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6526阅读:1995来源:国知局
汽车空调管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零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通空调管头,直接与氟利昂容器连接,在维修过程中要将剩余的氟利昂溶液放出,这样造成了成本浪费,不利于环保,而且在维修过程中不能分段排检。本设计人针对该技术缺陷,通过认真研究实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汽车空调管头,弥补了该项技术缺陷。

公开号为CN20199876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管头,包括阀门连通的直管与弯管,其特征在于该阀门设于直管,该直管一端连接阀门,包括抵持螺帽的结合帽,以及该弯管包括套管;该汽车空调管头更包括该阀门第一端口与直管、第二端口与弯管用螺帽连通固定,该直管具有抵持螺帽的结合帽,以及该弯管一端具有抵持螺帽的结合帽,另一端设有套管;阀门的开/关功能通过90度旋转;结合帽一端通过螺帽与阀门的第一端口连通固定,另一端通过螺帽与相关机构连通固定。该方案通过将连接管分离成可拆卸的数段,并添加了阀门,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维修过程中不能分段排检的问题。但是该方案通过关闭阀门来防止氟利昂溶液流出,并不能将管壁的氟利昂溶液回收,替换连接管时,附着在连接管上的止氟利昂溶液流出就被浪费了。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氟利昂溶液被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管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氟利昂溶液被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管头,包括弯管和管接头,还包括转动件和用于回收液体的回收件,转动件呈环状,转动件内壁加工有内螺纹,转动件一端与管接头转动连接,转动件另一端与弯管的水平段转动连接,转动件上设有可引流回收的液体流至管接头的回收孔;回收件呈筒状,回收件的一端具有与转动件内壁配合的外螺纹,回收筒另一端具有与弯管水平段的内壁相抵的回收部,弯管水平段的内壁上设有防止回收件转动的防转块,回收部滑动连接在防转块上,转动转动件能使附着在弯管水平段内壁的液体回流至管接头。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本结构处于安装状态时,管接头与空调机箱内氟利昂溶液的容器上的固定接头连接,将弯管的水平段与空调机箱中氟利昂溶液的容器连通。空调运行时,氟利昂溶液经弯管流出,关闭空调时氟利昂溶液附着在弯管的水平段,而弯管的竖直段中的氟利昂溶液因重力自动流出,附着较少。

维修时,稍微松动管接头,使管接头仍然固定在氟利昂溶液的容器上的固定接头上,然后转动转动件。因为防转块的设置,回收件可以在弯管中滑动但不能转动,所以转动转动件时,转动件上的内螺纹与回收件上的外螺纹配合,使回收件沿弯管水平段轴线移动。回收部与弯管水平段管壁相抵,回收件移动时,回收部将附着在弯管水平段管壁的氟利昂溶液刮向管接头段,氟利昂溶液在回收孔的引流作用下流到管接头,因为此时管接头并没有与氟利昂溶液的容器上的固定接头松开,所以氟利昂溶液会经过氟利昂溶液的容器上的固定接头流回氟利昂溶液的容器内。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转动件和与之螺纹连接的回收件配合,使附着在弯管水平段管壁的氟利昂溶液流回氟利昂溶液的容器内,实现氟利昂溶液的回收,解决了有技术存在氟利昂溶液被浪费的问题。另外,本装置结构简单,易拆卸,维修方便,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并且能重复使用。

优化方案一:所述转动件与管接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转动件与弯管的水平段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在转动件与管接头之间和转动件与弯管的水平段之间设置密封件,防止了氟利昂溶液泄露,进一步避免了氟利昂溶液被浪费。

优化方案二:所述回收部呈环状。环状的回收部易加工,并且易与弯管水平段的内壁贴合,从而完全将弯管水平段内壁上附着的氟利昂溶液回收。

优化方案三:所述管接头为活接头。活接头方便拆卸,节省了劳动力。

优化方案四:所述回收部与弯管水平段内壁之间设有尼龙环,尼龙环固定连接在回收部上。尼龙环材质较软易挤压变形,设置于回收部与弯管水平段内壁之间,通过挤压变形而将回收部与弯管水平段内壁之间的间隙填满,能够较好的将附着于弯管水平段内壁的氟利昂溶液刮动,并且尼龙材料具有耐磨特性,使本机构具有较长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空调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转块1、防转段2、回收筒3、回收部4、活接头5、密封垫片6、转动件7、连接段8、拉动部9、回收孔10、连接部11、O型圈12、O型圈挤压块13、挡环14。

实施例:本方案中的汽车空调管头,如图1所示,包括弯管和管接头、转动件7和用于回收液体的回收件。管接头为活接头5,转动件7呈环状,转动件7上靠近内壁处延伸出拉动部9,拉动部9内侧加工有内螺纹,转动件7上靠近外壁处延伸出用于与弯管的水平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呈环状,第一连接部11外壁加工有安装O型圈12的第一安装槽。拉动部9与第一连接部11位于转动件7的同一侧,转动件7的另一侧具有与活接头5配合的外凸缘。

弯管具有水平段和垂直段,弯管的水平段分为防转段2和连接段8,防转段2内壁中一体成型有长条状的防转块1。连接段8内壁加工有与转动件7的第一连接部1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1的内壁加工有安装O型圈12挤压块13的第二安装槽。

回收件呈筒状,回收件的一端加工有与拉动部9内壁配合的外螺纹,回收件的另一端具有环状的回收部4,回收部4的外周粘接有尼龙环,尼龙环的外径略大于弯管水平段的内壁。回收部4上加工有用于使回收件能在防转块1滑动的滑动开口。

如图2和图3所示,组装时,将密封垫片6放在转动件7的外凸缘上,再将活接头5套在转动件7上。将弯管的连接段8套在在转动件7的连接部11上,在转动件7上第一安装槽和弯管水平段上的第二安装槽围成的空间中重复防置O型圈12和O型圈12挤压块13,共放三层O型圈12和O型圈12挤压块13。再将挡环14螺纹连接在连接部11上,此时完成转动件7与弯管水平段的转动连接。

将回收部4的外螺纹与转接件上的内螺纹连接,再使弯管的防转段2的防转块1对准回收部4上的滑动开口,将防转段2套在回收件上,最后对弯管的防转段2与连接段8进行焊接,焊接时注意对O型圈12处进行降温冷却,防止O型圈12熔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