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2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立柱(2)、下立柱(3)、衔接板(4)、挂钩(5)和托盘(6),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结构,下立柱恰能够紧密的插设该凹槽结构内,还设有第一连接件(7),该第一连接件将下立柱底面和底座凹槽结构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立柱轴向能够滑动插设于下立柱内,还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能够将上立柱和下立柱固定连接,衔接板固定安装于上立柱上,两个挂钩能够拆卸的挂设于衔接板上,托盘纵向高度能够调节的安装于下立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和上立柱均为两根,底座上设有两个凹槽结构,两根下立柱平行排列并分别插设于各自对应的凹槽结构内,第一连接件分别将两根下立柱与底座上两个凹槽结构底面固定连接,还设有连接片(8)和第三连接件(9),连接片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片下侧表面恰紧贴底座上侧表面,第三连接件将连接片与底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塑胶盖板(10),所述塑胶盖板能够拆卸的覆盖于连接片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于上立柱上的结构为:还设有转头固定板(11)和第四连接件(12),所述上立柱夹设于转头固定板和衔接板之间,第四连接件将转头固定板、上立柱和衔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设有阻隔垫片(13),阻隔垫片夹设于衔接板和上立柱之间,所述转头固定板和阻隔垫片朝向上立柱的一侧表面上均形成有与上立柱外形匹配的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摄像头安装支架(14),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安装于转头固定板背向衔接板一侧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纵向高度能够调节的安装于下立柱上的结构为:还设有支撑板和固定装置,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托盘底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至少一个支撑板一端能够与托盘底面铰接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还设有卡接部,所述支撑板上的卡接部恰能够与托盘底面上的卡扣扣合连接,固定装置能够将支撑板与上立柱或者下立柱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两个,分别位于托盘左、右两侧的左卡扣(15)和右卡扣(16),支撑板包括左支撑板(17)和右支撑板(18),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卡接部和右卡接部,左、右卡接部分别与左、右卡扣对应扣合,托盘底面两侧分别设有左纵向凸台(19)和右纵向凸台(20),左支撑板上设有左套环(21),右支撑板上设有右套环(22),所述左套环能够套设于左纵向凸台上,右套环能够套设于右纵向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下立柱均呈圆柱状结构并平行设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左支撑板另一端的左弧形连接片(23)、固定于右支撑板另一端的右弧形连接片(24)、左连接口(25)、右连接口、(26)、左连接件(27)和右连接件(28),所述左连接口一端与左弧形连接片一端铰接,左连接口另一端与左弧形连接片另一端通过左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口和左弧形连接片形成的套装结构紧密的包覆于一个下立柱外侧,所述右连接口一端与右弧形连接片一端铰接,右连接口另一端与右弧形连接片另一端通过右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口和右弧形连接片形成的套装结构紧密的包覆于另一个下立柱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支架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将上立柱和下立柱固定连接的结构为:第二连接件为一沿上立柱径向能够弹性收缩的弹性部件(29),该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上立柱的下端,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30);所述下立柱的侧臂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排列的通孔,弹性部件另一端的卡扣恰能够弹性的卡设于下立柱侧壁上的通孔(31)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