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套接式具备高减震性能的橡胶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26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衬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衬套。



背景技术:

现阶段底盘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多为柔性连接,即橡胶衬套连接。橡胶衬套与钣金

件连接多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并使用工装保证配合质量,此过程多数采用行程装配限位工装机构;目前的橡胶衬套具有下列缺陷,使用过程中,减震效果较差;在装配过程中,衬套与钣金件装配的装载面较小,造成装配过程衬套的损坏;在工作过程中,橡胶衬套的内套管与橡胶体之间容易发生中心线方向的的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减震效果较强的橡胶衬套,且该橡胶套安装过程简单,结构更加牢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层套接式具备高减震性能的橡胶缓冲装置,其包括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壁同轴套接有内骨架,内骨架外壁同轴套接外骨架,内套管与内骨架之间填充有第二橡胶体,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填充有第一橡胶体。

所述的内套管的外壁与第二橡胶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对内套管在中线方向起限位作用,增加了内套管与第二橡胶体内壁之间轴向的摩擦力,防止工作过程中内套管与第二橡胶体发生中心线方向的位移。

所述的外骨架在中心线方向的上端设置有向圆周外缘水平延伸的环形限位板,环形限位板上方填充有第一橡胶体;环形限位板形成的较大平面可供衬套与钣金件装配中装载面使用,使工装受力、衬套压装进度均匀。

所述的第一橡胶体、第二橡胶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弧形槽;通过弧形槽对橡胶套的安装起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橡胶体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橡胶衬套减震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单层橡胶衬套;内套管的外壁与第二橡胶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限位槽,通过环形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保证了内套管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限位板对衬套进行装配限位,其装配面较大,在装备过程中衬套所受应力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内套管 ,2.第一橡胶体,3.内骨架,4.外骨架,5.环形凸起,6.环形限位板,7.第二橡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多层套接式具备高减震性能的橡胶缓冲装置,其包括内套管1,内套管1的外壁同轴套接有内骨架3,内骨架3外壁同轴套接外骨架4,内套管1与内骨架3之间填充有第二橡胶体7,内骨架3与外骨架4之间填充有第一橡胶体2。

更优的,所述的内套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对环形凸起5;环形凸起5对内套管1在中线方向起限位作用,增大了内套管1与第二橡胶体7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工作过程中内套管1与第二橡胶体7发生中心线方向的位移,实现防脱胶目的。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外骨架4在中心线方向的上端设置有向圆周外缘水平延伸的环形限位板6,环形限位板6上方填充有第一橡胶体2;环形限位板6形成的较大平面可供衬套与钣金件装配中装载面使用,使工装受力、衬套压装进度均匀。

所述的第一橡胶体2、第二橡胶体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弧形槽;通过弧形槽对橡胶套的安装起导向作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