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993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抑制配置在辊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衬垫部件提前磨损。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2)具备:内齿轮(14)、外齿轮(16)、输入轴(偏心体轴)(18)、凸缘部件(36)、贯穿设置在外齿轮上的贯穿孔(16A)的销部件(38)、外嵌在该销部件(38)的辊部件(40)、以及配置在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的罩(54),其中,在辊部件(40)与罩(54)之间配置有衬垫(70),外齿轮(16)具有容纳衬垫(70)的凹部(16D),衬垫(70)的内周面(70B)及外周面(70A)与外齿轮(16)接触。
【专利说明】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0001]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8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68750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0003]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0004]该减速装置具备:内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啮合的外齿轮、以及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的偏心体轴。
[0005]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上配置有凸缘部件。凸缘部件上连结有贯穿设置在外齿轮的贯穿孔的销部件。销部件上外嵌有用于促进该销部件与外齿轮的滑动的辊部件。
[0006]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上配置有覆盖减速装置的轴向侧部的罩部件。该罩部件与所述辊部件之间夹有定位板(衬垫部件),通过该定位板进行辊部件的轴向限位。
[0007]专利文献I的减速装置通过该结构,作为该减速装置的输出,经由所述辊部件和销部件输出内齿轮与外齿轮的相对旋转。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4156号公报
[0009]但是,这种结构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中,存在配置于辊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衬垫部件因与该辊部件抵接而导致容易磨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以往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能够抑制配置在辊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衬垫部件提前磨损。
[0011]本发明是调查衬垫部件提前磨损的机理,并根据由该结果得到的研究结果而作出的。关于该研究结果进行后述。
[0012]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上述课题,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内齿轮;外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哨合;偏心体轴,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凸缘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销部件,与该凸缘部件连结,并且贯穿设置在所述外齿轮上的贯穿孔;辊部件,外嵌在该销部件上;罩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其中,在所述辊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配置有衬垫部件,所述外齿轮具有容纳所述衬垫部件的凹部,所述衬垫部件的内周及外周的至少一侧与该外齿轮接触。
[0013]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衬垫部件与外齿轮的动作(自转及摆动)几乎同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衬垫部件的提前磨损。
[0014]并且,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同样解决上述课题,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内齿轮;外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哨合;偏心体轴,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凸缘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销部件,与该凸缘部件连结,并且贯穿设置在所述外齿轮上的贯穿孔;辊部件,外嵌在该销部件上;罩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其中,在所述辊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配置有衬垫部件,所述外齿轮与所述衬垫部件一体旋转。
[0015]根据该结构,衬垫部件与外齿轮的动作完全同步,因此同样能够进一步抑制衬垫部件的提前磨损。
[0016]并且,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同样解决上述课题,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内齿轮;外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哨合;偏心体轴,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凸缘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销部件,与该凸缘部件连结,并且贯穿设置在所述外齿轮上的贯穿孔;辊部件,外嵌在该销部件上;罩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其中,在所述辊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沿所述外齿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衬垫,并且,该衬垫部件与所述销部件的公转一体进行公转。
[0017]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衬垫部件与销部件的公转同步进行公转,因此同样能够进一步抑制衬垫部件的提前磨损。
[0018]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配置在辊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衬垫部件提前磨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包括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0020]图2是沿图1的箭头I1-1I线的剖视图。
[0021]图3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中,(A)是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⑶是沿图3中㈧的IIIB-1IIB线的局部剖视图,(C)是沿图3中(A)的IIIC-1IIC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是图3中示出的减速装置的衬垫的局部立体图。
[0023]图5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中,(A)是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⑶是沿图5中㈧的VB-VB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6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中,(A)是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⑶是沿图6中(A)的VIB-VIB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中:12_减速装置,14-内齿轮,14A-内齿轮主体,16-外齿轮,16A-贯穿孔,16D-凹部,16E-罩侧端面,18-偏心体轴(输入轴),28-偏心体,32-偏心体轴承,34-壳体,36-凸缘部件,36B-轴向外齿轮侧的端面,38-销部件,40-辊部件,40A-罩侧端面,54-罩(罩部件),54A-突出部,70-衬垫(衬垫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2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箭头I1-1I线的剖视图。
[0028]该减速装置12具备:内齿轮14、与该内齿轮14内啮合的外齿轮16、以及使该外齿轮16偏心摆动旋转的(构成偏心体轴的)输入轴18,作为输出,输出在内齿轮14与外齿轮16之间产生的相对旋转。减速装置12是在内齿轮14的径向中央只存在一根偏心体轴的所谓“中央曲柄式”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0029]以下,从输入侧依次对结构进行说明。
[0030]输入轴18与马达22的马达轴24成为一体(马达轴24兼作减速装置12的输入轴)。输入轴18上经由键26连结有具备两个偏心体28的起振部件30。各偏心体28的外周相对于输入轴18的轴心O I偏心。在偏心体28的外周上经由偏心体轴承32能够偏心摆动旋转地组装有外齿轮16。即,输入轴18与起振部件30通过成为一体构成使外齿轮16偏心摆动旋转的偏心体轴。外齿轮16与内齿轮14内啮合。
[0031]该实施方式中,内齿轮14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内齿轮主体14A,与壳体34成为一体;圆柱状支承销14B,支承在该内齿轮主体14A ;外辊14C,旋转自如地组装在该支承销14B的外周,构成内齿轮14的内齿。内齿轮14的内齿数(外辊14C的数量)稍多于外齿轮16的外齿数(该例子中仅多出I个)。
[0032]外齿轮16的轴向一侧部上配置有凸缘部件36。凸缘部件36上形成有压入孔36A,销部件38通过压入而嵌合/连结在该压入孔36A中。该销部件38贯穿设置在外齿轮16上的贯穿孔16A。销部件38的外周上可滑动地嵌合(外嵌)有辊部件40。辊部件40与外齿轮16的贯穿孔16A之间确保相当于偏心体28偏心量的2倍的间隙。
[0033]凸缘部件36经由轴径进一步缩小的中间部42,与轴径更缩小的输出轴部44成为一体。辊部件40、销部件38、凸缘部件36、中间部42以及输出轴部44构成一体旋转的较大的输出部件46。输出部件46在所述中间部42及输出轴部44,经由两个输出轴承48、50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壳体34上。
[0034]壳体34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壳体主体34A,位于轴向中央;罩(罩部件)54,在壳体主体34A的荷载相反侧支承所述马达轴24 (输入轴18);端罩56,在该壳体主体34A的荷载侧支承所述输出部件46。
[0035]罩54配置在外齿轮16的一侧部,构成减速装置12的壳体34的一部分,并且兼作马达壳体的一部分。另外,马达轴24 (输入轴18)支承于分别配置在该罩54和凸缘部件36的输入轴承60、62。
[0036]在此,一并参照图1的放大截面及图2,对辊部件40轴向定位有关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表示沿图1的箭头I1-1I线的截面,其中,(A)表示外齿轮16偏心至图1、图2的最上侧时,(B)表示偏心至最下侧时。
[0037]如前所述,辊部件40外嵌在贯穿外齿轮16的贯穿孔16A的销部件38的外周上。辊部件40不与销部件38固定,相对于销部件38能够沿周向滑动,并且也可以沿轴向移动。
[0038]辊部件40向轴向凸缘部件36侧的移动通过该辊部件40与凸缘部件36的抵接被限制。
[0039]另一方面,辊部件40向轴向罩54侧的移动通过如下结构被限制。
[0040]S卩,在辊部件40与罩54之间配置有限制该辊部件40的轴向位置的衬垫(衬垫部件)70。外齿轮16具有容纳该衬垫70的凹部16D。衬垫70的外周(外周面70A)与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接触,衬垫70的内周(内周面70B)与凹部16D的内周壁16D2接触。
[0041]更具体而言,外齿轮16的凹部16D在该外齿轮16的罩54侧的侧面16E形成为环状,该环的外周壁16D1的直径为D16D1,内周壁16D2的直径为dl6D2,径向尺寸为R16,轴向深度为H16D。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垫70由环状的平板构成。衬垫70在该平板的罩54侧具备与该罩54的突出部54A抵接的第I侧面70C,在该平板的辊部件40侧具备与该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A抵接的第2侧面70D。衬垫70的厚度为W70,外径为d70A,内径为D70B,径向尺寸为R70。
[0043]衬垫70的外径d70A对应于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的直径D16D1,衬垫70的内周面70B的直径D70B对应于凹部16D的内周壁16D2的直径dl6D2,衬垫70的径向尺寸R70对应于凹部16D的径向尺寸R16。S卩,衬垫70以正好与凹部16D嵌合/接触的尺寸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衬垫70由铁类的板形成,与凹部16D的嵌合/接触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进行嵌合/接触。换言之,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的直径D16D1稍微大于衬垫70的外径d70A,并且,衬垫70的内周面70B的直径D70B稍微大于凹部16D的内周壁16D2 的直径 dl6D2。
[0044]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衬垫70构成为其外周面70A及内周面70B 二者都与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及内周壁16D2接触,但衬垫与凹部16D接触也可以只与外周面70A及内周面70B的任意一者接触。并且,关于接触方式,也可以使其中一者或二者以“过盈配合”方式接触。关于这点,在后面进行描述。
[0045]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轴向深度H16D小于衬垫70的厚度W70 (H16D < W70)。即,只有衬垫70的轴向一部分容纳于凹部16D,另一部分比外齿轮16的轴向罩侧的侧面16E更向罩54侧突出。这是为了确保衬垫70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形成于外齿轮16上的凹部16D的轴向深度H16D,从而抑制外齿轮16的强度下降。
[0046]另外,在销部件38的罩侧端面38E与衬垫70的第2侧面70D之间确保有间隙δ I。SP,销部件38 (即使有制造误差)不会与衬垫70的第2侧面70D接触。
[0047]从图2明确可知,衬垫70的径向尺寸R70设为即使外齿轮16处于任何摆动位置上,衬垫70的第2侧面70D的一部分一定与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Α抵接的尺寸。另一方面,该衬垫70的径向尺寸R70稍微小于辊部件40的外径d40 (d40 > R70)。S卩,衬垫70在任何摆动位置均不会与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A的整面接触。其目的在于,作为辊部件40的限位,只要衬垫70与该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A的一部分抵接就足够,因此为了尽可能抑制两部件40、70的滑动阻力。另外,衬垫70的罩54侧的内周角部70F1、70F2、外周角部70K1、70K2均呈大致45度倒角。
[0048]另一方面,罩54上设置有向轴向辊部件40侧环状突出的突出部54A,衬垫70的第I侧面70C与该突出部54A接触。具体而言,突出部54A的前端呈与轴垂直的平面部54A1,第I侧面70C与该平面部54A1抵接。
[0049]罩54的突出部54A均未与衬垫70的罩盖54侧的内周角部70F1、外周角部70K1接触。
[0050]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2的作用进行说明。
[0051]通过马达22的马达轴24的旋转,与该马达轴24成为一体的减速装置12的输入轴18旋转,则经由键26与输入轴18连结的起振部件30进行旋转。若起振部件30旋转,则与该起振部件30 —体形成的偏心体28旋转,输入轴(偏心体轴)18每旋转一次,外齿轮16经由偏心体轴承32与内齿轮14内啮合的同时偏心摆动旋转一次。其结果,发生外齿轮16与内齿轮14的啮合位置依次错位的现象,外齿轮16相对于固定状态的内齿轮14相对旋转(自转)其与内齿轮14的齿数差的量,即仅错位“一齿”。该自转成分经由辊部件40及销部件38传递到配置于外齿轮16的轴向侧部的凸缘部件36,使与凸缘部件36成为一体的输出轴部44旋转。其结果,能够实现相当于(内齿轮14与外齿轮16的齿数差:该例子中为I)/(外齿轮16的齿数)的减速比的减速。
[0052]由该动力传递的机理明确可知,将外齿轮16相对于内齿轮14的相对旋转成分传递到销部件38时,辊部件40在销部件38的外周(相对于该销部件38)旋转并且与销部件38 一同绕输入轴18的轴心O I公转。因此,以往存在如下问题:在对辊部件40进行定位的部件上沿该辊部件40的公转轨迹形成周向上连续的“刮伤”(实际确认到刮伤的产生)。尤其,可以认为:如该实施方式,在销部件38从凸缘部件36以悬臂状态突出的结构中,若因运行时所施加的荷载而弯矩施加到销部件38上,则外嵌在该销部件38的辊部件40的轴心O 2也倾斜,因此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A也倾斜,因此较强影响因公转导致的“刮伤”的形成。
[0053]并且,还会产生更大的次生问题,例如因该“刮伤”所产生的磨损粉末进入销部件38与辊部件40之间的滑动面或偏心体轴承32的滚动面等,对该些部分的滑动或转动产生不良影响。
[0054]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如下:外齿轮16具有容纳衬垫70的凹部16D,衬垫70的外周面70A及内周面70B分别与该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及内周壁16D2接触。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衬垫70与外齿轮16的动作(自转及摆动)“几乎同步旋转”,其结果,还与辊部件40的公转几乎同步,因此能够抑制衬垫70的磨损,尤其能够抑制因周向上连续的“刮伤”而产生的磨损。
[0055]在此,对“几乎同步旋转”的作用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与衬垫70的外周面70A,以及凹部16D的内周壁16D2与衬垫70的内周面70B均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接触。因此,虽然“间隙配合”的间隙程度有所差异,衬垫70有时不一定完全与外齿轮16的自转同步旋转。例如,施加到辊部件40的荷载较轻而轴心O 2几乎不倾斜,衬垫70与辊部件40以较小的面压圆滑地滑动的情况下,衬垫70有时不与外齿轮16的自转同步旋转。然而,此时,由于衬垫70与辊部件40之间的旋转本身圆滑进行,因此几乎不产生辊部件40的磨损,几乎也不形成周向上连续的“刮伤”。
[0056]另一方面,例如在所连接的被驱动部件的荷载较大时等,辊部件40的轴心O 2倾斜的状态下,衬垫70与辊部件40以较高的面压进行滑动,成为形成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刮伤”的原因。
[0057]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在衬垫70与辊部件40以较高的面压进行滑动时,衬垫70与外齿轮16的自转同步而容易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形成周向上连续的“刮伤”。
[0058]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管在衬垫70与辊部件40的滑动以较低的面压圆滑地进行的状态,或以较高的面压在高阻力下进行的状态,均有效地防止衬垫70的磨损。
[0059]另一方面,“间隙配合”的接触具有在“过盈配合”中无法得到的如下优点:a)容易将衬垫70组装到凹部16D ;b)由于外齿轮16必须进行热处理,因此未经精加工很难确保过盈配合的尺寸精度,但如果是间隙配合,则无需进行精加工也没有特别关系。因此,从还将成本考虑进去的现实性结构的观点来说,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接触的结构较为合理。
[0060]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衬垫70的内周角部70F1、70F2以及外周角部70K1、70K2构成为均进行大致45度的倒角处理。并且,罩54的突出部54A均不与衬垫70的罩盖54侧的内周角部70F1、外周角部70K1接触。由此,防止由坚硬的原材料形成的衬垫70的罩54侧的内周角部70F1或外周角部70K1损伤罩54的突出部54A的平面部54A1的现象(所谓“卡住”现象)的产生,能够使衬垫70在罩54的突出部54A的平面部54A1上圆滑地滑动。并且,通过对衬垫70的内周角部70F2和外周角部70K2进行倒角处理,防止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A与衬垫70的内周角部70F2以及外周角部70K2之间产生“卡住”等,能够使衬垫70在辊部件40的罩侧端面40A上圆滑地滑动。
[0061]并且,衬垫70只有轴向一部分容纳于凹部16D中,另一部分比外齿轮16的轴向罩侧的侧面16E更向罩54侧突出。由此,能够确保衬垫70的强度,并且尽可能减小形成在外齿轮16上的凹部16D的轴向深度H16D,并且能够较长地确保外齿轮16与辊部件40的轴向接触长度。其结果,与衬垫70全部进入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防止外齿轮16的强度下降,并且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外齿轮16与辊部件40的动力传递。
[0062]另外,如前所述,还能够使衬垫70的外周面70A以及内周面70B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外齿轮16的凹部16D接触。这种情况下,衬垫70始终与外齿轮16 一体旋转(自转以及摆动),因此基于其结构,衬垫70中不会产生周向上连续的“刮伤”。因此,在欲使外齿轮16与衬垫70完全一体旋转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衬垫70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凹部16D接触。
[0063]图3、图4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
[0064]使外齿轮与衬垫部件完全一体旋转的结构不限于上述“过盈配合”结构。例如,图3、图4所示的结构也能够使外齿轮与衬垫部件完全一体旋转。
[0065]图3、图4所示的结构中,衬垫76具有环状衬垫主体76A和多个突起部76B。各突起部76B以与贯穿孔16A对应的间隔形成,在衬垫主体76A的径向尺寸R76A的范围内形成为正好容纳在外齿轮16的(销部件38所贯穿的)贯穿孔16A内的形状(切除圆的一部分的形状)。贯穿孔16A与突起部76B可以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接触(相比之下间隙配合方式成本低)。
[0066]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衬垫主体76A的与突起部76B对应的位置的背面形成有凹部76C,但也可以不形成该凹部76C。
[0067]在外齿轮16的罩54侧的轴向侧面16E上形成有凹部16D,衬垫76的衬垫主体76A的轴向一部分容纳于该凹部16D。并且,衬垫76的衬垫主体76A的外周面76A1及内周面76A2与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外周壁16D1及内周壁16D2接触。另外,该衬垫主体76A的外周面76A1及内周面76A2的接触也可以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或过盈配合方式。
[0068]根据该结构,通过外齿轮16的贯穿孔16A与衬垫76的突起部76B的嵌合,能够使外齿轮16与衬垫76不滑动地“一体旋转”。S卩,衬垫76与外齿轮16的摆动一体进行摆动,并且与外齿轮16的自转同步旋转。因此,衬垫76还与辊部件40的公转同步旋转,因此该衬垫76的磨损得到抑制,尤其基于其结构不会发生周向上连续的“刮伤”。
[0069]其他结构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号,省略重复说明。
[0070]另外,在图3、图4的实施方式中,衬垫76具有嵌合于外齿轮16的贯穿孔16A的突起部76B。因此,通过该突起部76B与贯穿孔16A的卡合,衬垫76即使不与外齿轮16的凹部16D接触,也能够与外齿轮16 —体旋转。因此,图3、图4的结构中,关于外齿轮16可以省略凹部16D的形成。
[0071]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外齿轮16的加工成本。并且,能够抑制形成凹部16D而引起的外齿轮16的强度的下降。并且,能够进一步缩小突起部76B从外齿轮16的轴向罩侧的侧面16E进入的尺寸(深度H16D),因此,相应地、能够较大地确保辊部件40与外齿轮16的贯穿孔16A的轴向接触长度,还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外齿轮16与辊部件40 (以及销部件38)的动力传递。
[0072]图5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0073]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衬垫90在外齿轮82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具体而言,衬垫90具有圆形基部90A以及与该基部90A同轴的突起部90B,一共设置有8个。各衬垫90分别容纳于形成于外齿轮82的8个贯穿孔82A中。具体而言,突起部90B通过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方式嵌合在贯穿孔82A。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垫90 (未对多个辊部件40进行统一限位)分别单独对各辊部件40进行限位。
[0074]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齿轮82上也形成有凹部82D,衬垫90的基部90A的轴向一部分容纳于该凹部82D。其中,衬垫90的外周(外周面)90A1不与该外齿轮82的凹部82D接触。作为替代,衬垫90的突起部90B的外周(外周面)90B1与贯穿孔82A的内周面80A1接触。
[0075]根据该结构,通过外齿轮82的贯穿孔82A与衬垫90的突起部90B的嵌合,也能够使外齿轮82与衬垫90不滑动地“一体旋转”。即,衬垫90与外齿轮82的摆动一体进行摆动,并且,与外齿轮82的自转同步旋转。
[0076]另外,在该图5的结构中,也可以省略形成外齿轮82的凹部82D,使衬垫90的基部90A与外齿轮82的罩侧端部82E抵接。由此,能够得到与图3、图4的结构中省略形成外齿轮16的凹部16D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0077]另外,在图3?图5的结构例中,通过在衬垫部件上形成与外齿轮的贯穿孔嵌合的突起部,使外齿轮与衬垫部件一体旋转,但使外齿轮与衬垫部件一体旋转的结构不限于图3?图5的结构,可以为任意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外齿轮上粘结衬垫部件。
[0078]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衬垫部件(衬垫70、76、90)与外齿轮的动作几乎或者完全同步,尤其,使得在衬垫部件上不形成周向上连续的“刮伤”。然而,也可以通过采用使衬垫部件(不与外齿轮一体旋转)与销部件的公转一体旋转(公转)的结构来避免形成衬垫部件的周向上连续的“刮伤”。
[0079]图6中示出该结构例。
[0080]图6所示的结构例中,使能够与销部件92的端部外周(外周面92A)卡合的盖形状的衬垫94盖住该外周。即,该例子中,衬垫94在外齿轮98的周向上也间隔设置。通过衬垫94的圆筒部(与销部件92外周面92A接触的部分)94A的辊部件96侧的端面94B与辊部件96的罩侧端面96A抵接,对辊部件96进行轴向上的限位。销部件92的外周面92A与衬垫94的圆筒部94A的内周(内周面94C)可以通过间隙配合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接触(间隙配合方式成本低)。衬垫94配置于辊部件96与罩54(图6中省略图示)之间。因此,即使采用间隙配合,也不会从销部件92脱离。
[0081]衬垫94的圆筒部94A的外径d94小于辊部件96的外径d96 (d94 < d96)。因此,衬垫94不与外齿轮98的贯穿孔98A接触。但是,通过该结果,衬垫94完全与销部件92的(绕输入轴18的轴心O I的)公转同步旋转。因此,即使销部件92的轴心O 2倾斜,衬垫94的圆筒部94A的辊部件96侧的端面94B与辊部件96的罩侧端面96A互不倾斜而同轴抵接,极为有效地抑制衬垫94的磨损。
[0082]另外,图6的结构例中,使能够卡合于销部件92的端部外周(外周面92A)的盖形状的衬垫94盖住该外周,从而使衬垫部件与销部件的公转同步。但是,只要衬垫部件与销部件一体公转,则不限于上述图6的结构例,可以为任意结构。例如,也可以将销部件和衬垫部件粘结。
[008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衬垫部件的原材料采用铁类原材料,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结构上能够抑制磨损,因此也可以由树脂等较为廉价且轻质原材料形成衬垫。
【权利要求】
1.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内齿轮;外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啮合;偏心体轴,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凸缘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销部件,与该凸缘部件连结,并且贯穿设置在所述外齿轮上的贯穿孔;辊部件,外嵌在该销部件上;罩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辊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配置有衬垫部件, 所述外齿轮具有容纳所述衬垫部件的凹部, 所述衬垫部件的内周及外周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外齿轮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齿轮与所述衬垫部件的内周以及外周的至少一侧的接触为通过间隙配合方式的接触。
3.—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内齿轮;外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啮合;偏心体轴,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凸缘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销部件,与该凸缘部件连结,并且贯穿设置在所述外齿轮上的贯穿孔;辊部件,外嵌在该销部件上;罩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辊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配置有衬垫部件, 所述外齿轮与所述衬垫部件一体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部件具有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嵌合在所述外齿轮的贯穿孔。
5.—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内齿轮;外齿轮,与该内齿轮内啮合;偏心体轴,使该外齿轮偏心摆动旋转;凸缘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一侧部;销部件,与该凸缘部件连结,并且贯穿设置在所述外齿轮上的贯穿孔;辊部件,外嵌在该销部件上;罩部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另一侧部,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辊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之间,沿所述外齿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衬垫部件,并且, 该衬垫部件与所述销部件的公转一体进行公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部件外嵌在所述销部件的前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有与所述衬垫部件抵接的突出部, 该突出部不与所述衬垫部件的内周角部及外周角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部件一部分从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侧面在轴向上突出。
【文档编号】F16H57/08GK104373520SQ201410167858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为永淳, 志津庆刚, 阿部瞬 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