配合。为完成安装,可以使限位柱21的上端与第一隔层31或第二隔层31之间留出间隙,以便于版黄片插入并且使板簧片端部的限位孔可以套在限位轴21的外周;或者,更优选地,所述限位轴21由弹性材料制成,插入安装板簧片时,可以先使限位轴21向下弯折,待到与板簧片的限位孔对齐后再松开限位轴21,从而使限位轴21插入限位孔中,完成板簧片的安装。可以理解,上述限位轴21与限位孔相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地将板簧片安装在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而且由于限位轴21的限制,在车辆行驶时,可以防止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因振动而沿板簧片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基于上述两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两种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板簧。参见图4,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板簧片,这两个板簧片中的上板簧片2的端部向上弯曲,与下板簧片3之间的间隙较大,容易产生碰撞而损坏部件。为防止碰撞,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仅设置一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1,并且使上板簧片2支撑在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的顶部,下板簧片3插入安装在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以防止两个板簧片相互碰撞,并可以起到减振作用。在另一种车辆悬架板簧的实施方式中,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上下依次层叠的多个板簧片,这些板簧片中,最上层板簧片的端部向上弯曲,与其他板簧片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在这种情形下,车辆悬架板簧使用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包括多个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这样,可以使多个板簧片中的最上层板簧片支撑在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的顶部,而其它板簧片从上至下依次对应地插入安装到相应的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以防止板簧片之间的碰撞。另外,在车辆悬架板簧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区别,所述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包括上述的车辆悬架板簧,以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包括中空的缓冲器主体,该缓冲器主体的内部中空空间包括由第一隔层(31)分开的缓冲中空部(10)和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位于所述缓冲中空部(10)的下方,并且至少所述缓冲器主体的位于所述第一隔层(31)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中空部(10)的横截面宽度由上至下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中空部(10)包括相通且彼此接合的第一缓冲部(11)和第二缓冲部(12),所述第一缓冲部(11)位于所述第二缓冲部(12)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缓冲部(11)的形成为由上至下变宽的拱形,所述第二缓冲部(12)形成为槽形,该第二缓冲部(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底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缓冲器(I)包括一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 )中设置有用于与板簧片端部的限位孔配合的限位轴(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缓冲器(I)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相邻两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隔层(32)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板簧片端部的限位孔配合的限位轴(21)。
8.—种车辆悬架板簧,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板簧片,其特征在于,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 ),所述两个板簧片中的上板簧片(2 )支撑在所述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的顶部,下板簧片(3 )插入安装在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
9.一种车辆悬架板簧,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上下依次层叠的多个板簧片,其特征在于,该车辆悬架板簧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 ),所述多个板簧片中的最上层板簧片支撑在所述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I)的顶部,其它板簧片从上至下依次对应地插入安装到相应的所述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中。
10.一种车辆,包括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悬架板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其中,该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1)包括中空的缓冲器主体,该缓冲器主体的内部中空空间包括由第一隔层(31)分开的缓冲中空部(10)和板簧片安装中空部(20),板簧片安装中空部位于缓冲中空部的下方,并且至少所述缓冲器主体的位于第一隔层上方的部分形成为弹性部分。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车辆悬架板簧以及包括该车辆悬架板簧的车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簧片上安装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以防止板簧片之间相互碰撞,并且通过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的缓冲中空部吸收振动,以提高车辆悬架板簧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采用该车辆悬架板簧的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F16F7/00GK202991979SQ2012206251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魏鹏, 李宗霞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