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3178阅读:1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施工中封堵管道的方法主要有:沙袋草袋临时简易封堵法、砌墙封堵法、气囊封堵法等,现阶段常用的管道封堵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1)沙袋草袋临时简易封堵法: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很难达到封堵的效果,目前已很少采用。

2)砌墙封堵法:主要应用于大口径管道的封堵,可以对管道进行完全封堵,一般需要砌筑两道墙,砌筑后往往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才能使其承压,封堵墙需安装小口径管道以便拆除时两边水位的调节,对于高水位的管道,拆除封堵墙时,首先要达到两边水位的平衡,然后才能进行拆除。此方法封堵效果好、安全系数较高,但专业性也很强,需要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潜水员进行拆除。此种方法操作繁琐,需要的周期较长,且往往造成拆除不彻底,在管道中留有坝头等后遗症。

3)气囊封堵法:操作简单方便,封堵效果也较好,但管道中水的压力较大时,气囊与管道的摩擦力抵抗不了水的压力,造成气囊在管道中滑动,对井下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另外,在不需进行连续施工的场合需重复拆装气囊,对施工造成不便。

目前,非开挖大口径井下施工前需要进行井内、管道内清淤导流,甚至一些施工需要在无水环境下进行,这样就需要一种大口径封堵装置来进行上下游雨污水的封堵,来形成少水,无水工作环境。而以上几种封堵方法分别存在不易操作、成本高、不容易恢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封堵方法分别存在不易操作、成本高、不容易恢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包括固定环、圆形封门、气囊支撑、固件、气囊以及挡圈;其中,所述圆形封门可开关的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一侧,所述固件呈桶状,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另一侧,所述气囊套设在所述气囊支撑上,所述气囊支撑固定于所述固件开口端一侧,所述固件封口端设有与所述气囊适配的挡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由呈半圆环状的上骨架和下骨架可拆卸固定连接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一侧固定安装一圆形中间法兰,所述圆形封门关闭时扣在所述圆形中间法兰上。

优选的,所述圆形封门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相互十字交叉的竖向连接件及横向连接件构成,所述竖向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上骨架铰接,所述竖向连接件另一端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下骨架上设有的锁紧螺杆适配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封门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竖向连接件配合的封门把手。

优选的,所述气囊支撑由上气囊支撑和下气囊支撑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所述固件、所述圆形封门、所述气囊支撑和所述中间法兰的材质均为钢材料。

优选的,所述中间法兰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固件分别与所述气囊支撑和所述固定环通过紧固螺栓均周固定连接,所述固件的两端外侧均周设有支撑螺栓。

优选的,所述上骨架与所述下骨架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有气囊气门芯,所述上气囊支撑设有与所述气囊气门芯适配的豁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此封堵装置,可重复使用,间断施工,有效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防止封堵装置在管道内滑动,提高了安全性;设计成本低,耗费资源少,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封门;

2、上骨架;

3、气囊;

4、上气囊支撑;

5、下气囊支撑;

6、支撑螺栓;

7、下骨架;

8、紧固螺栓;

9、锁紧螺母;

10、锁紧螺杆;

11、中间法兰;

12、固件;

13、豁口;

14、封门把手;

15、连接件;

1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封堵方法分别存在不易操作、成本高、不容易恢复等问题,提供一种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包括固定环、圆形封门1、气囊支撑、固件、气囊以及挡圈16;其中,所述圆形封门1可开关的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一侧,在施工时关闭圆形封门1而在施工完毕后开启,所述固件呈桶状,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另一侧用于固定所述气囊,所述气囊套设在所述气囊支撑上用于严密封堵管道,所述气囊支撑固定于所述固件开口端一侧,所述固件封口端设有与所述气囊适配的挡圈16,通过挡圈16与上气囊支撑4、下气囊支撑5的配合卡固气囊3,防止气囊3发生移动,整个阀门式大口径管道封堵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封堵操作方便、密封性强。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环由呈半圆环状的上骨架2和下骨架7可拆卸固定连接构成,而所述气囊支撑由上气囊支撑4和下气囊支撑5构成,并且所述固定环一侧固定安装一圆形中间法兰11,所述圆形封门1关闭时扣在所述圆形中间法兰11上,因此,该装置在不适用的时候可拆卸分离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在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在井下临时组装构成,最后,所述固件分别与所述气囊支撑和所述固定环通过紧固螺栓8均周固定连接,这样降低了装置成本,组装固定零件更易取得和携带,旋紧紧固螺栓8时要对每个紧固螺栓8分别旋紧,不要一次旋紧,防止密封垫受力过大后影响密封垫的密封性。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圆形封门1上固定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由相互十字交叉的竖向连接件及横向连接件构成,所述竖向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上骨架2铰接,所述竖向连接件另一端设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与所述下骨架7上设有的锁紧螺杆10适配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封门1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竖向连接件15配合的封门把手14,这样,通过锁紧螺母9和封门把手14配合连接件15就能够简单、牢固的封闭管道。

具体的,所述固定环、所述固件、所述圆形封门1、所述气囊支撑和所述中间法兰11的材质均为钢材料,所述封堵装置整体为钢制结构,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具体的,所述中间法兰11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上骨架2与所述下骨架7之间设有密封垫,使该装置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了。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气囊设有气囊气门芯,所述上气囊支撑4设有与所述气囊气门芯适配的豁口13,方便对气囊3打气操作。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骨架2与所述下骨架7周边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在一呈桶状的固件12开口端的内侧,所述固件12开口端的外侧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设有L型上气囊支撑4和下气囊支撑5,一个紧固螺栓8同时固定上骨架2和上气囊支撑4或下骨架7和下气囊支撑5,加强了紧固强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固件12的两端外侧均周设有支撑螺栓6,通过支撑螺栓6与管道壁的配合,有效防止了封堵装置在管道内滑动。

封堵装置的使用操作过程:

1.将封堵器分体进入井下;

2.将上骨架2和下骨架7组装,用两件10mm厚发泡橡胶垫进行密封,旋紧螺栓时不要一次性旋紧,要有次序的分别旋紧;

3.所有螺栓旋紧后安装中间法兰11,用一件10mm厚发泡橡胶垫进行密封,旋紧螺栓时要对每个螺栓分别旋紧,不要一次旋紧,防止密封垫受力过大后影响密封垫的密封性;

4.将气囊3套入固件12,放入气囊3时要用力均匀,避免气囊3倾斜,不要大力拉拽,防止气囊3被割破;

5.安装气囊上支撑4和气囊下支撑5,安装时要先安装M16x120的8件固定螺栓,然后再安装气囊支撑的紧固螺栓8;

6.调整气囊气门芯的位置,使气门芯的位置对正气囊支撑的豁口13处;

7.调整支撑螺栓6,将安装好的封堵装置放入管道内,调整封堵装置与管道内壁的间隙,调整均匀后将封堵装置推入管道内,保证外侧立管口200mm左右,旋紧支撑螺栓6,要均匀有次序的进行旋紧;

8.安装封门1,用10mm发泡橡胶垫进行密封,旋紧锁紧装置(锁紧螺母9和锁紧螺杆10),安装好的封堵装置要确保无漏水现象方可进行井下施工。

9.不施工时,打开封堵装置的封门1,待两侧压力平衡后取掉封门1,使得封堵装置两侧水压平衡。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