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34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减振盘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减振盘组件,特别是涉及用于将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到变速器的输入轴的减振盘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离合器盘组件等的减振盘组件包括:一对输入板、配置于一对输入板的轴向间的毂缘、以及在圆周方向上弹性地连结一对输入板和毂缘的多个扭转弹簧。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包括与主减振单元不同的、用于使扭矩小的范围内的扭转振动衰减的预减振单元的离合器盘组件。该预减振单元包括:从主减振单元被输入扭矩的一对输入侧板以及配置成夹在上述板之间的输出侧板。一对输入侧板相互通过铆钉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并且,一对输入侧板和输出侧板通过扭转弹簧被弹性地连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787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离合器盘组件中,与主减振单元另外地设置有预减振器。为此,关于扭转弹簧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增加。

但是,需要用于配置预减振单元的空间,特别是成为缩短轴向尺寸时的妨碍。为此,当搭载于车辆时,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提高,存在安装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尤在于,实现预减振单元的轴向尺寸的缩短,使车辆安装性提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减振盘组件用于将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变速器的输入轴,并包括主减振单元和预减振单元。主减振单元具有:输入侧部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输入输入侧部件;以及输出侧部件,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主减振单元使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衰减,并将输入至输入侧部件的扭矩传递至输出侧部件。扭矩从主减振单元输入预减振单元,预减振单元使与主减振单元相比更小扭矩范围内的扭转振动衰减,并将扭矩输出至输出侧部件。预减振单元具有一张输入侧板、一张输出侧板和弹性部件。扭矩从主减振单元输入输入侧板。输出侧板在轴向上与输入侧板相对配置,并与输出侧部件连结。弹性部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输入侧板和输出侧板。

在此,预减振单元由各为一张输入侧板和输出侧板、以及弹性部件构成。也就是说,现有的预减振单元具有三张板,而本发明的预减振单元由两张板构成。为此,与现有装置相比,能够缩短轴向尺寸,提高向车辆的安装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的减振盘组件中,预减振单元还具有迟滞扭矩产生机构,迟滞扭矩产生机构设置于输入侧板与输出侧板的轴向之间,并通过两板的相对旋转而产生迟滞扭矩。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的减振盘组件中,主减振单元具有毂单元、一对固定板以及支承板。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输入毂单元。一对固定板隔着毂单元在轴向上相对地配置,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毂单元连结。支承板固定于一对固定板中的一固定板,并与预减振单元的输入侧板连结。

在本发明的更再一方面涉及的减振盘组件中,毂单元具有:毂缘,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输入毂缘;输出毂,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以及中间毂。中间毂以被禁止与所述毂缘进行第一角度范围以上的相对旋转、且被禁止与所述输出毂进行第二角度范围以上的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毂缘与所述输出毂的径向之间。

在此,中间毂被配置成禁止与毂缘和输出毂各自在规定角度范围以上相对旋转。也就是说,通过中间毂以及毂缘和输出毂构成限动机构。

根据这样的构成,无需如现有装置那样在凸缘外周部设置包括止动销的限动机构。因此,能够确保广的用于配置弹性部件的空间,能够容易地实现高扭矩化及广角化。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使预减振单元的输入侧板及输出侧板分别为一张板,因此,能够实现轴向尺寸的缩短,使车辆安装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盘组件的截面图。

图2为离合器盘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放大示出图2的限动机构的图。

图4为放大示出图1的迟滞扭矩产生机构的图。

图5为放大示出预减振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合器盘组件1。该离合器盘组件1是用于将来自配置于图1左侧的发动机(未图示)的扭矩传递及切断传递至配置于图1右侧的变速器(未图示)的装置。在图1中,o-o为离合器盘组件1的旋转轴线。

[整体构成]

该离合器盘组件1包括:离合器盘2、毂单元3、第一及第二固定板4、5、多个扭转弹簧6、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和预减振单元8。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毂单元3、第一及第二固定板4、5、多个扭转弹簧6以及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构成主减振单元。

[离合器盘2]

离合器盘2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缓冲板10、以及通过铆钉11固定于缓冲板10的两面的环状的摩擦衬片12。缓冲板10的内周部通过铆钉13固定于毂单元3的外周部。需要注意的是,发动机侧的飞轮(未图示)配置于摩擦衬片12的图1左侧,通过将摩擦衬片12按压于飞轮,从而发动机侧的扭矩输入离合器盘组件1。

[毂单元3]

如图1及图2所示,毂单元3由毂缘(hubflange)15、输出毂(outputhub)16和中间毂(intermediatehub)17构成。

毂缘15为圆板状的板,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排列的四个第一开口15a和两个第二开口15b。在径向及旋转方向上,第一开口15a大于第二开口15b,两个第二开口15b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如作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的图3所示,在毂缘15的内周部,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有朝向内周侧开口的多个缺口15c。

输出毂16在毂单元3中配置于最内周侧。输出毂16为圆筒状的部件,如图1所示,在其内周部形成有花键孔16a。变速器的输入轴能够与该花键孔16a花键卡合。并且,如图3所示,多个齿16b形成于输出毂16的外周面。

中间毂17在径向上配置于毂缘15与输出毂16之间。中间毂17形成为环状,如图3所示,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多个齿17a,在其内周部形成有朝向内周侧开口的多个缺口17b。

中间毂17的多个齿17a插入毂缘15的缺口15c。中间毂17的齿17a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毂缘15的缺口15c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在齿17a与缺口15c的旋转方向的两端面之间形成有外周侧间隙。

并且,输出毂16的齿16b插入中间毂17的缺口17b。输出毂16的齿16b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中间毂17的缺口17b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在齿16b与缺口17b的旋转方向的两端面之间形成有内周侧间隙。

并且,多个孔17c形成于中间毂17,后述的铆钉贯穿孔17c。

通过上述那样的构成,输出毂16和中间毂17被禁止相当于内周侧间隙的第一角度范围以上的相对旋转。并且,毂缘15和中间毂17被禁止相当于外周侧间隙的第二角度范围以上的相对旋转。

[固定板(retainingplate)4、5]

第一及第二固定板4、5形成为圆板状,隔着毂单元3而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上述的固定板4、5通过铆钉20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如前所述,铆钉20贯穿中间毂17的贯通孔17c。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各固定板4、5的彼此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收纳扭转弹簧6的收纳部4a、5a。各收纳部4a、5a在旋转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开口4b、5b(参照图2:在图2中仅示出第二固定板5),在旋转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从外周侧连接至内周侧的连接部4c、5c(参照图2:在图2中仅示出第二固定板5)。并且,在各收纳部4a、5a的旋转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与扭转弹簧6的旋转方向两端部卡合的卡合部4d、5d。

[扭转弹簧6]

扭转弹簧6配置于毂缘15的第一开口15a及第二开口15b,并如前所述,收纳于第一及第二固定板4、5的收纳部4a、5a。需要说明的是,配置于第一开口15a的扭转弹簧6由线圈直径大的大螺旋弹簧6a和插入大螺旋弹簧6a的内周部的小螺旋弹簧6b构成。并且,配置于第二开口15b的扭转弹簧6c为刚性比大螺旋弹簧6a及小螺旋弹簧6b高的螺旋弹簧。

[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

如作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的图4所示,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配置于毂缘15的内周部与第一固定板4之间、以及毂缘15的内周部与第二固定板5之间。该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具有:锥形弹簧23、摩擦板24、两张摩擦垫圈25和衬垫26。

锥形弹簧23、摩擦板24及摩擦垫圈25依次配置于第一固定板4与毂缘15的内周部之间。并且,衬垫26及摩擦垫圈25依次配置于第二固定板5与毂缘15的内周部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摩擦板24的外周部形成有向发动机侧折弯的卡合部24a。该卡合部24a与第一固定板4的卡合用孔4e卡合,由此,禁止摩擦板24与第一固定板4的相对旋转。

[预减振单元8]

如图1及图5所示,预减振单元8配置于第二固定板5的内周部且输出毂16的变速器侧的外周部。经由支承板30向预减振单元8输入扭矩。该预减振单元8具有:第一副板31(输入侧板)、第二副板32(输出侧板)、衬套单元33、锥形弹簧34和预扭转弹簧(pre-torsionspring)35。需要注意的是,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支承板30为圆板状的部件,通过铆钉20固定于第二固定板5的变速器侧的侧面。支承板30的外周部30a向变速器侧折弯,以避免与第二固定板5的收纳部5a发生干涉。多个卡合用的开口30b形成于该外周部(折弯部)30a。

第一副板31配置于发动机侧,第二副板32配置于变速器侧。第一及第二副板31、32均形成为圆板状,能够彼此相对旋转。第一副板31在外周部具有多个卡合爪31a,多个卡合爪31a与支承板30的折弯部30a的开口30b卡合。并且,第二副板32在内周部具有与形成于输出毂16的外周面的花键轴16c卡合的花键孔32a。进一步地,第一及第二副板31、32在彼此相对的部分具有收纳预扭转弹簧35的收纳部31b、32b。该收纳部31b、32b的旋转方向的两端与预扭转弹簧35的旋转方向的两端卡合。

衬套单元33及锥形弹簧34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副板31、32的轴向之间。衬套单元33具有:衬套主体33a、和接合于衬套主体33a的侧面的树脂制的摩擦垫圈33b。在衬套主体33a的内周部形成有与形成于输出毂16的外周面的花键轴16c卡合的花键孔。通过衬套单元33及锥形弹簧34构成第二迟滞扭矩产生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副板32的内周部,于变速器侧设有扣环36。通过该扣环36防止预减振单元8向变速器侧脱出。

[动作]

当摩擦衬片12被按压于发动机侧的飞轮时,发动机侧的扭矩输入毂单元3。该扭矩以毂缘15→扭转弹簧6→第一及第二固定板4、5→预减振单元8→输出毂16的路径输出至变速器侧的轴。并且,传递至了第一及第二固定板4、5的扭矩以与上述路径不同的中间毂17→输出毂16的路径输出至变速器侧的轴。

具体而言,在空转时等,当位移角小的扭转振动从发动机侧传递至离合器盘组件1时,该扭转振动不被扭转弹簧6及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吸收而传递至预减振单元8。然后,在预减振单元8中,预扭转弹簧35伸缩,在第一副板与第二副板之间产生相对旋转。于是,通过由衬套单元33及锥形弹簧34构成的第二迟滞扭矩产生机构产生迟滞扭矩,位移角小的扭转振动衰减。

并且,当具有大的位移角的扭转振动传递至离合器盘组件1时,由于输出毂16和中间毂17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变大,因此,输出毂16的齿16b抵接于中间毂17的缺口17b的端面,二者的相对旋转被禁止。

当输出毂16和中间毂17的相对旋转被禁止时,输出毂16和中间毂17一体旋转,在它们和毂缘15之间产生相对旋转。这种情况下,配置于第一开口15a的大螺旋弹簧6a、小螺旋弹簧6b伸缩,当更大的扭矩被进一步传递时,第二开口15b的扭转弹簧6c伸缩。于是,通过第一迟滞扭矩产生机构7产生比通过第二迟滞扭矩产生机构产生的迟滞扭矩更大的迟滞扭矩。为此,通过高刚性、大摩擦的特性,位移角大的扭转振动被有效地衰减。

然后,当中间毂17和毂缘15的相对扭转角度进一步变大时,中间毂17的齿17a抵接于毂缘15的缺口15c的端面,二者的相对旋转被禁止。

[特征]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各为一张的第一和第二副板31、32以及预扭转弹簧35构成预减振单元8。为此,与现有的预减振单元相比,能够缩短轴向尺寸。

并且,通过使输出毂16、中间毂17及毂缘15彼此抵接而实现限动机构。为此,无需如现有装置那样在凸缘外周部设置包括止动销的限动机构。因此,能够确保广的用于配置扭转弹簧的空间,能够容易地实现高扭矩化及广角化。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改。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预减振单元的输入侧板和输出侧板各为一张板,因此,能够实现轴向尺寸的缩短,提高车辆安装性。

附图标记说明

1离合器盘组件

2离合器盘

3毂单元

4、5固定板

6、35扭转弹簧

8预减振单元

15毂缘

16输出毂

17中间毂

31第一副板(输入侧板)

32第二副板(输出侧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