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52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逆向、压力和温度等的机械设置,阀门是管道系统中的基本的部件,阀门管件在技术上与泵一样,常常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进行讨论。

止回阀是阀门的一种,防止进入阀门的水液体倒流,起到自动截流的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止回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于截流的阀瓣由于受到液体的冲击从而与阀体发生硬性碰撞而使阀体遭受磨损,降低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产品都为铸造,酸洗污染环境,多消耗原材料,加工工艺复杂,工序复杂,安装也要配备多个法兰及多个螺栓用于连接管道,拆除维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本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采用现有的成品管件作为阀体使用,零污染,通过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来连接管道,减少安装工序,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效果,且还具有很好的减震耐压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包括阀体、左消防卡箍、右消防卡箍、螺栓、螺母和密封垫圈,所述阀体采用圆型钢管,所述圆型钢管的左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圆型钢管的右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圆型钢管的左侧外表面设有一圈用于安装左消防卡箍的左沟槽,所述圆型钢管的右侧外表面设有一圈用于安装右消防卡箍的右沟槽,所述圆型钢管顶部的中间位置向上延伸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密封连接有阀盖,所述检修口的左侧内壁上设有定位桩,所述定位桩通过铰链连接有塔板,所述塔板的中部和铰链的底端均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依次旋入一个密封垫圈、塔板中部的螺栓孔、另一个密封垫圈、一个螺母、铰链底端的螺栓孔和另一个螺母从而实现螺栓、塔板和铰链的密封连接,所述圆型钢管的内壁固定有O型密封固定环,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位于塔板的右侧且所述塔板能通过铰链转动到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上,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与圆型钢管内壁接触的外表面的右端设有一圈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与圆型钢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型钢管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定位沟槽且所述定位沟槽位于所述左沟槽和右沟槽之间,所述定位沟槽位于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的右侧,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的右侧面与所述定位沟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均包括上卡箍环和下卡箍环,所述上卡箍环和下卡箍环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凸缘,所述上卡箍环的凸缘和下卡箍环的凸缘均设有螺栓孔,所述上卡箍环左端的凸缘的螺栓孔与下卡箍环左端的凸缘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卡箍环右端的凸缘的螺栓孔与下卡箍环右端的凸缘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卡箍环和下卡箍环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的外表面设有涂塑层,所述涂塑层为环氧粉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塔板的左侧上方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固定在圆型钢管内壁上,所述缓冲挡板包括三角形固定块、缓冲筒体、连接杆和顶杆,所述三角形固定块安装在圆型钢管内壁上,所述缓冲筒体的上表面与三角形固定块连接,所述缓冲筒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缓冲垫板,所述缓冲垫板的中部设有多个缓冲孔洞,所述缓冲孔洞内固定有弹力球,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插入缓冲筒体内从而与缓冲垫板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顶杆固定,所述缓冲垫板的侧壁与缓冲筒体的内部侧壁之间设有缓冲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桩上设有三个用于固定铰链的内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塔板为扁平圆滑状,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的左侧表面为平滑状,所述阀盖为卡箍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检修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圆型钢管的出水口和圆型钢管的进水口的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现有成品管件,即圆型钢管作为阀体,零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铸造阀体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工序复杂问题。且采用的圆型钢管制作成的止回阀成品相为原铸造型止回阀成品后的总重量的4分之1,体积小质量轻,便于组装和运输,节约原材料;

(2)本实用新型采用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连接管道,易组装,易维修拆除;不需要使用多个法兰及多个螺栓;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缓冲挡板的顶杆通过连接杆传递塔板带来的震动到缓冲筒体内的缓冲垫板上,缓冲垫板以及内部的弹力球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作用,减少了塔板对圆型钢管内壁的撞击力,增加圆型钢管和塔板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O型密封固定环与圆型钢管内壁接触的外表面的右端设有一圈U型凹槽, U型凹槽与圆型钢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具有一定减震和密封作用,减少O型密封固定环对圆型钢管内壁带来的震动力,延长圆型钢管和使用寿命;定位沟槽27的目的是固定O型密封固定环11,防止O型密封固定环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C-C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挡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O型密封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O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消防卡箍或右消防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消防沟槽卡箍式塔板止回阀,包括阀体1、左消防卡箍、右消防卡箍、螺栓9、螺母10和密封垫圈,所述阀体1采用圆型钢管,所述圆型钢管的左侧设有出水口2,所述圆型钢管的右侧设有进水口3,所述圆型钢管的左侧外表面设有一圈用于安装左消防卡箍的左沟槽5,所述圆型钢管的右侧外表面设有一圈用于安装右消防卡箍的右沟槽8,所述圆型钢管顶部的中间位置向上延伸有检修口15,所述检修口15密封连接有阀盖4,所述检修口15的左侧内壁上设有定位桩16,所述定位桩16通过铰链7连接有塔板6,所述塔板6的中部和铰链7的底端均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9依次旋入一个密封垫圈、塔板6中部的螺栓孔、另一个密封垫圈、一个螺母10、铰链7底端的螺栓孔和另一个螺母10从而实现螺栓9、塔板6和铰链7的密封连接,所述圆型钢管的内壁固定有O型密封固定环11,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11位于塔板6的右侧且所述塔板6能通过铰链7转动到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11上,参见图5和图6,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11与圆型钢管内壁接触的外表面的右端设有一圈U型凹槽12,所述U型凹槽12与圆型钢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3。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或图3,所述圆型钢管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定位沟槽27且所述定位沟槽27位于所述左沟槽5和右沟槽8之间,所述定位沟槽27位于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11的右侧,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11的右侧面与所述定位沟槽27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沟槽27的目的是固定O型密封固定环11,防止O型密封固定环移位。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均包括上卡箍环23和下卡箍环24,所述上卡箍环23和下卡箍环24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凸缘25,所述上卡箍环23的凸缘25和下卡箍环24的凸缘25均设有螺栓孔,所述上卡箍环23左端的凸缘25的螺栓孔与下卡箍环24左端的凸缘25的螺栓孔通过螺栓9连接,所述上卡箍环23右端的凸缘25的螺栓孔与下卡箍环24右端的凸缘25的螺栓孔通过螺栓9连接,所述上卡箍环23和下卡箍环24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的外表面设有涂塑层,所述涂塑层为环氧粉末层。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塔板6的左侧上方设有缓冲挡板14,所述缓冲挡板14固定在圆型钢管内壁上,参见图4,所述缓冲挡板14包括三角形固定块22、缓冲筒体18、连接杆19和顶杆20,所述三角形固定块22安装在圆型钢管内壁上,所述缓冲筒体18的上表面与三角形固定块22连接,所述缓冲筒体18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缓冲垫板17,所述缓冲垫板17的中部设有多个缓冲孔洞,所述缓冲孔洞内固定有弹力球21,所述连接杆19的顶端插入缓冲筒体18内从而与缓冲垫板17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19的底端与顶杆20固定,所述缓冲垫板17的侧壁与缓冲筒体18的内部侧壁之间设有缓冲空隙26。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桩16上设有三个用于固定铰链7的内丝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塔板6为扁平圆滑状,所述O型密封固定环11的左侧表面为平滑状,所述阀盖4为卡箍盲板,具体的,所述检修口15的顶端焊接有卡箍接头,所述卡箍接头通过卡箍和硅胶垫片与卡箍盲板密封连接,安装阀盖时,使用卡箍将卡箍接头、硅胶垫片和卡箍盲板连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修口1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圆型钢管的出水口2和圆型钢管的进水口3的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开始使用时,流体介质从圆型钢管的进水口3进入,在流体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塔板6被打开,塔板6通过铰链7沿着定位桩16向上旋转,塔板6的左侧面碰撞到上方的缓冲挡板14的顶杆20,缓冲挡板14的顶杆20通过连接杆19传递震动到缓冲筒体18内的缓冲垫板17上,缓冲垫板17以及内部的弹力球21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作用,减少了塔板6对圆型钢管内壁的撞击力,增加圆型钢管和塔板6的使用寿命;另,本实用新型的左消防卡箍用于连接出水管,右消防卡箍用于连接进水管;待流体介质不流动时,塔板6由于重力作用会对O型密封固定环11的左侧表面造成一定的撞击力,O型密封固定环11会传递撞击力到圆形钢管,由于O型密封固定环11与圆型钢管内壁接触的外表面的右端设有一圈U型凹槽12,U型凹槽12减少了O型密封固定环11与圆型钢管的接触面积,U型凹槽12与圆型钢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3,O型密封圈13具有一定减震和密封作用,减少O型密封固定环11对圆型钢管内壁带来的震动力,常用的现有技术一般在阀体1和阀座之间设置密封圈,阀体1直接接触密封圈容易造成密封圈的磨损,本实用新型在O型密封固定环11与圆型钢管内壁接触的外表面的右端设置O型密封圈13,防止了塔板6直接接触密封圈从而造成减少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塔板6和O型密封固定环11以车床精加工成品,能够保证塔板6和O型密封固定环11之间密封作用,另,定位沟槽27可以固定O型密封固定环11,防止O型密封固定环移位;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现有成品管件,即圆型钢管作为阀体1,零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铸造阀体1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工序复杂问题。且采用的圆型钢管制作成的止回阀成品相为原铸造型止回阀成品后的总重量的4分之1,体积小质量轻,便于组装和运输,节约原材料;本实用新型直接在现有材料的圆型钢管的顶部拉伸原钢管尺寸至90°来设置检修口15,再使用滚槽机将圆型钢管左右二端压出凹槽,因此在圆型钢管的内部安装铰链7及O型密封固定环11,最后放入搭板6,加装卡箍盲板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检修口15的顶端焊接有卡箍接头,所述卡箍接头与卡箍盲板通过卡箍连接并通过卡箍垫密封;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液体流道畅通,低磨损,无噪音;本实用新型采用左消防卡箍和右消防卡箍连接管道,易组装,易维修拆除。采用无缝钢管拉升成型,所需的工具少,生产工艺简单。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铸造对环境污染,高消耗原材料,复杂的工艺工序,及安装维修繁琐的问题。本止回阀采用合理的原理、先进的理念、可靠的原材料,所以更经济、更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