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019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蜗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箱,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蜗轮箱。
背景技术
拉丝机是一种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蜗轮箱壳体在轴孔内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间距太短,运行时造成蜗轮轴抖动,机器响声大,造成了蜗轮轴的轴承损坏及蜗轮齿面的磨损,缩短了轴承运行寿命,需要停机维修,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蜗轮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箱,包括蜗轮箱壳体,所述蜗轮箱壳体的中部 设置有轴孔;所述蜗轮箱壳体在轴孔内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在轴孔下侧的位置处固定地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轴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并用轴承座固定在蜗轮箱壳体上。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与蜗轮箱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轴孔的上下两端的端口。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方案所述的蜗轮箱,由于所述蜗轮轴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并用轴承座固定在蜗轮箱壳体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轮箱将原来悬空的蜗轮轴底部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进而增大了蜗轮轴5的刚度,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了蜗轮轴抖动,进而提高了轴承的运行寿命,减少维修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蜗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蜗轮箱壳体;2、轴孔;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蜗轮轴;6、蜗轮;7、第三轴承;8、轴承座;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
图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蜗轮箱,包括蜗轮箱壳体1,所述蜗轮箱壳体I的中部设置有轴孔2 ;所述蜗轮箱壳体I在轴孔2内通过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连接有蜗轮轴5 ;所述蜗轮轴5在轴孔2下侧的位置处固定地设置有蜗轮6 ;所述蜗轮轴5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7,并用轴承座8固定在蜗轮箱壳体I上;所述轴承座8与蜗轮箱壳体I之间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分别设置在轴孔2的上下两端的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轮箱将原来悬空的蜗轮轴5底部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进而增大了蜗轮轴5的刚度,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了蜗轮轴5抖动,进而提高了轴承的运行寿命,减少维修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 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箱,包括蜗轮箱壳体,所述蜗轮箱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蜗轮箱壳体在轴孔内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在轴孔下侧的位置处固定地设置有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轴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并用轴承座固定在蜗轮箱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蜗轮箱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轴孔的上下两端的 端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箱,包括蜗轮箱壳体,所述蜗轮箱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蜗轮箱壳体在轴孔内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在轴孔下侧的位置处固定地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轴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并用轴承座固定在蜗轮箱壳体上;所述轴承座与蜗轮箱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轴孔的上下两端的端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轮箱将原来悬空的蜗轮轴底部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进而增大了蜗轮轴的刚度,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了蜗轮轴抖动,进而提高了轴承的运行寿命,减少维修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
文档编号F16H57/023GK203146779SQ20122074857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德君 申请人: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香雪苗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