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02307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车辆悬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吸收从车辆的后轮传递到车体的震动的车辆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常,车辆的悬架是通过连接车轴(axle)与车体(chassis)使得在车辆行驶时防止从车辆的轮胎传递的来自路面的震动或冲击通过车轴直接传递到所述车体,从而防止车体或货物的损伤并提高乘坐感的装置。
[0003]这种悬架大体分为前悬架(Front suspens1n)与后悬架(Rear suspens1n),其中,所述后悬架根据车型有时采用设置三至五个连杆的多连杆后悬架。
[0004]所述多连杆后悬架包括与所述连杆连接的下臂及支撑所述车体的负重并通过所述下臂支撑的弹簧。并且,所述下臂设置有橡胶材料的下衬垫,用于防止所述弹簧与所述下臂直接接触,并且吸收震动及确保所述弹簧的安装性。
[0005]但是,由于所述下衬垫由橡皮材料形成,因此在所述弹簧变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从所述下臂翘起且从所述下臂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技术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下衬垫通过弹簧的弹性力从下臂分离的车辆悬架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能够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0009]技术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包括:弹簧,其支撑车体的负荷;下臂,其配置于所述弹簧的下侧支撑所述弹簧;以及下衬垫,其配置于所述下臂的上侧,用于安装所述弹簧,其中,所述下衬垫包括:弹性变形部,其由能够通过所述弹簧的弹性力变形的材料形成;以及基部,其由比所述弹性变形部硬的材料形成且结合于所述下臂。
[0011]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于详细说明及附图。
[0012]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衬垫包括由能够通过弹簧的弹性力变形的材料形成的弹性变形部及比所述弹性变形部硬质的材料形成的结合于下臂的基部而构成,因此通过所述弹性变形部维持吸收所述弹簧的震动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基部牢固地结合于所述下臂。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能够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臂设置于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显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臂设置弹簧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衬垫的正面立体图及背面立体图;
[0018]图4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衬垫的剖视立体图;
[0019]图5为显不图4所不基部的不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2:下臂10:弹簧
[0022]30:下衬垫32:弹性变形部
[0023]32a:弹簧安装部32b:弹簧插入部
[0024]32e:旋转防止凸起32f:脱离防止凸起
[0025]34:基部34a:本体部
[0026]34b:组装凸起部34c:延长部
[0027]34d:圆锥部34e:切开部
[0028]34f:第一凸起34g: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附图及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便可明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及达成方法。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不同的多种形态实现,本实施例仅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更加完整,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由技术方案的范畴定义。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0030]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
[0031]图1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臂设置于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2]参照图1,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车辆的后方设置有横梁构件I。横梁构件I向左右延长配置,通过下臂2、3及连杆构件4、5连接于车轴6、7。
[0033]车轴6、7包括配置于左侧车轮的左侧车轴6与配置于右侧车轮的右侧车轴7。连杆构件4、5包括连接于左侧车轴6的左侧连杆构件4与连接于右侧车轴7的右侧连杆构件
5。图中只显不了一个左侧连杆构件4及一个右侧连杆构件5中的一个连杆构件,但可以分别配置多个。下臂2、3包括结合于横梁构件I及左侧连杆构件4的左侧下臂2与结合于横梁构件I及右侧连杆构件5的右侧下臂3。左侧的下臂2的一端结合于横梁构件I的左侧,另一端结合于左侧连杆构件4。右侧下臂3的一端结合于横梁构件I的右侧,另一端结合于右侧连杆构件5。
[0034]左侧的下臂2设置有用于吸收车体的震动的弹簧,右侧的下臂3同样也设置有弹簧。以下为了便于理解,以左侧的下臂2为例说明下臂。
[0035]图2为显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臂设置弹簧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6]参照图2,下臂2形成内部为空心且大概为四角截面的形状。下臂2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横梁构件1螺栓结合的结合孔2a,下臂2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杆构件4可旋转结合的结合部2b。
[0037]下臂2的上侧设置所述弹簧10。S卩,下臂2设置于弹簧10的下侧支撑弹簧10。弹簧10具有线圈形状,并向上下延长配置且支撑车体的负荷。弹簧10利用通过从路面传递的震动压缩产生的弹性力吸收所述震动,从而最小化向所述车体传递的所述震动。
[0038]弹簧10的上端结合有连接于所述车体的上衬垫20。并且,下臂2的上侧结合有用于安装弹簧10的下端的下衬垫30。
[0039]下衬垫30应具备如下两种功能:
[0040]第一、下衬垫30应当能够通过弹簧10的弹性力变形而吸收所述震动。
[0041]第二、下衬垫30即使通过弹簧10的弹性力变形也不应从下臂2分离。
[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衬垫30由两种材料形成,以确保具备上述两种功能。S卩,下衬垫30的一部分由能够通过弹簧10的弹性力变形的材质形成,另一部分由不会通过弹簧10的弹性力变形的、能够牢固地结合在下臂2的材料构成。对此,参照图3至图5进行如下说明。
[0043]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衬垫的正面立体图及背面立体图,图4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装置的下衬垫的剖视图,图5为显示图4所示基部的示意图。
[0044]参照图3至图5,下衬垫30包括由能够通过弹簧10的弹性力变形的材质形成的弹性变形部32与由比弹性变形部32硬的材料形成并与下臂2结合的基部34。本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部32由橡胶形成,基部34由比所述橡胶硬的材料即工程塑料形成。
[0045]弹性变形部32及基部34 —体形成。首先成型基部34后,将已成型的基部34插入到模具内,然后向所述模具内注入将成为弹性变形部34的橡胶,从而在所述模具内一体形成弹性变形部32及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