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油压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36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油压注机,属于轴承黄油润滑的保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挂货车车挂斗的轴轮须定期检查,轴承加注黄油。按现在汽车修理单位在其保养操作中有以下几种注油方法:

第一种:轴承表面涂抹,其缺点是浪费油脂,并且不能使其充分进入轴承内部,既浪费资源又保障不了轴承运转安全。

第二种:用手直接挤压使油脂进入轴承内部,其缺点是不清洁、速度慢,并且也不能使其充分进入轴承内部。

第三种:用黄油枪注入,其缺点是费时费力,如型号为:HM518445/10/P5轴承就有注油点(轴承滚珠之间的空隙为注油点)21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油压注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油压注机,它包含框架、第一压缩缸、电动机、齿轮油泵、传动带、储油室、吸注油嘴、液压油箱、多路控制阀、压缩室、第二压缩缸、输油管道、回收室,框架内设置有第一压缩缸,第一压缩缸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机和齿轮油泵,电动机与齿轮油泵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一压缩缸的上端与储油室连接,储油室上设置有吸注油嘴,液压油箱分别通过油管与齿轮油泵和多路控制阀连接,多路控制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缩室,压缩室上设置有第二压缩缸,多路控制阀通过数个输油管道分别与第一压缩缸、齿轮油泵和第二压缩缸连接,压缩室的下方设置有回收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采用油(气)缸为运动部件,以医用注射器原理使黄油吸入储油室然后注入特制空间压缩室内,在油(气)缸工作的带动下,使压缩室空间变小,把黄油挤压入轴承注油点,多余油料自动排出回收,注油时达到了省时、省力、清洁卫生、操作简单、注油饱满、节省油料等效果,解决了给轴承注油的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框架;2-第一压缩缸;3-电动机;4-齿轮油泵;5-传动带;6-储油室;7-吸注油嘴;8-液压油箱;9-多路控制阀;10-压缩室;11-第二压缩缸;12-输油管道;13-回收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框架1、第一压缩缸2、电动机3、齿轮油泵4、传动带5、储油室6、吸注油嘴7、液压油箱8、多路控制阀9、压缩室10、第二压缩缸11、输油管道12、回收室13,框架1内设置有第一压缩缸2,第一压缩缸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机3和齿轮油泵4,电动机3与齿轮油泵4之间通过传动带5连接,第一压缩缸2的上端与储油室6连接,储油室6上设置有吸注油嘴7,液压油箱8分别通过油管与齿轮油泵4和多路控制阀9连接,多路控制阀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缩室10,压缩室10上设置有第二压缩缸11,多路控制阀9通过数个输油管道12分别与第一压缩缸2、齿轮油泵4和第二压缩缸11连接,压缩室10的下方设置有回收室1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电动机3转动通过传动带5带动齿轮油泵4工作,液压油箱8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道12与齿轮油泵4的进油口输油,产生高油压,然后齿轮油泵4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道12连接多路控制阀9的进油口,使多路控制阀9工作,多路控制阀9的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压缩缸2和第二压缩缸11,使第一压缩缸2和第二压缩缸11分别伸缩工作,并带动压缩室10和储油室6工作,最后多路控制阀9的泄压口通过输油管道12连接到液压油箱8回油。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油(气)缸为运动部件,以医用注射器原理使黄油吸入储油室然后注入特制空间压缩室内,在油(气)缸工作的带动下,使压缩室空间变小,把黄油挤压入轴承注油点,多余油料自动排出回收,注油时达到了省时、省力、清洁卫生、操作简单、注油饱满、节省油料等效果,解决了给轴承注油的诸多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