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917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摆线马达、蜗杆、回转驱动壳体、回转支承内圈、蜗轮回转支承外圈及镶嵌于回转支承内圈和蜗轮回转支承外圈之间的滚珠;摆线马达包括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动力轴输出端与蜗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驱动蜗杆运转的方向相同;采用双马达驱动驱动蜗杆的结构,在蜗杆两侧各装一摆线马达,在需要保证转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个小排量摆线马达驱动蜗杆转动,这样既确保摆线马达的转速,又可以通过两个小排量马达的转矩叠加来提升总转矩。
【专利说明】—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回转驱动装置也叫回转支承,通常由蜗杆、回转支承、壳体、马达等部件构成,回转驱动装置的基本构造是蜗轮-蜗杆传动结构,通常在回转支承的外圈上设有齿,也称外齿圈,其作用相当于蜗轮,然后由蜗杆驱动外齿圈转动。回转驱动装置可以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且具有安装简便、易于维护、更大程度上节省安装空间等特点,可以广泛使用于重型平板运输车、集装箱起重机、随车吊、高空作业车、巡日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工程机械及新能源领域。
[0003]回转驱动装置通常设有一只蜗杆并配合一个摆线马达来驱动外齿圈,利用蜗轮蜗杆减速来达到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效果。根据摆线马达的特性,同一系列的摆线马达,排量与转矩成正比、同时排量与转速成反比,为了提高转速,就需要使用小排量马达,但与此同时回转驱动装置的转矩就下降;为了提高转矩使用大排量马达,但与此同时转速就下降;如何兼顾回转驱动装置的转矩和转速就成为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兼顾转矩和转速的回转驱动装
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摆线马达、蜗杆、回转驱动壳体、回转支承内圈、蜗轮回转支承外圈及镶嵌于回转支承内圈和蜗轮回转支承外圈之间的滚珠;所述回转驱动壳体上设置有涡轮固定连接腔及位于涡轮固定连接腔下方的蜗杆固定连接腔;所述回转支承内圈固定连接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所述蜗轮回转支承外圈嵌套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外齿圈,外齿圈与连接在蜗杆固定连接腔内的蜗杆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马达包括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动力轴输出端与蜗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0006]所述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驱动蜗杆运转的方向相同。
[0007]所述蜗杆的两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固定连接于蜗杆固定连接腔内;所述蜗杆固定连接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盖,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本体分别与两侧的端盖固定连接。
[0008]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外圆柱面设置有滚道,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内圆柱面设置有滚道,回转支承内圈的滚道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滚道之间镶嵌有若干滚珠。
[0009]所述蜗轮回转支承外圈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外圆柱面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内圆柱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 ;所述密封圈b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内置有滚珠的滚道的两侧。[0010]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与滚道连通的若干油道,所述油道上固定连接有黄油嘴。
[001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采用双马达驱动驱动蜗杆的结构,在蜗杆两侧各装一摆线马达,在需要保证转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个小排量摆线马达驱动蜗杆转动,这样既确保摆线马达的转速,又可以通过两个小排量马达的转矩叠加来提升总转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马达驱动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I滚珠 2蜗轮回转支承外圈3回转支承内圈
[0019]4回转驱动壳体5黄油嘴6密封圈a [0020]7密封圈b8蜗杆9圆锥滚子轴承
[0021]10端盖11摆线马达12外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特殊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摆线马达(11)、蜗杆(8)、回转驱动壳体(4)、回转支承内圈(3)、蜗轮回转支承外圈⑵及镶嵌于回转支承内圈⑶和蜗轮回转支承外圈⑵之间的滚珠⑴;所述回转支承内圈(3)的外圆柱面设置有滚道,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的内圆柱面设置有滚道,回转支承内圈(3)的滚道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的滚道之间镶嵌有若干滚珠(I);所述回转驱动壳体(4)上设置有涡轮固定连接腔及位于涡轮固定连接腔下方的蜗杆固定连接腔;所述回转支承内圈(3)固定连接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所述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嵌套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外齿圈(12),外齿圈(12)与连接在蜗杆固定连接腔内的蜗杆(8)啮合;所述蜗杆(8)的两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9)固定连接于蜗杆固定连接腔内;所述摆线马达(11)包括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动力轴输出端与蜗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驱动蜗杆运转的方向相同;所述蜗杆固定连接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盖
(10),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本体分别与两侧的端盖(10)固定连接。
[0023]所述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所述回转支承内圈(3)的外圆柱面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的内圆柱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7);所述密封圈b(7)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内置有滚珠(I)的滚道的两侧;所述回转支承内圈(3)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与滚道连通的若干油道,所述油道上固定连接有黄油嘴(5)。
[0024]工作时,将进油管道与回油管道分别与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进油口与回油口连接,此处必须保证在供油状态下,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朝同一个方向驱动蜗杆(8)转动;摆线马达(11)通过花键或者其他方式与蜗杆(8)连接,带动蜗杆(8)转动,蜗杆(8)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的外圆柱面上的外齿圈(2)啮合,将动力传递至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带动蜗轮回转支承外圈(2)转动。
[0025]上述实施例仅代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种变形设计,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摆线马达、蜗杆、回转驱动壳体、回转支承内圈、蜗轮回转支承外圈及镶嵌于回转支承内圈和蜗轮回转支承外圈之间的滚珠;所述回转驱动壳体上设置有涡轮固定连接腔及位于涡轮固定连接腔下方的蜗杆固定连接腔;所述回转支承内圈固定连接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所述蜗轮回转支承外圈嵌套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外齿圈,外齿圈与连接在蜗杆固定连接腔内的蜗杆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马达包括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动力轴输出端与蜗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驱动蜗杆运转的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两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固定连接于蜗杆固定连接腔内;所述蜗杆固定连接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盖,左侧摆线马达和右侧摆线马达的本体分别与两侧的端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外圆柱面设置有滚道,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内圆柱面设置有滚道,回转支承内圈的滚道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滚道之间镶嵌有若干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回转支承外圈与涡轮固定连接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外圆柱面与蜗轮回转支承外圈的内圆柱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 ;所述密封圈b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内置有滚珠的滚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驱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与滚道连通的若干油道,所述油道上固定连接有黄油嘴。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3548785SQ20132070016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吴聪杰, 逄忠山, 杨正华, 夏亚帅 申请人:安特威尔叉车属具(漳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