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机扰流板安装的防扭转液压连接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649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用于飞机扰流板安装的防扭转液压连接管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液压管线连接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用于飞机扰流板安装的防扭转液压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多功能扰流板是飞机等航空器上的常见运动部件,为避免将其运动传递到机身结构,对结构造成破坏,通常采用柔性件软管连接多功能扰流板与液压管线。

现有技术中,消除运动连接扭转效应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两类,即扭转角度不超过固定范围的情形可以通过材质增加软管柔韧性实现,如果角度变化范围大或者没有固定规律的则需要在管线上至少设置一段刚性旋转环段,这个旋转环段既可以是自由旋转的,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阻尼或回位性能的活接结构。

上述软管本身虽然经过多项严苛测试鉴定试验,但事实上,由于软管在安装或工作中运动时受扭而造成软管寿命缩短,同时运动时弯曲半径过小也会引起管路阻塞,软管的工作寿命将下降70%左右,软管失效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飞机扰流板安装的防扭转液压连接管件,方便安装,并在工作运动过程中及时消除拧扭张力,保护软管连接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刚性接头、软管和旋转接头;软管一端连接旋转接头,另一端连接刚性接头;刚性接头中段具有折弯结构,旋转接头上具有密封的自由旋转结构。

尤其是,刚性接头中段为具有45°折弯结构的刚性弯管;刚性弯管前端固定连接插口件,插口件前端口有锥状外缘并且套装接箍,接箍后部内壁与插口件后部外壁之间安装弹性卡环,接箍前端口有螺纹,刚性弯管后端固定连接刚性后接衬管,刚性后接衬管后端外缘具有缩颈结构。

尤其是,旋转接头中段有主接座,主接座前端口内部有柱形空腔,在柱形空腔内端中部有环台底槽,该环台底槽外壁有螺纹,衬接管头后端插入并旋接在该环台底槽内,在衬接管头中段外壁和主接座前端口内壁之间有管型的挤夹槽,主接座后端外壁套装接帽,接帽内腔后部有向后开放的环形槽,在该环形槽内安置转动轴承,接管前端插入该环形槽顶至转动轴承后侧,接管前端与接帽后端之间通过销钉或卡键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与主接座后段外壁之间活动连接,接管后端外缘有锥形口,在接管后段外安装螺接端,环套内壁与接帽前段外壁之间滑动接触。另外,主接座前部外壁、接管中部外壁以及螺接端外壁分别有螺母环台。在接帽内壁和主接座外壁之间套装密封环,在接管内壁和主接座外壁之间套装密封圈。在接帽前段外安装环套,环套前端面顶紧主接座前部外壁凸起的环台后端面。接管前段外缘有缩颈槽,接帽后端内缘与该缩颈槽之间安装密封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多功能扰流板直接与软管常用接头相连,多功能扰流板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带动旋转接头和软管运动,旋转接头通过相应的旋转,其转动角度可达到30°以上,软管扭曲自由,弯曲灵便,消扭效果以及适应新更强,并且对垂向、侧倾、俯仰等运动的负面干涉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刚性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刚性接头1、软管2、旋转接头3;以及,接箍101、插口件102、刚性弯管103、弹性卡环104、刚性后接衬管105;主接座301、衬接管头302、密封圈303、密封环304、螺接端305、挤夹槽306、接管307、接帽308、环套309、转动轴承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包括刚性接头1、软管2和旋转接头3;软管2一端连接旋转接头3,另一端连接刚性接头1;刚性接头1中段具有折弯结构,旋转接头3上具有密封的自由旋转结构。

前述中,如图2所示,刚性接头1中段为具有45°折弯结构的刚性弯管103;刚性弯管103前端固定连接插口件102,插口件102前端口有锥状外缘并且套装接箍101,接箍101后部内壁与插口件102后部外壁之间安装弹性卡环104,接箍101前端口有螺纹,刚性弯管103后端固定连接刚性后接衬管105,刚性后接衬管105后端外缘具有缩颈结构。

前述中,如图3所示,旋转接头3中段有主接座301,主接座301前端口内部有柱形空腔,在柱形空腔内端中部有环台底槽,该环台底槽外壁有螺纹,衬接管头302后端插入并旋接在该环台底槽内,在衬接管头302中段外壁和主接座301前端口内壁之间有管型的挤夹槽306,主接座301后端外壁套装接帽308,接帽308内腔后部有向后开放的环形槽,在该环形槽内安置转动轴承310,接管307前端插入该环形槽顶至转动轴承310后侧,接管307前端与接帽308后端之间通过销钉或卡键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与主接座301后段外壁之间活动连接,接管307后端外缘有锥形口,在接管307后段外安装螺接端305,环套309内壁与接帽308前段外壁之间滑动接触。另外,主接座301前部外壁、接管307中部外壁以及螺接端305外壁分别有螺母环台。在接帽308内壁和主接座301外壁之间套装密封环304,在接管307内壁和主接座301外壁之间套装密封圈303。在接帽308前段外安装环套309,环套309前端面顶紧主接座301前部外壁凸起的环台后端面。接管307前段外缘有缩颈槽,接帽308后端内缘与该缩颈槽之间安装密封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管2一端套在衬接管头302上深入到主接座301前端口内的挤夹槽306中,然后进行压接,衬接管头302连同软管2和主接座301前端口压接后为一整体,这一整体在其后端外缘与接管307之间的连接部位安装转动轴承310,相对于接管307以及螺接端305等其他部件可相对自由转动,并且在旋转结合面通过密封圈303、密封环304等部件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45°的刚性接头1通过接箍101和插口件102与固定在结构或支架上的接头螺接相连构成不动件。旋转接头3后部通过螺接端305与多功能扰流板螺接相连。多功能扰流板运动产生的扭矩经过旋转接头3的旋转消除,同时,多功能扰流板运动产生的动能传递到软管2段也得到消除。

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3的作用是将液体从管道的一边输入到旋转或往复运动的设备中,旋转接头3可以配合复杂的动作,在不易安装软管2的部位或怕产生巨大泄漏的部位,以及在高温、高压等环境条件严酷的情况下也可以安心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明并不复杂,具有显著消扭效果,可以大幅消除软管2的扭曲,有效避免软管2弯曲半径过小,降低软管2的失效概率,消扭效果及适应新更强,并且对垂向、侧倾、俯仰等运动的负面干涉较小,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