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864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过程中,由于后减震器结构状态,在其装配过程中需要两名工人内外协作完成装配,直接影响后减震装配效率,人员投入成本,及生产节拍提升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阶段提出一种后减震结构,来改变这种工艺状态,减少人员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具体来说,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后减震器装配过程,是由生产线上下两人协同操作实现穿入,带上螺母到预紧和最终打紧的过程完成装配。这一操作过程需要投入的人、工时较多,工序工艺较为复杂从而提升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包括带外螺纹的螺柱和与所述螺柱相配合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性塑料卡子,所述弹性塑料卡子包括支撑在所述通孔上壁和下壁之间的卡柱,所述卡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在所述通孔内外两侧回弹和收缩的弹性卡边。

其中,所述卡柱与通孔的上壁和下壁相互垂直。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实现预挂放置和下一个工序工位的带螺母和最终打紧的过程;而且结构简单,防松效果好,能够减少人员投入,简化工序工艺、提高生产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主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期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更完整和清楚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包括带外螺纹的螺柱10和与所述螺柱相配合的螺母30。所述螺柱10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设置有弹性塑料卡子20。所述弹性塑料卡子20包括支撑在所述通孔上壁和下壁之间的卡柱21,所述卡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在所述通孔内外两侧回弹和收缩的弹性卡边22。所述卡柱21与通孔12的上壁和下壁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装配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首先,将该后减震器上的两固定开孔螺栓柱对准装配车身安装孔,用力顺方向拖顶,使固定开孔螺栓柱孔中的弹性塑料卡子压缩后通过车身固定孔,弹性塑料卡子,松手后弹性塑料卡子回弹起到预挂限位,这一操作完成后减震器预挂带后序工位操作;

然后,在后减震器打紧装配工位,操作将螺母预带至固定开孔螺栓柱上端两三螺牙,使用工具操作旋入螺母,使得弹性塑料卡子压缩变形至开孔螺栓柱孔洞内,当打紧螺母通过弹性塑料卡子后,弹性塑料卡子回弹行程打紧螺母防脱限位结构;

上述两步完成,实现单人操作后减震器装配预挂,便于合理安排后序工位进行打紧操作,且实现打紧螺母防脱功能。图5示出了装配后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的实际应用场景图。

本实施例的后减震预挂螺柱结构应用前景非常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防松效果好,能够解决转配过程人员投入多,工序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并显著提升生产产能。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