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及气悬浮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7392发布日期:2018-06-05 23:0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及气悬浮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悬浮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悬浮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配件,现阶段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车辆的减震系统也更加完善,车辆的震动已经相对减少。但是因为车辆的速度快慢的切换以及公路的路况问题,依然会对车辆产生一定的的震荡,这一震荡是减震系统也无法解决的,尤其是司机,因为要将大部分的注意力在路况上,而对身体的自主控制力减弱,特别是在路况不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当出现震荡时,基本上是由司机的腰部来承受这一震荡力量,这也是大部分司机都有腰椎疾病的原因。另外,驾驶员长期驾驶,身体易出现疲劳状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气悬浮座椅,原理是利用阀组通过管路与空气弹簧相连接,对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来对座椅进行调节。传统气悬浮座椅大小受驾驶室布置空间的限制,座椅本身尺寸基本固定,在气悬浮座椅中,布置空气弹簧(气囊)的空间有限,所以可以选用气囊的容积受到很大限制,气悬浮座椅选用气囊容积对座椅乘坐舒适性有很大影响。一定范围内,气囊刚度越小,其固有频率越小,座椅乘坐舒适性越好,并且常规状态下,气囊的刚度与气囊的容积成反比,因此,如何改进气囊的容积,以改善座椅乘坐舒适性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弹簧调节装置,该空气弹簧调节装置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气悬浮座椅布置空气弹簧(气囊)的空间有限,以致气囊的容积受到很大限制,对座椅乘坐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包括:空气弹簧、执行器、辅助气室和气源;

所述空气弹簧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源相连通;

所述辅助气室通过气管与执行器的一气口连通,所述执行器另一气口通过气管与空气弹簧和气源相连通;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执行器断开,辅助气室不与座椅空气弹簧连通;

在低刚度使用状态下,所述执行器接通,辅助气室与座椅空气弹簧连通,以增大空气弹簧的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气室设置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气室设置为多个;

其中,各个辅助气室分别通过执行器与空气弹簧和气源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辅助气室,所述第二辅助气室通过执行器与所述辅助气室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器采用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器采用机械式的气阀开关。

进一步的,还包括ECU,所述ECU与所述执行器电连接,所述ECU能够控制所述执行器的通断。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座椅的位置信号或空气弹簧的压力信号,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将所述位置信号或压力信号输出至所述ECU,所述ECU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或压力信号输出控制指令至执行器,以控制所述执行器的通断。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执行器电连接,以控制执行器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悬浮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

所述座椅本体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

所述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的空气弹簧设置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在气悬浮座椅的原有气路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改动,不会影响到气悬浮座椅的使用性能。

2、辅助气室可以放置在任意位置,应用时不占用气悬浮座椅的空间。

3、空气弹簧可以实现正常和低刚度两种使用状态,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执行器断开,辅助气室不与座椅空气弹簧连通;

在低刚度使用状态下,执行器接通,辅助气室与座椅空气弹簧连通,以增大空气弹簧的容积,减小空气弹簧的刚度。进而使用户获得两种不同的乘坐舒适度感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悬浮座椅,应用有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因此具有空气弹簧调节装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采用一个辅助气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的采用多个辅助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的采用第二辅助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悬浮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空气弹簧;2-执行器;3-辅助气室;4-气源;5-第二辅助气室;100-上框架;200-下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本实施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空气弹簧1、执行器2、辅助气室3和气源4;

所述空气弹簧1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源4相连通;

所述辅助气室3通过气管与执行器2的一气口连通,所述执行器2另一气口通过气管与空气弹簧1和气源4相连通;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执行器2断开,辅助气室3不与座椅空气弹簧1连通,气源4为空气弹簧1进行供气;

在低刚度使用状态下,所述执行器2接通,辅助气室3与座椅空气弹簧1连通,以增大空气弹簧1的容积,进而能够改善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下面说明本实施中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具体结构:

本实施中,辅助气室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当辅助气室3设置为一个时,气源4通过主管道与三通接头其中一接口相连通,空气弹簧1通过气管与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相连通,辅助气室3通过气管与执行器2的一气口连通,执行器2的另一气口通过气管与三通接头的剩余的一个接口相连通。

应用时,具有以下两种使用状态:

正常使用状态下,执行器2断开,辅助气室3不与空气弹簧1连通,气源4通过气管为空气弹簧1进行供气。

低刚度使用状态下,执行器2接通,辅助气室3与座椅空气弹簧1连通,有效增大了空气弹簧1的容积,使空气弹簧1的刚度减小,进而能够改善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请参照图2,当辅助气室3设置为多个时(附图中以两个为例),气源4通过主管道与接头(接头可以是四通、五通至多通接头)其中一接口相连通,空气弹簧1通过气管与接头的另一接口相连通,每一个辅助气室3分别通过一气管与一执行器2的一气口连通,每一执行器2的另一气口通过气管与接头的剩余的接口相连通。

应用时,具有以下两种使用状态:

正常使用状态下,执行器2断开,各个辅助气室3均不与座椅空气弹簧1连通,气源4通过气管为空气弹簧1进行供气。

低刚度使用状态下,执行器2接通,辅助气室3与座椅空气弹簧1连通,有效增大了空气弹簧1的容积,使空气弹簧1的刚度减小,进而能够改善座椅乘坐的舒适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由于采用了多个辅助气室3,每一个辅助气室3对应一个执行器2,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执行器2进行开启,以改善座椅的舒适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中,还包括第二辅助气室5,所述第二辅助气室5通过执行器2与所述辅助气室3相连通。第二辅助气室5与辅助气室3的作用相同,目的是增加空气弹簧1的容积,减小空气弹簧1的刚度,进而改善座椅的舒适性。

请参照图3,特别是在采用一个辅助气室3的情况下,由于辅助气室3的容积和数量的有限,可以增加与该辅助气室3连通的第二辅助气室5,以增加空气弹簧1的容积。

当然,采用多个辅助气室3的情况下,各个辅助气室3也可以通过执行器2连通第二辅助气室5,以增加空气弹簧1的容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辅助气室3和第二辅助气室5容积和数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这里不做定量的要求。

本实施中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执行器2可以采用机械式的气阀开关,以对气路的通断进行调整。

当然,所述执行器2还可以采用电磁阀等装置,目的均是能够实现控制气路的通断功能。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还包括ECU,所述ECU与所述执行器2电连接,所述ECU的作用是控制所述执行器2的通断,进而实现不同的使用状态的切换。

所述ECU根据使用状态来控制辅助气室3和/或第二辅助气室5是否需要开启,例如,通过采集座椅的位置信号或者压力信号等在使用状态下的相关信息,进而对辅助气室3和/或第二辅助气室5对应的执行器2的通断进行调整。

优选地,ECU通过检测装置来获取上述的相应的信息,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座椅的位置信号或空气弹簧1的压力信号,检测装置能够将所述位置信号或压力信号输出至所述ECU,所述ECU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或压力信号输出控制指令至执行器2,以主动控制各个辅助气室3和/或第二辅助气室5对应的所述执行器2的通断。

该实施例中,采用的ECU(即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ECU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位置或压力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器2。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用户还可以采用主动调节方式,对各个辅助气室3和/或第二辅助气室5对应的所述执行器2的通断进行调整。

该方式通过控制开关来实现,具体是将该控制开关与执行器2电连接,以控制执行器2的通断,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应用本实施中采用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在气悬浮座椅的原有气路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改动,不会影响到气悬浮座椅的使用性能。

2、辅助气室和第二辅助气室可以放置在任意位置,应用时不占用气悬浮座椅的空间。

3、辅助气室和第二辅助气室对应的执行器可以由用户通过控制开关主动控制,也可以是通过ECU根据座椅使用状态来控制,在相同路况条件下,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乘坐舒适度感受。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悬浮座椅,该气悬浮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调节装置;

所述座椅本体包括上框架100和下框架200;

所述空气弹簧调节装置中的空气弹簧1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00和下框架200之间。

辅助气室3与第二辅助气室放置在车内其他位置,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气悬浮座椅上,或者方便用户操作的其他位置,ECU可以安装在座椅上。

使用时,通过对执行器的通断进行控制,灵活调整空气弹簧的容积,增加或降低空气弹簧的刚度,进而改善座椅的乘坐的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