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波浪纹结构的减震器限位块的活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584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波浪纹结构的减震器限位块的活塞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运用的减震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越野车的带波浪纹结构的减震器限位块的活塞杆。



背景技术:

减震器限位块是装配在减震器内部活塞杆上的一个限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减震器的最大拉伸长度,规范减震器的运动行程,保护活塞阀系不受撞击,以达到约束整车悬架过度跳动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车用减震器限位块是柱状橡胶件,腰部为简单的直壁状态,这样如果硬度设置过高,在撞击限位时会出现尖锐的碰撞异响,若硬度设置过低,限位时位移量又会过大,减震器限位块很容易在腰部直壁处出现破裂。破裂后的橡胶残渣将堵塞活塞阀系,直接影响减震器的适用寿命,甚至导致减震器工作异常失效。

由于限位块是直接套在活塞杆上并置于工作缸内,无法进行更换,所以就要求限位块的使用寿命要大于减震器本身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一种使用寿命长、限位柔和舒适的减震器限位块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冲掉大部分的冲击能量、减小限位时撞击的噪音、耐高温、耐油、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工作柔和舒适的带波浪纹结构的减震器限位块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波浪纹结构的减震器限位块的活塞杆,包括置于工作缸筒内的活塞杆体,在工作缸筒内的顶端设有中间带有导向孔的导向器,活塞杆体的上端从导向器的导向孔中穿过,在活塞杆体的下端设有活塞阀,特征是:在活塞杆体的中部通过过盈配合套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减震器限位块,在活塞杆的中部设有作为减震器限位块底部支撑的限位座;在减震器限位块的上表面设有波浪形的波浪凸台,减震器限位块的上表面外径大于导向器的导向孔的内径。

减震器限位块的侧壁腰部呈向外凸起的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置于工作缸筒内的活塞杆体的中部通过过盈配合套有减震器限位块,且在减震器限位块的上表面设有波浪凸台,这样在减震器拉伸时,活塞杆体带动减震器限位块向上运动,当减震器限位块运动至与导向器接触时,此时减震器限位块开始进行限位。减震器限位块的工作按先后顺序分缓冲和限位两阶段,限位初期为缓冲阶段,先压缩减震器限位块上波浪形的波浪凸台,这一阶段波浪凸台的接触面积小,接触面圆滑,刚度柔和,增长平缓,避免了悬架瞬间限位的生硬感;随着压缩量的逐渐增大,波浪凸台被压缩,进入限位阶段,波浪凸台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直至被压成平面,减震器限位块的刚度进入快速提升阶段,此时波浪凸台的刚度大幅度增加,从而形成最终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限位块与传统的平面橡胶限位块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减震器限位块采用波浪凸台的线性接触,能够缓冲掉大部分的冲击能量,使得其刚度先柔后硬,在悬架下跳过程中避免了传统平面橡胶限位块直接限位的生硬感,减小了限位时撞击的噪音,使得悬架在极限跳动时变得柔和、舒适;

2、减震器限位块的腰部采用呈向外凸起的圆弧状替代传统的直壁状,可最大限度的吸收冲击能,有效地降低了减震器限位块受挤压时腰部的应力集中,减小了减震器限位块的腰部的形变应力,降低了减震器限位块破损的机率,有效地延长了减震器限位块的使用寿命;

3、减震器限位块采用人工合成的聚氨酯类材料代替传统的橡胶材料,使减震器限位块的耐油、耐高温、老化性能显著提高。

4、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减震器限位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波浪纹结构的减震器限位块的活塞杆,包括置于工作缸筒1内的活塞杆体2,在工作缸筒1内的顶端设有中间带有导向孔4的导向器3,活塞杆体2的上端从导向器3的导向孔4中穿过,在活塞杆体2的下端设有活塞阀5,特征是:在活塞杆体2的中部通过过盈配合套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减震器限位块7,在活塞杆2的中部设有作为减震器限位块7底部支撑的限位座6;在减震器限位块7的上表面设有波浪凸台8,减震器限位块7的上表面外径大于导向器3的导向孔4的内径。

减震器限位块7的侧壁腰部呈向外凸起的圆弧状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