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45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的置物架的立柱通常是采用型材制作,在型材上钻设若干个便于置物板高度位置调整的螺纹孔,并将置物板以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到立柱上,从而使得置物板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设置若干通孔后的型材,其强度大为降低,使得装配后的可调节的置物架的稳定性较差,而采用壁厚更大或径向尺寸更大的型材作为立柱虽然能提高刚性,但会使得生产成本、整体重量增加,而且此类日常使用范围较广的置物架的型号、规格也较多,因此如使用型材直接钻孔的方式制作可调节的置物架还会导致需准备的型材品种、规格过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整体重量轻、加工制造容易、拼装方式多样的环形连接构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形连接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螺杆和将若干螺杆连接成一体的若干环形连接件,若干环形连接件沿螺杆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若干环形连接件上均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环形连接件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相互垂直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第二通孔的轴线所构造成的平面与螺杆的轴线相垂直。

优选的,若干依次排列的环形连接件中,其位于排列最外侧的两个环形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若干依次排列的环形连接件中,除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外均按第一间距进行排布,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与相邻的环形连接件的第二间距小于第一间距。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条。

优选的,所述螺杆在环形连接件上对称分布且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错开。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第二通孔的轴线所构造成的平面内,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径尺寸大于螺杆的杆径尺寸的3倍。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环形连接构件,通过使用若干环形连接件将若干螺杆连接成一体,从而使得立柱不仅整体重量小,还有效地提升了螺杆的刚性;并且将若干螺杆穿过若干环形连接件,使得环形连接件不仅可用于连接若干螺杆,还可用于与其他外部的零部件进行连接,由于环形连接件设置有若干个,因而可根据需要与外部的零部件进行可选择地连接,使得本发明的环形连接构件可拼装出多种结构形式不同的置物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发明的环形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的环形连接构件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环形连接构件,立柱1可根据需要作为作梁、柱或支撑杆使用。立柱1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螺杆11和将若干螺杆11连接成一体的若干环形连接件12,从而可以在立柱1整体重量较少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结构强度。若干环形连接件12沿螺杆1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若干环形连接件12上均设置有与螺杆11相配合的螺纹孔,螺杆1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环形连接件12进行连接。环形连接件12采用片体,使得制作立柱1的零件获取容易、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为使环形连接件12可从多个方向选择性地与外部的零部件进行连接,环形连接件12上可设置至少两个在同一平面上相互贯穿的直通孔,如可设置3个均布设置的直通孔。当然,也可以将直通孔设置为螺纹孔。环形连接件12上设置有相互垂直贯穿的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使环形连接件12不仅可以用于连接螺杆11,还可以用于与外部的零部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此外,将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设置成相互垂直贯穿,使环形连接件12可从多个方向选择性地与外部的零部件进行连接。

若干依次排列的环形连接件12中,其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12分别设置于立柱1的两端。设置在立柱1的两端,可便于在立柱1的轴线方向上与滚轮组件、封盖等外部的零部件进行连接。

若干依次排列的环形连接件12中,除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12外均按第一间距进行排布,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12与相邻的环形连接件12的第二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由于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12主要用于在立柱1的轴线方向与外部的零部件进行连接,因而第二间距可设置为较少的数值,而除位于端部的两个环形连接件12外的其余环形连接件12一般情况下用于在垂直于立柱1的轴线方向上与外部的零部件如置物板2、横梁、等进行连接,为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一间距的数值一般可设置为相对于第二间距的数值要大一些,也即为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螺杆11的数量优选的可设置为两条,螺杆11在环形连接件12上对称分布且与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相错开。从而使得螺杆11和环形连接件12的连接与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22的设置不相干涉,也就是避免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21被螺杆11阻挡,并且上述设置能使环形连接件12在多个方向上与外部的零部件进行连接。

在第一通孔121的轴线和第二通孔122的轴线所构造成的平面内,环形连接件12的外径尺寸大于螺杆11的杆径尺寸的3倍。一方面可以容置螺杆11从环形连接件12中穿过,另一方面使得立柱1可获得较大的径向尺寸,而立柱1的整体重量又可保持为较小值。

第一通孔121的轴线和第二通孔122的轴线所构造成的平面与螺杆11的轴线相垂直,以利于安装如置物板2、横梁等外部的零部件,也就是使置物板2、横梁等垂直于立柱1设置。

如图3所示的一种置物架, 包括7条支腿和设置于支腿上的5件置物板2,支腿为如上所述的立柱1,置物板2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连接件12进行的连接,螺钉穿入第一直通孔121或第二直通孔122。

具体为,其中4条支腿和4件置物板2构造成基本架体40,另外的3条支腿和另外的1件置物板2与基本架体40上的其中两条相邻的支腿构造成衍生架体41。

当然,要构造成置物架也可以仅设置三条支腿,并在作为支腿的立柱1上设置置物板2;甚至还可以仅设置两条支腿,并将两条支腿通过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墙面上,并使用斜撑杆将置物板2进行辅助支撑。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