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输出轴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59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输出轴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输出轴变速箱,属变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等领域,常使用变速箱完成动力输出工作。其主要作用如下:一是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二是在输入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输出轴实现倒挡功能;三是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但现有变速箱由于结构原因的限制,均只能实现单轴输出的工作状态。面对特殊情况,如在农业机械领域,单台设备装有多个运转装置时,只能通过添加变速箱的方式完成动力的传送工作,存有结构复杂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带有多输出轴的变速箱,以解决现有变速箱存有的只能单轴输出的问题,以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变速箱只能实现单轴输出问题的多输出轴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输出轴变速箱,它由箱体、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动力输出轴和传动输出轴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通过轴承装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通过花键滑动装有三四档齿轮和一二档齿轮;第一传动轴一端的箱体外侧通过端盖和轴承装有输入轴;输入轴的一端固装有输出齿轮;第一传动轴另一端端头固装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一侧通过轴承呈“丁”字状装有传动输出轴;传动输出轴上固装有从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传动轴下方通过轴承装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依次固装有常啮合齿轮、换挡齿轮A和换挡齿轮B;常啮合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换挡齿轮A和换挡齿轮B与一二档齿轮间歇啮合连接;换挡齿轮A与三四档齿轮间歇啮合连接;第二传动轴一端端头固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一端的箱体内通过轴承装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上通过花键滑动装有内啮合齿轮;内啮合齿轮与传动齿轮间歇啮合连接。

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一侧装有倒挡轴;倒挡轴上通过光轴滑动装有倒挡齿轮;倒挡齿轮为双联齿轮;倒挡齿轮的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间歇啮合连接;倒挡齿轮的小齿轮与一二档齿轮间歇啮合连接。

所述的换挡齿轮A和一二档齿轮为双联齿轮;换挡齿轮A的大齿轮与三四档齿轮间歇啮合连接;换挡齿轮A的小齿轮与一二档齿轮的小齿轮间歇啮合连接;一二档齿轮的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和倒挡齿轮的小齿轮间歇啮合连接。

所述的三四档齿轮为带有内啮合齿的直齿轮,三四档齿轮的直齿与换挡齿轮A的大齿轮间歇啮合连接;三四档齿轮的内啮合齿与输出齿轮间歇啮合连接。

所述的传动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箱体外端。

所述的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变速操纵总成;变速操纵总成内设置有调档拨叉A,调档拨叉B和倒挡拨叉;调档拨叉A与三四档齿轮活动连接;调档拨叉B与一二档齿轮活动连接;倒挡拨叉与倒挡齿轮活动连接;变速操纵总成一侧设置有离合操纵杆,离合操纵杆通过离合拨叉与内啮合齿轮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多输出轴变速箱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了传动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轴传递动力;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轴传递动力的方式;实现了变速箱多轴输出的目的。而且该变速箱的输入轴与第一传动轴处于同一直线上;动力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实现了“空挡”,“倒挡”和“换挡”功能,优化了变速箱的结构;减少了变速箱的空间体积;非常适合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尤其是农业机械领域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挂倒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倒挡拨叉和倒挡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输入轴,3、第一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5、动力输出轴,6、传动输出轴,7、三四档齿轮,8、一二档齿轮,9、端盖,10、输出齿轮,11、主动伞齿轮,12、从动伞齿轮,13、常啮合齿轮,14、换挡齿轮A,15、换挡齿轮B,16、传动齿轮,17、内啮合齿轮,18、倒挡轴,19、倒挡齿轮,20、变速操纵总成,21、调档拨叉A,22、调档拨叉B,23、倒挡拨叉,24、离合操纵杆,25、离合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该多输出轴变速箱由箱体1、输入轴2、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4、动力输出轴5和传动输出轴6构成;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变速操纵总成20;变速操纵总成20内设置有调档拨叉A21,调档拨叉B22和倒挡拨叉23。变速操纵总成20一侧设置有离合操纵杆24。

箱体1内通过轴承装有第一传动轴3;第一传动轴3上通过花键滑动装有三四档齿轮7和一二档齿轮8。调档拨叉A21与三四档齿轮7活动连接;调档拨叉B22与一二档齿轮8活动连接。调档拨叉A21可带动三四档齿轮7在第一传动轴3上左右移动。调档拨叉B22可带动一二档齿轮8在第一传动轴3上左右移动。

第一传动轴3一端的箱体1外侧通过端盖9和轴承装有输入轴2;第一传动轴3与输入轴2处于同一直线上。输入轴2的一端固装有输出齿轮10。输入轴2的另一端与外界的驱动机连接;驱动机工作时可带动输入轴2转动。

第一传动轴3另一端端头固装有主动伞齿轮11,主动伞齿轮11一侧通过轴承呈“丁”字状装有传动输出轴6。

传动输出轴6上固装有从动伞齿轮12;从动伞齿轮12与主动伞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传动轴3通过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12带动传动输出轴6转动。传动输出轴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箱体1外端。延伸至箱体1外端的传动输出轴6的两端与外界的驱动轮相连接;当传动输出轴6正转时,驱动轮正常转动;当传动输出轴6反转时,驱动轮反转,进而实现倒挡功能。

第一传动轴3下方通过轴承装有第二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4上依次固装有常啮合齿轮13、换挡齿轮A14和换挡齿轮B15。

换挡齿轮A14和一二档齿轮8为双联齿轮;三四档齿轮7为带有内啮合齿的直齿轮;三四档齿轮7的内啮合齿与输出齿轮10间歇啮合连接。

换挡齿轮A14的大齿轮与三四档齿轮7的直齿间歇啮合连接;换挡齿轮A14的小齿轮与一二档齿轮8的小齿轮间歇啮合连接;一二档齿轮8的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15和倒挡齿轮19的小齿轮间歇啮合连接。

常啮合齿轮13与输出齿轮10啮合连接;输入轴2可通过输出齿轮10和常啮合齿轮13带动第二传动轴4转动。

第二传动轴4一端端头固装有传动齿轮16;传动齿轮16一端的箱体1内通过轴承装有动力输出轴5;动力输出轴5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外端。延伸至外端的动力输出轴5可与其它运转装置连接,为其提供动力。第二传动轴4与动力输出轴5处于同一直线上。

动力输出轴5上通过花键滑动装有内啮合齿轮17;内啮合齿轮17与传动齿轮16间歇啮合连接。离合操纵杆24通过离合拨叉25与内啮合齿轮17活动连接。离合拨叉25可带动内啮合齿轮17沿动力输出轴5左右移动。

第二传动轴4一侧装有倒挡轴18(参见说明书附图3);倒挡轴18上通过光轴滑动装有倒挡齿轮19;倒挡拨叉23与倒挡齿轮19活动连接;倒挡拨叉23可带动倒挡齿轮19沿倒挡轴18左右移动。

倒挡齿轮19为双联齿轮;倒挡齿轮19的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15间歇啮合连接。

该多输出轴变速箱工作时,外界的驱动机带动输入轴2转动;输入轴2转动过程中通过输出齿轮10和常啮合齿轮13带动第二传动轴4转动。

第二传动轴4转动过程中带动换挡齿轮A14、换挡齿轮B15和传动齿轮16一起转动。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5运转时,操纵离合操纵杆24,使离合操纵杆24通过离合拨叉25带动内啮合齿轮17沿动力输出轴5向左移动至与传动齿轮16啮合;此时第二传动轴4通过传动齿轮16和内啮合齿轮17带动动力输出轴5转动,进而完成动力输出轴5的动力输出。

当需要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5停止运转时,操纵离合操纵杆24,使其通过离合拨叉25带动内啮合齿轮17向右移动,使内啮合齿轮17与传动齿轮16脱离连接,此时动力输出轴5停止动力输出。

与此同时人们可通过操纵变速操纵总成20实现传动输出轴6的“一档”、 “二挡”、“三挡”、“四档”和“空挡”运行,进而在传动输出轴6和动力输出轴5多轴输出的情况下,实现了变速箱的“多挡”调节功能。

当人们需要该变速箱“一档”运行时,操纵变速操纵总成20,使变速操纵总成20通过调档拨叉B22带动一二档齿轮8向左移动,使其小齿轮与换挡齿轮A14的小齿轮啮合连接后停止运动;此时,第二传动轴4通过换挡齿轮A14和一二档齿轮8带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时通过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12带动传动输出轴6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输出轴6的“一档”运行。

当人们需要该变速箱“二档”运行时,操纵变速操纵总成20,使变速操纵总成20通过调档拨叉B22带动一二档齿轮8向右移动,使其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15啮合连接后停止运动;此时,第二传动轴4通过换挡齿轮B15和一二档齿轮8带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时通过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12带动传动输出轴6转动,进而实现了传动输出轴6的“二档”运行。

当人们需要该变速箱“三档”运行时,操纵变速操纵总成20,使变速操纵总成20通过调档拨叉B22带动一二档齿轮8与换挡齿轮A14和换挡齿轮B15脱离连接;并使调档拨叉A21带动三四档齿轮7使其直齿与换挡齿轮A14的大齿轮啮合连接;此时,第二传动轴4通过换挡齿轮A14和三四档齿轮7带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时通过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12带动传动输出轴6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输出轴6的“三档”运行

当人们需要该变速箱“四挡”运行时,操作变速操纵总成20,使变速操纵总成20通过调档拨叉B22带动三四档齿轮7与脱离于换挡齿轮A14的大齿轮的连接,并使第三四档齿轮7的内啮合齿轮与输入轴2上的输出齿轮10啮合,从而使输入轴与第一传动轴3形成直连状态;输入轴2与第一传动轴3通过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12,带动传动输出轴6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输出轴6的“四挡”运行。

在传动输出轴6的“一档”“二档”和“三档”运行过程中,输入轴2通过输出齿轮10和常啮合齿轮13带动第二传动轴4转动,输入轴2与第二传动轴4的转向相反。第二传动轴4通过换挡齿轮A14或换挡齿轮B15带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第二传动轴4与第一传动轴3的转向相反;因此输入轴2与第一传动轴3的转向相同。

在传动输出轴6的的“四档”运行过程中,输入轴2直接与第一传动轴3直连,因此输入轴2与第一传动轴3的转向相同。

此外该多输出轴变速箱的一二档齿轮8小齿轮与换挡齿轮A14小齿轮的传动比,一二档齿轮8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15的传动比和三四档齿轮7与换挡齿轮A14大齿轮的传动比的比值各不相同;此外“四档”时,输入轴2与第一传动轴3处于直连状态;如此设置时,可使“一档”“二档”、“三档”和“四挡”的转矩和转速各不相同。从而满足人们 “调档”,“调速”的需要。

当人们需要该变速箱“空档”运行时,操纵变速操纵总成20,使变速操纵总成20通过调档拨叉B22带动一二档齿轮8与换挡齿轮A14和换挡齿轮B15脱离连接;并使调档拨叉A21带动三四档齿轮7与换挡齿轮A14的脱离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此时第一传动轴3失去动力,停止转动,从而使传动输出轴6停止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输出轴6的“空档”运行。

当人们需要该变速箱“倒档”运行时,需操纵变速操纵总成20,使调档拨叉B22带动一二档齿轮8与换挡齿轮A14和换挡齿轮B15脱离连接;使调档拨叉A21带动三四档齿轮7与换挡齿轮A14的脱离连接;并使倒挡拨叉23带动倒挡齿轮19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倒挡齿轮19的大齿轮与换挡齿轮B15啮合连接;使倒挡齿轮19的小齿轮与一二档齿轮8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2和3);此时第二传动轴4通过换挡齿轮B15和倒挡齿轮19的大齿轮带动倒挡齿轮19转动;倒挡齿轮19的转向与第二传动轴4相反,与输入轴2的转向相同;倒挡齿轮19转动过程中通过其小齿轮带动一二档齿轮8和第一传动轴3转动;此时倒挡齿轮19与第一传动轴3相反,因此第一传动轴3与输入轴2的转向相反,从而使第一传动轴3带动传动输出轴6反向转动,进而实现了传动输出轴6的“倒档”运行。

该多输出轴变速箱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实现了变速箱多轴输出的目的。而且该变速箱的输入轴2与第一传动轴3处于同一直线上;动力输出轴5与第二传动轴4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实现了“空挡”,“倒挡”和“换挡”和动力输出轴5的动力输出功能,优化了变速箱的结构;减少了变速箱的空间体积;非常适合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尤其是农业机械领域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