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850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人们对出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铁的出现及时满足了这种需求。“和谐号”不仅意味着速度,更意味着和谐,它标志着中国铁路对和谐理念的躬身践行。无论是“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命名,还是“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谐的追求”这一宣言,都彰显和寄托了铁路人对打造和谐之旅、建设和谐铁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不懈努力。在新线能力形成尚待时日的情况下,实施既有线提速是缓解铁路“瓶颈”制约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尽管如此,铁路发展现状仍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瓶颈”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包括阀体、弹簧盖和堵头,阀体上方设置有弹簧盖,弹簧盖顶部的镶块中间垂直设置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底端顶在其下方的弹簧座上,弹簧座下方设置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套在阀体顶面凹槽内的大活塞上,大活塞底部凹槽内设置有阀门硫化组件,阀门硫化组件位于阀 体的内孔中卡接固定有导套,小活塞的活塞杆插入导套中,小活塞底部的凹槽内设置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下方设置有回位弹簧,安装在阀体底部圆孔内的堵头套在小活塞底端,回位弹簧伸到堵头的凹槽内,堵头顶面与阀体的环形槽之间设置有过滤网,阀体的底面设置有非标圆柱销,阀体侧面设置有防尘盖和内六角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弹簧盖与阀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螺钉的螺帽与弹簧盖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大活塞外壁的环形槽与阀体之间设置有K型圈,小活塞外壁与堵头的向心槽之间设置有K型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堵头外壁与阀体的两个向心槽之间分别设置有O型圈和孔用弹性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阀门硫化组件与大活塞装配面平齐,阀体与导套装配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密封性能较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的上视图。

1、调整螺栓;2、弹簧盖;3、弹簧座;4、调压弹簧;5、大活塞;6、导套;7、阀体;8、过滤网;9、小活塞;10、非标圆柱销;11、调整垫片;12、堵头;13、回位弹簧;14、阀门硫化组件;15、防尘盖;16、内六角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 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高速动车上的减压阀,包括阀体7、弹簧盖2和堵头,阀体7上方设置有弹簧盖2,弹簧盖2顶部的镶块中间垂直设置有调整螺栓1,调整螺栓1底端顶在其下方的弹簧座3上,弹簧座3下方设置有调压弹簧4,调压弹簧4套在阀体7顶面凹槽内的大活塞5上,大活塞5底部凹槽内设置有阀门硫化组件14,阀门硫化组件14位于阀体7的内孔中卡接固定有导套6,小活塞9的活塞杆插入导套6中,小活塞9底部的凹槽内设置有调整垫片11,调整垫片11下方设置有回位弹簧13,安装在阀体7底部圆孔内的堵头12套在小活塞9底端,回位弹簧13伸到堵头12的凹槽内,堵头12顶面与阀体7的环形槽之间设置有过滤网8,阀体7的底面设置有非标圆柱销10,阀体7侧面设置有防尘盖15和内六角堵头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弹簧盖2与阀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螺钉的螺帽与弹簧盖2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大活塞5外壁的环形槽与阀体7之间设置有K型圈,小活塞9外壁与堵头12的向心槽之间设置有K型圈,堵头12外壁与阀体7的两个向心槽之间分别设置有O型圈和孔用弹性挡圈,阀门硫化组件14与大活塞5装配面平齐,阀体7与导套6装配面平齐。

上述结构中,当阀处于工作状态时,调节调整螺栓1,通过大活塞5使小活塞9下移,进气阀口被打开,有气流从进气口输入,经阀口节流减压后从输出口输出,输出气流的一部分进入气室,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这个推力总是企图把阀口开度关小,使其输出压力下降,当推力与弹簧力相平衡后,减压阀的 输出压力便保持一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