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0989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齿轮变速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变速箱。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

比如传统插秧机变速箱的内部结构复杂、体积大、占用整车空间多。油路一般设在左、右两箱体上,并且由于箱体内部局部构造特征较多,油路的形状复杂,直接影响油的流量和模具的制作。株距拨叉手柄一般为圆盘式,操作人员手握圆盘沿拨叉轴方向推拉可以实现株距的更换,但此方式比较费力,而且周边零部件较多很容易弄伤操作人员。一般插秧机的行走轴分为左右两根,两根轴通过一齿轮连接,连接结构较复杂,变速轴的动力是通过一个齿轮带动两根轴传至左右两车轮摆动机构,这样不但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一旦结构设计不合理还会造成整机运行不平稳。

通常情况下,要实现多挡位变速的情况下,就会要求有足够的空间来安置变速机构,使得变速箱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变速箱,结构简单,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少轴多挡位的变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齿轮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中间轴以及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第二圆柱齿轮;所述中间轴相对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以及所述动力输出轴倾斜布置,所述中间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分别由一个或多个外径不同且相隔规定距离的齿轮组成;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和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滑键连接于相应的轴,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中的齿轮是碟形齿轮,所述碟形齿轮的齿分布在圆锥形本体的锥面上,其齿槽的形状从大端到小端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安装有侧输出轴,所述侧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圆锥齿轮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和所述第二圆柱齿轮是直齿圆柱齿轮,所述碟形齿轮是直齿的碟形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和所述第二圆柱齿轮是斜齿圆柱齿轮,所述碟形齿轮是曲齿的碟形齿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拨叉机构,带动相应的第一圆柱齿轮和/或第二圆柱齿轮与不同外径的碟形齿轮相啮合或相分离,中间轴相对于动力输入轴以及动力输出轴倾斜布置,任意设置安装于中间轴上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中的齿轮的数量,从而在狭小的箱体空间内,传动轴数量少的情况下,实现多挡位的变速。该齿轮变速箱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变速的位置,实现变速箱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动力输入轴,3-第一圆柱齿轮,4-拨叉机构,5-中间轴,6-第一齿轮组,7-第二齿轮组,8-动力输出轴,9-第二圆柱齿轮,10-侧输出轴,11-动力输出轴锥齿轮,12-侧输出轴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第一圆柱齿轮、第二圆柱齿轮、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以及图2所示,齿轮变速箱,在箱体1内转动设置有动力输入轴2,中间轴5以及动力输出轴8。

在动力输入轴2上滑键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3,拨叉机构4可以通过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或者远程控制等方式控制第一圆柱齿轮3沿动力输入轴2轴向移动。

在动力输出轴8上滑键连接有第二圆柱齿轮9,拨叉机构4可以通过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或者远程控制等方式控制第二圆柱齿轮9沿动力输出轴8轴向移动。

动力输入轴2与动力输出轴8平行设置,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动力输入轴2与动力输出轴8也可以倾斜设置。

中间轴5相对于动力输入轴2以及动力输出轴8倾斜布置。在中间轴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组6以及第二齿轮组7,第一齿轮组6和第二齿轮组7分别由多个外径不同且相隔规定距离的齿轮组成,齿轮组中的所有齿轮可以通过焊接、键连接等连接方式与中间轴5固定连接。通过拨叉机构4,第一齿轮组6中的齿轮能够与第一圆柱齿轮3相啮合,第二齿轮组7中的齿轮能够与第二圆柱齿轮9相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组6和第二齿轮组7中的齿轮可以选用碟形齿轮。碟形齿轮是一种特殊的齿轮,其齿分布在圆锥形本体的锥面上,其齿槽的形状从大端到小端保持一致。它既具有锥形齿轮的传动特性又具有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通过设置中间轴5相对于动力输入轴2以及动力输出轴8的倾斜角度,使第一圆柱齿轮3和/或第二圆柱齿轮9与相应的碟形齿轮保持正确的啮合关系,这是该变速箱能够用较少的传动轴和紧凑的结构实现多挡位变速的关键。

在箱体1内还安装有侧输出轴10,在动力输出轴8上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轴锥齿轮11,在侧输出轴10上固定连接有侧输出轴锥齿轮12,侧输出轴10与动力输出轴8通过由动力输出轴锥齿轮11和侧输出轴锥齿轮12组成的圆锥齿轮副连接。通过侧输出轴10可以方便与外围的零部件相连接,便于动力方向的改变以及动力的输出。为了实现倒挡功能,也可以在箱体1内设置介轮轴来改变动力输出方向。应当理解,这些变化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柱齿轮3和第二圆柱齿轮9可以是直齿圆柱齿轮,此时,碟形齿轮是直齿的碟形齿轮。当然,第一圆柱齿轮3和第二圆柱齿轮9也可以是斜齿圆柱齿轮,此时,碟形齿轮是曲齿的碟形齿轮。

由于第一齿轮组6以及第二齿轮组7分别由多个外径不同且相隔规定距离的碟形齿轮组成,当通过拨叉机构4拉动圆柱齿轮沿所对应的轴轴向移动时,圆柱齿轮就可以与不同外径的碟形齿轮相啮合,从而达到变速的效果。挡位的数量与第一齿轮组6以及第二齿轮组7中的碟形齿轮的数量有关,本实施例可实现空挡位以及3*3=9个动力输出挡位,当然,碟形齿轮的数量不局限于此。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齿轮组6由多个外径不同且相隔规定距离的碟形齿轮组成,而第二齿轮组7中只有一个碟形齿轮。第二圆柱齿轮9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8上,不需要沿着动力输出轴8轴向移动。只有第一圆柱齿轮3与动力输入轴2滑键连接,在拨叉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沿着动力输入轴2轴向移动,与第一齿轮组6中不同外径的碟形齿轮相啮合。本实施例可实现空挡位以及3*1=3个动力输出挡位。

第三实施例:

如图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齿轮组6中只有一个碟形齿轮,而第二齿轮组7由多个外径不同且相隔规定距离的碟形齿轮组成。第一圆柱齿轮3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2上,不需要沿着动力输入轴2轴向移动。只有第二圆柱齿轮9与动力输出轴8滑键连接,在拨叉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沿着动力输出轴8轴向移动,与第二齿轮组7中不同外径的碟形齿轮相啮合。本实施例可实现空挡位以及1*3=3个动力输出挡位。

第四实施例:

如图5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齿轮组6中只有一个碟形齿轮,并且第二齿轮组7中也只有一个碟形齿轮。第二圆柱齿轮9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8上,与第二齿轮组6中的碟形齿轮相啮合。第一圆柱齿轮3与动力输入轴2滑键连接,在拨叉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沿着动力输入轴2轴向移动,与第一齿轮组6中的碟形齿轮相啮合或者相分离,从而达到变速的效果。本实施例可实现空挡位以及1*1=1个动力输出挡位。

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圆柱齿轮3与动力输入轴2固定连接,第二圆柱齿轮9滑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8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