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传动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892发布日期:2018-06-02 07:20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注塑机传动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具体是一种注塑机传动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用液压注塑机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螺杆,以提供树脂熔融塑化所需的扭矩和转速,传动轴位于液压马达和螺杆之间,是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因此传动轴的润滑油是注塑机能否长期可靠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注塑机传动轴润滑油主要分干油润滑油和稀油润滑油,润滑油脂凭借其不易泄露、操作和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润滑油脂冷却性较差,轴承温度较高对机器的长期可靠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所影响,因而部分高端精密的注塑机也会采用冷却性能更好的润滑油油来进行传动轴润滑油,但如何可靠稳定密封成为该项工程技术的一大难点。

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4924554A于2015年09月23日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包括设置有进料口的注塑管、位于注塑管内的螺杆、注塑模具以及冷却水槽,所述注塑管的内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注塑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注塑管连接着强加热电箱和弱加热电箱,所述冷却水槽与注塑模具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空气压缩机。该专利具备上述缺陷,容易出现润滑油油的泄露。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牢固耐用,可稳定密封润滑油油的注塑机传动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注塑机传动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液压马达和螺杆之间的传动轴;开设于射缸上的注油口和若干泄油口;所述的润滑油从注油口处进入传动轴外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的密封机构位于传动轴相互对称的两侧;每一侧密封机构的数量为2个。

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两个竖向并列设置于传动轴上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另一端与泄油口接触;所述的两个矩形块之间留有缝隙。

所述的密封机构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一个旋转格莱圈和一个骨架油封,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矩形块的四个端部。

所述的密封圈位于矩形块上远传动轴一侧;所述的旋转格莱圈和骨架油封位于矩形块上近传动轴一侧。

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旋转格莱圈为轴用旋转格莱圈;所述骨架油封与传动轴连接一侧的设置三角形缺口,其侧面设置有梯形缺口。

所述的密封圈与泄油口处紧密接触;每个密封机构上的旋转格莱圈均位于骨架油封的靠内侧。

所述的射缸顶部还设置有若干空气滤清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与注油口相邻并可连通于射缸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格莱圈和骨架油封组成的双重密封来保证传动轴润滑油的可靠密封,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会一直处于传动轴一侧的两个密封机构之间,不会泄露至机体内引发故障,确保注塑机长期可靠稳定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C-C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A处密封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B处密封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液压马达,2为传动轴,3为射缸,4为注油口,5为泄油口,6为矩形块,7为密封圈,8为旋转格莱圈,9为骨架油封,10为空气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一种注塑机传动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液压马达1和螺杆之间的传动轴2;开设于射缸3上的注油口4和若干泄油口5;润滑油从注油口4处进入传动轴2外表面,还包括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位于传动轴2相互对称的上下两侧;每一侧密封机构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说,密封机构包括两个竖向并列设置于传动轴2上的矩形块6;矩形块6的另一端紧密接触于最外侧的泄油口5处;两个矩形块6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说,密封机构还包括两个密封圈7、一个旋转格莱圈8和一个骨架油封9,并且分别位于矩形块6的四个端部。

进一步的说,密封圈7位于矩形块6上远传动轴2一侧;旋转格莱圈8和骨架油封9位于矩形块6上近传动轴2一侧。

进一步的说,密封圈7的截面为矩形;旋转格莱圈8为轴用旋转格莱圈;骨架油封9与传动轴2连接一侧的设置三角形缺口,其侧面设置有梯形缺口。

进一步的说,密封圈7与泄油口5处紧密接触;每个密封机构上的旋转格莱圈8均位于骨架油封9的靠内侧。

进一步的说,射缸3顶部还设置有若干空气滤清器10;空气滤清器10与注油口4相邻并可连通于射缸内。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