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轴承座。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传动轴的定位和固定多采用将传动轴套入带固定孔的轴承座,直接用螺丝或其他刚性固定方式固定在与传动轴平行的固定面上,结构虽然简单,但不能满足细长型传动轴等的要求,如传统安装座只能将传动轴水平固定于安装面,与安装面也是刚性固定,水平方向和不同心度无法调节,刚性固定方式无法吸收震动,造成传动效率下降等诸多问题和缺点。
使用带自动调心轴承的轴承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但其内、外圈相对倾斜度不得超过3度,对于长传动轴的应用,多个轴承座的同轴调节需要手动调整轴承安装座的位置,调节工作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轴承座,用以解决现有轴承座调节工作复杂繁琐的问题,能够自动调节同心度,且具有减震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轴承座包括固定座和轴套,固定座上开设有安装孔,轴套固定在安装孔内,轴套内腔用于安装轴承,轴套外壁与安装孔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O型圈,O型圈为弹性材质。
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为球面。O型圈与安装孔的球面配合,使轴套轴向方向与固定座安装面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自由活动,达到补偿不同心度的目的,调节更加灵活可靠。
所述O型圈有且只有两个,轴套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O型圈的安装槽。
所述固定座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安装在安装板或安装座上,弹性连接机构将固定座压紧在安装板或安装座上,固定座可相对安装板或安装座沿轴套的径向滑动。
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销和弹簧,固定销穿过所述固定座和安装板或安装座,弹簧设置在固定销的一端与固定座之间,固定销的另一端通过止退单元固定。
所述止退单元为止退销或螺母。
本实用新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利用弹性材质的O型圈可以自动调节同心度,当轴承与轴承座不同心时,O型圈可以发生变形,从而调节轴套在安装孔内的角度,实现自动调节同心度的效果,而且由于O型圈可以发生变形,使得该自适应轴承座具有减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轴承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轴承座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轴承座的剖视图。
其中:1、安装板, 2、固定座, 3、主轴, 4、轴套, 5、固定销,6、弹簧, 7、止退销, 8、O型圈 ,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3,该自适应轴承座包括固定座2和轴套4,固定座2上开设有安装孔,轴套4固定在安装孔内,轴套4内腔用于安装轴承9,轴套4外壁与安装孔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O型圈8,O型圈8为弹性材质。安装孔的内壁为球面,O型圈8与安装孔的球面配合,使轴套4轴向方向与固定座2安装面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自由活动,达到补偿不同心度的目的,调节更加灵活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O型圈8有且只有两个,轴套4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O型圈8的安装槽,O型圈8固定在安装槽内,位置稳定,工作更加可靠,且由于O型圈8可以发生变形,使得该自适应轴承座具有减震的功能。
进一步的,固定座2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安装在安装板1或安装座上,固定座2可相对安装板1或安装座沿轴套4的径向滑动,弹性连接机构将固定座2压紧在安装板1或安装座上,使得固定座2与安装板1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进而约束固定座2的位置,当主轴3较长,需要多个轴承座,并且多个轴承座不在同一轴心时,主轴3形变产生的径向力可克服固定座2与安装板1间的摩擦力,使固定座2向轴心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自动调心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销5和弹簧6,固定销5穿过所述固定座2和安装板1,弹簧6设置在固定销5的一端与固定座2之间,固定销5的另一端通过止退销7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孔内壁为直筒状,当轴承9与轴承座不同心时,O型圈8可以发生变形,从而调节轴套4在安装孔内的角度,实现自动调节同心度的效果,同时O型圈8也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固定销5是通过螺母固定的,螺母与固定销5螺纹连接。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O型圈8有三个甚至更多,中间的O型圈8直径大于两侧的O型圈8直径,从而调节轴套4的角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