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6347发布日期:2018-06-15 00:4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具体说是一种锥面阀,尤其是一种杆芯一体化的锥面阀。



背景技术:

传统阀芯与阀体之间一般不是锥面接触,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容易出现密封性能下降,阀门漏水的情况,影响了正常使用。并且,传统的阀门不具有过滤功能,阀芯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芯一体化的锥面阀,以达到既能克服传统的阀芯与阀体之间接触不良,造成易漏水的问题,又能达到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的效果,同时还具有过滤功能,使得阀芯不易损坏。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锥面阀,包含固定螺帽、手柄、带有进口和出口的阀体,带阀芯的阀杆的阀杆端与固定螺帽、手柄相连,带阀芯的阀杆的锥面阀芯端与阀体内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并且在锥面阀芯端上制有阀芯流体孔;其中,所述的带阀芯的阀杆是指将阀杆端与锥面阀芯端制成一体的部件;

所述进口连接有过滤管和内径大于过滤管外径的连接口,所述过滤管位于连接口的内腔中,所述过滤管具有外端封堵的管体,所述管体外壁上具有以管体为导圆柱的外螺旋槽,所述管体内壁上具有以管体为导圆柱的内螺旋槽,所述外螺旋槽和内螺旋槽旋向相反,所述外螺旋槽的槽深和内螺旋槽的槽深之和大于管体的壁厚以在管体上形成菱形的滤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旋槽为单头螺旋槽,所述内螺旋槽为多头螺旋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旋槽和内螺旋槽均为变导程螺旋槽,管体需弯曲部位的导程大于不需要弯曲的部位的导程。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旋槽法向截面轮廓的左轮廓线与右轮廓线均向同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旋槽法向截面轮廓沿管体径向从内向外的方向外螺旋槽的槽口宽度逐渐变宽。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芯流体孔上的流体孔轴心是与阀体内的阀体出口面相垂直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在阀芯端和阀体之间采用锥形设计,由于锥面阀芯端能利用流体压力增强阀芯端与阀体的密封性能,因此,具有自动防止泄漏的功能,经久耐用;(2)本发明由于采用杆芯一体化的设计,使得阀杆端与阀体的密封可靠、性能好,适合从低压到高压及各种恶劣场合的使用。

并且,所述进口连接有过滤管和内径大于过滤管外径的连接口,能够对水流进行过滤,阀芯不易损坏,而且所述过滤管相对于常见的过滤管有如下优点:(1)过滤管具有外螺旋槽,管外的水流在压力作用下沿外螺旋槽螺旋流动,使得杂质在管壁外分布更加均匀,滤孔的利用和损耗更加均匀,并增加了水流经过滤孔的次数,提高了过滤效率;(2)过滤管内外的水流分别沿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流动,相互间在滤孔处碰撞,从而能够将堵塞在滤孔外的杂质冲击掉,达到过滤管自清洗的目的,降低了清洗成本;(3)过滤管内的水流沿内螺旋槽螺旋流动形成流速均匀的水流,经过过滤的水一进入过滤管立即受内螺旋槽内水流的引导而沿内螺旋槽流动,达到平稳管内水流的作用,且外螺旋槽为单头螺旋槽、内螺旋槽为多头螺旋槽的结构有助于将经过过滤的水分散到不同的内螺旋槽内,进一步降低了刚进入管体内的水对管内水的冲击;(4)过滤管具有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有助于管体的弯曲,且在弯曲时可在外螺旋槽内盘入电热丝加热,进一步降低了弯曲的弯度,另一方面,管体需弯曲部位的导程大于不需要弯曲的部位的导程,降低了弯曲造成管体破裂的可能性;(5)外螺旋槽和内螺旋槽均为变导程螺旋槽,通过设定不同部位的导程可实现控制过滤管不同位置内外水流速度的功能;(6)外螺旋槽法向截面轮廓的左轮廓线与右轮廓线均向同侧倾斜,保证在车削内螺旋槽时可通过选择车削方向使得刀具车到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相交处时车刀行进方向与外螺旋槽两侧壁由外边向内底边的方向皆成锐角避免崩刀,降低了加工难度;(7)过滤管外螺旋槽的槽口宽度沿管体径向从内向外的方向逐渐变宽,有助于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挤压方式将密封胶填充到外螺旋槽中,使得外螺旋槽底部的密封胶填充更加致密,进一步避免了在车削内螺旋槽时在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相交处出现崩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管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封堵部分。

图3为过滤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封堵部分。

图4为加工内螺旋槽时沿图2N-N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含固定螺帽1、手柄2、带有进口6和出口7的阀体5,带阀芯的阀杆3的阀杆端34与固定螺帽1、手柄2相连,带阀芯的阀杆3的锥面阀芯端33与阀体5内的进口6和出口7相连,并且在锥面阀芯端33上制有阀芯流体孔31;其中,所述的带阀芯的阀杆3是指将阀杆端34与锥面阀芯端33制成一体的部件。

所述进口6连接有过滤管和内径大于过滤管外径的连接口,所述过滤管位于连接口的内腔中。

如图2和3,所述过滤管具有外端封堵的管体,所述管体外壁上具有以管体为导圆柱的外螺旋槽,所述管体内壁上具有以管体为导圆柱的内螺旋槽,所述外螺旋槽和内螺旋槽旋向相反,所述外螺旋槽的槽深和内螺旋槽的槽深之和大于管体的壁厚以在管体上形成菱形的滤孔。

所述外螺旋槽为单头螺旋槽,所述内螺旋槽为三头螺旋槽;

所述外螺旋槽和内螺旋槽均为变导程螺旋槽,管体需弯曲部位的导程大于不需要弯曲的部位的导程。

如图4,所述外螺旋槽法向截面轮廓的左轮廓线与右轮廓线均向同侧倾斜且沿管体径向从内向外的方向外螺旋槽的槽口宽度逐渐变宽。

所述过滤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粗车、精车管体外壁;

(B)粗车、精车外螺旋槽;

(C)粗车、精车管体内壁;

(D)向外螺旋槽内灌注密封胶,如图4,由于外螺旋槽的槽口宽度沿管体径向从内向外的方向逐渐变宽,通过挤压方式可以将密封胶填充到外螺旋槽中并使得外螺旋槽底部的密封胶填充更加致密,避免了后续工序中在车削内螺旋槽时在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相交处出现崩刀;冷却至密封胶凝固;

(E)粗车、精车内螺旋槽:由于外螺旋槽法向截面轮廓的左轮廓线与右轮廓线均向同侧倾斜,因此在车削内螺旋槽时可选择按图2从左向右的车削方向,即可使得刀具车到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相交处时车刀行进方向与外螺旋槽两侧壁由外边向内底边的方向皆成锐角,从而避免崩刀,降低了加工难度;并且,外螺旋槽内填充了密封胶,极大地避免了车刀在内螺旋槽和外螺旋槽相交处因为断屑而引起的振动,进一步避免了崩刀现象的发生,并且保证了内螺旋槽槽壁的粗糙度;

(F)在外螺旋槽中缠绕电热丝对过滤管进行加热,在高温条件下将冷却管弯曲至所需形状。

本发明中所述的阀芯流体孔31上的流体孔轴心32与阀体5内的阀体出口面71也可以制成相互垂直的,其使用效果会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