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输油管道快速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3179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管道堵漏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气囊式输油管道快速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输油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设备老化或人为破坏等诸多因素,导致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输油管道一旦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起爆炸等重大事故。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输油管道修复往往需要一定周期,在管道正式修复前,应对泄漏部位进行快速临时封堵,以减少油料泄漏造成的损失。

目前,输油管道堵漏常用的技术装置有快速捆扎堵漏装置,卡箍堵漏装置,木塞堵漏装置,注剂式密封装置等。这些堵漏装置均是从管道外进行堵漏,由于泄漏位置压力大,因此在堵漏过程中,这些堵漏装置的定位难度大,操作复杂,密封性能差。同时,现有的管道堵漏装置适用范围有限,很难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破损孔进行有效封堵,从而无法满足输油管道安全运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堵漏尺寸范围大,密封性能好,可重复使用的气囊式输油管道快速堵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囊式输油管道快速堵漏装置,包括气囊、气嘴、充气接头、传动杆、调节机构、挡板、快速接头、耐压软管、气阀、压力表和充气设备,所述气囊呈中空圆柱体形并套装在传动杆上,所述气嘴设置在调节机构的开孔上,其一端连通到气囊内部,另一端通过充气接头和耐压软管连接充气设备,气阀和压力表串联在耐压软管上,所述调节机构套装在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下端与挡板连接,上端与快速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是由氟橡胶材质制成,利用氟橡胶材质的良好弹性保证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锁紧螺栓,可以将调节机构固定在传动杆的预订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栓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接头上设置有内螺纹,可以与外部的移动工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从管内向管外堵漏的方法对输油管道破损口进行封堵,在管道内部压力和外部拉力的同时作用下,依靠气囊质软、易变形的特点,可以对不规则破口进行有效快速封堵;2、本实用新型设有调节机构,用来调节整个气囊充气膨胀后的轴向长度,从而使气囊经向膨胀的范围可控,具有堵漏尺寸范围大的特点;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结束后,通过调节机构对气囊的挤压可快速排出气囊内的全部气体,使气囊的折叠更容易,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囊式输油管道快速堵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2.传动杆,3.气嘴,4.调节机构,5.充气接头,6.耐压软管,7.充气设备, 8.气阀,9.压力表,10.挡板,11.快速接头,12.锁紧螺栓,13.防滑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囊式输油管道快速堵漏装置,包括气囊1、气嘴3、充气接头5、传动杆2、调节机构4、挡板10、快速接头11、耐压软管6、气阀8、压力表9和充气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呈中空圆柱体形并套装在传动杆2上;所述气嘴3设置在调节机构 4的开孔上,其一端连通到气囊1内部,另一端通过充气接头5和耐压软管6连接充气设备7,气阀8和压力表9串联在耐压软管6上;所述调节机构4套装在传动杆2上;所述传动杆2 下端与挡板10连接,上端与快速接头11连接;所述气囊1是由氟橡胶材质制成,利用氟橡胶材质的良好弹性保证密封性能;所述调节机构4上设置有锁紧螺栓12,可以将调节机构4 固定在传动杆2的预定位置;所述锁紧螺栓12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垫片13;所述快速接头11 上设置有内螺纹,可以与外部的移动工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堵漏时,事先根据管道破损口的尺寸来判断调节机构4的恰当位置,拧动锁紧螺栓12,锁紧螺栓12末端的防滑垫片13与传动杆2接触产生强大的摩擦力,将调节机构4锁定在传动杆2上,通过快速接头11连接一个外部的移动工具即可将管道堵漏装置从破损口推进管道内腔,在整个气囊1都进入管道内后打开气阀8,充气设备7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耐压软管6 和气嘴3进入气囊1内,令整个气囊1在调节机构4和挡板10之间膨胀,一方面气囊1向内膨胀与传动杆2接触,有助于固定气囊1,另一方面气囊1向外膨胀,其中间部位膨胀的外径大于两端,通过压力表9时刻观察气囊1内部的气体压力,当压力表9的数值达到规定值时,关闭气阀8,在管道液体压力及外部合适拉力的作用下,由易变形的氟橡胶材质制成的气囊1可根据破损口的形状发生变形,从而使气囊1紧压在管道破损口周围的内管壁上,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当各方面条件满足,允许对破损口进行正式修复时,打开气阀8,此时气囊1内的压力气体通过气嘴3和耐压软管6排出,气囊1因此收缩,使用移动工具即可轻松将堵漏装置从管道内取出,堵漏装置取出后,拧松锁紧螺栓12,通过调节机构4向下挤压气囊1,即可快速排出气囊1内的全部气体,方便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