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轴端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12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齿轮箱轴端动密封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齿轮箱的输入输出轴上设置密封装置是防止齿轮箱内润滑油泄漏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轴密封一般为油封或迷宫式密封,其中油封因为与轴直接接触,其耐磨性指标和耐腐蚀性都对材质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其使用寿命远低于迷宫式密封。一般多用于低速小功率齿轮箱。

中国专利201220059091.2公开了一种迷宫式密封,它采用了三个不等深的矩形齿迷宫通道,且在通道2和3处开设回油槽,使泄漏到通道中油液流回箱体。本发明虽然改善了回油效果,它与油封相比,其使用寿命长,对材质的要求也没有油封那么苛刻。但是,由于迷宫式密封存在较大的通道间隙,其轴向阻力较小,高速箱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油雾很容易从此间隙中溢出。

中国专利201320088426.8是上述201220059091.2号专利基础上的改进,比后者多开设两个迷宫通道,且在五个通道上均开设回油槽。本发明虽然可以提升和改善了密封效果,但密封间隙的轴向阻力依然较小,仍然不能杜绝高速箱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油雾从密封间隙中外溢。

如何妥善解决齿轮箱的润滑油通过输入输出轴渗漏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齿轮箱轴端密封装置存在的诸如油封使用寿命及迷宫式密封仍然导致油雾渗漏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齿轮箱轴端动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齿轮箱轴端动密封装置,包括挡油环、穿越齿轮箱透盖的轴,以及轴与透盖之间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与透盖之间的密封为机械密封和刷式密封,挡油环由轴上的挡肩定位,其中:

机械密封是由挡油环与匹配的透盖组合后形成的一段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和一段径向甩油间隙汇合而成,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中至少含有两级阶梯,相邻阶梯之间设有油气膨胀环槽,径向甩油间隙末端弯折后的甩油口指向透盖;

对应机械密封外侧端部的透盖上设有环槽,刷式密封镶嵌与环槽中,刷式密封的刷毛触及轴形成密封带;

对应刷式密封外侧的透盖上设有阻油环槽,阻油环槽与集油腔沟通,集油腔最低点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与箱体中的主回油通道沟通。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挡油环过盈安装在轴上,由挡肩限位,同时通过键轴向定位。

在本发明中,径向甩油间隙末端为一段折返迂回间隙,折返迂回间隙的甩油口指向透盖;梯型收敛锥间隙与轴的夹角为30°—60°。

在本发明中,径向甩油间隙末端弯折90°后的甩油口指向透盖是指:径向甩油间隙中途1°-180°迂回,末段与起始离心方向呈90°,甩油口指向透盖。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透盖和刷式密封均为上下分体结构,刷式密封嵌入环槽后,上下分体的透盖由圆锥销定位后由连接螺栓固为一体,透盖通过周边的螺栓与箱体连接。

在本发明中,与箱体结合的透盖表面以及回油通道周边的透盖表面均设有o型密封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机械密封和刷式密封组合形式,对穿越透盖的轴产生的摩擦阻力较小,且对被密封介质泄漏阻力大幅增加及挡油和集油能力的提高,使密封性能极大改善。由于机械密封是由挡油环与匹配的透盖组合后形成的一段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和一段径向甩油间隙汇合而成,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中至少含有两级阶梯,相邻阶梯之间设有油气膨胀环槽,径向甩油间隙末端的甩油口弯折后指向透盖,因此可以在较广的pv值(被密封介质压力p和旋转线速度v的乘积)范围内应用。由于刷式密封具有较强的气雾吸附能力,可以用于密封气体或油雾;由于透盖和刷式密封均采用剖分式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o型密封圈可以阻止润滑油从透盖与箱体结合面渗漏。本发明结构紧凑,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几种机械密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分体透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2、透盖,3、挡油环,4、刷式密封,5、键,6、轴,7、o型圈,8、回油通道,9、箱体,10、阻油环槽,11、主回油通道,12、径向甩油间隙,13、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14、油气膨胀环槽,15、汇集油雾腔,16、微渗漏腔,17、圆锥销,18、连接螺栓,19、集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可见,本发明包括挡油环3、穿越齿轮箱透盖2的轴6,以及轴6与透盖2之间的密封,所述的轴6与透盖2之间的密封为机械密封和刷式密封4,挡油环3由轴6上的挡肩定位,机械密封是由挡油环3与匹配的透盖2组合后形成。刷式密封4位于机械密封外侧,刷式密封4的刷毛触及轴6形成密封带。对应刷式密封4外侧的透盖2上设有阻油环槽10,阻油环槽10与集油腔19沟通,集油腔19最低点设有回油通道8,回油通道8与箱体9中的主回油通道11沟通。与箱体9结合的透盖2表面以及回油通道8周边的透盖2表面均设有o型密封圈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油环3过盈安装在轴6上,由挡肩限位,同时通过键5实现轴向定位。

由图2可见,机械密封是由挡油环3与匹配的透盖2组合后形成的一段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13和一段径向甩油间隙12汇合而成,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13中至少含有两级阶梯,相邻阶梯之间设有油气膨胀腔14,径向甩油间隙12末端弯折后的甩油口指向透盖2,;梯型收敛锥间隙与轴的夹角为30°—60°。

具体实施时,径向甩油间隙12末端为一段折返迂回间隙,图3是径向甩油间隙12中途可以在1°-180°之间迂回折弯,最终实现末段与起始离心方向呈90°,甩油口指向透盖2的几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无论是图3还是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它们折返迂回间隙的甩油口都是指向透盖2的。

由图6可见,透盖2上设有环槽,刷式密封4镶嵌与环槽中,刷式密封4的刷毛触及轴6形成密封带。图中,刷式密封4的内侧(图左侧)为汇集油雾腔15,外侧(图右侧)为微渗透腔16。

由图7可见,所述的透盖2(包括刷式密封4)为上下分体结构,装配时,刷式密封4嵌入环槽后,上下分体的透盖2由圆锥销17定位后由连接螺栓18固为一体,透盖2再通过周边的螺栓1与箱体9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从轴承或轴瓦间隙中泄漏出的润滑油或油雾进入集油腔19,大部润滑油会分经过主回油通道11返回到箱体9,一部分经过挡油环3与透盖2形成的阻油环槽10被挡在集油腔19内,此部分润滑油将由主回油通道11流到箱体9内。

齿轮箱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小部润滑油形成油雾,它们很容易会通过甩油间隙12和阶梯型收敛锥间隙13进入汇集油雾腔15,进入汇集油雾腔15的油雾被刷式密封4阻挡几乎不再有泄漏,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油雾在汇集油雾腔15内重新凝聚成润滑油液,并经刷式密封4与轴6间的微小缝隙渗透到微渗漏腔16,这部分润滑油油液进入阻油环槽10返回集油腔19,由回油通道8流到主回油通道11,最终流到箱体9内。实现对油雾凝聚后的润滑油的回收。

对随油雾一同进入轴向阶梯型收敛锥间隙13和径向甩油间隙12中的大颗粒油粒会吸附在挡油环3的壁上,由于挡油环3的离心力作用,会将挡油环3壁上的润滑油重新推回集油腔19,然后由主回油通道11返回箱体9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