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驻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24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驻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驻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驻车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作为当前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近几年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尤其是小功率电动车的发展更为迅速,当前电动车的变速箱没有驻车功能,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变速档位,停车的时候如果忘记拉手刹,车又停在坡道上,很容易出现溜车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变速箱驻车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驻车方便、性能可靠。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速箱驻车结构,包括变档凸轮、驻车机构,所述的驻车结构包括驻车轮、驻车压板、驻车勾板、驻车轴,所述驻车轴设于变速箱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变档凸轮位于所述驻车轴的偏左下侧,所述变档凸轮通过转轴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所述驻车勾板与驻车压板分别与驻车轴连接,所述驻车压板的一端和驻车勾板的一端分别与变速凸轮配合,所述驻车压板设于驻车轴的左上侧、变速凸轮的上方,所述驻车勾板设于所述驻车轴的偏右上方,所述驻车压板的另一端与驻车勾板一端配合,所述驻车轮设于驻车轴的右侧、驻车勾板的左下侧,所述驻车轮与驻车勾板的一端配合。

所述变档凸轮通过转轴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

所述驻车压板的一端与驻车轴连接,驻车压板的另一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滑槽一,所述驻车压板通过滑槽一利用转轴连接到变速箱壳体上,所述驻车压板上还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变档凸轮凸出部分配合,所述滑槽一为椭圆形。

所述驻车压板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变档凸轮上设有凹槽,所述驻车勾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凸台、第一卡爪,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驻车压板的第二凸台通过驻车压簧连接,所述第一卡爪与变档凸轮的凹槽配合,在所述驻车压板的一端设有滑槽二,所述驻车勾板通过滑槽二利用转轴与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滑槽二为椭圆形。

所述驻车压板还设有第二卡爪,所述驻车轮通过转轴固定在变速箱的壳体上,所述驻车轮的圆周上设有若干轮槽,所述轮槽与所述驻车勾板的第二卡爪配合,所述驻车轮轮槽的宽度大于驻车勾板的第二卡爪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设计的驻车结构,解决了原电动车的变速箱无驻车功能的问题,消除了车辆停车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当需要驻车回位时采用通过变档凸轮将驻车勾板强制顶起的设计,避免了驻车勾板的第二卡爪卡入驻车轮太紧,摘不下来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驻车机构与变档凸轮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结构更紧凑,性能比较可靠。

3、将驻车轮轮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卡爪的宽度的设计,便于工作工作过程中,第二卡爪比较容易的卡入凹槽内,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结构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变档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结构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变档凸轮,11‐凹槽,2‐驻车轮,21‐轮槽,3‐驻车压板, 31‐第一凸台,32‐第二凸台,33‐滑槽一,4‐驻车轴,5‐驻车勾板,51‐第三凸台,52‐第一卡爪,53‐第二卡爪,54‐滑槽二,6‐驻车压簧,7‐变速箱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变速箱驻车结构,包括变档凸轮1、驻车机构,所述的驻车结构包括驻车轮2、驻车压板3、驻车轴4、驻车勾板5,所述驻车压板3与驻车勾板5分别与驻车轴4连接,所述驻车轴4设于变速箱壳体7的中间位置,所述变档凸轮1位于所述驻车轴4的偏左下侧,所述变速凸轮1分别与驻车压板3的一端和驻车勾板5的一端配合,所述驻车压板3设于驻车轴4的左上侧、变档凸轮1的上方,所述驻车勾板5设于所述驻车轴4的偏右上方,所述驻车压板3的另一端与驻车勾板5一端配合,所述驻车轮2设于驻车轴4的右侧、驻车勾板5 的左下侧,所述驻车轮2与驻车勾板5的一端配合。

所述变档凸轮1通过转轴固定在变速箱壳体7上。

所述驻车压板3的一端与驻车轴4连接,驻车压板3的另一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滑槽一33,所述驻车压板3通过滑槽一33利用转轴连接到变速箱壳体7上,所述滑槽一为椭圆形,所述滑槽一33的设计可以使驻车压板3沿转轴在滑槽一33的范围内运动,所述滑槽一33对驻车压板3的运动起到了限位作用,所述驻车压板3上还设有第一凸台31,所述第一凸台31与变档凸轮1凸出的部分配合,当变档凸轮1旋转时,变档凸轮1的凸出部分与第一凸台31接触,驻车压板 3便通过第一凸台31被顶起。

所述的驻车压板3上还设有第二凸台32,所述变档凸轮1上设有凹槽11,所述驻车勾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凸台51、第二卡爪 52,所述第三凸台51与所述驻车压板3的第二凸台32通过驻车压簧 6连接,所述第一卡爪52与变档凸轮1配合,在所述驻车勾板5的一端设有滑槽二54,所述驻车勾板5通过滑槽二54利用转轴与变速箱壳体7连接,所述滑槽二54的设计可以使驻车勾板5沿转轴在滑槽二54的范围内转动,所述滑槽二54对驻车勾板5的运动起到了限位作用,当变档凸轮1转过一定角度时,变档凸轮1的凸出部分将驻车压板3被顶起,驻车压板3上的第二凸台32将通过驻车压簧6对驻车勾板5上的第三凸台51施加压力,使驻车勾板5转动,所述驻车勾板5上的第一卡爪52便会卡入变档凸轮1的凹槽11内。

所述驻车勾板还设有第二卡爪53,所述驻车轮2通过转轴固定在变速箱壳体7上,所述驻车轮2的圆周上设有若干轮槽21,所述轮槽21与所述驻车勾板5的第二卡爪53配合,当驻车勾板5和驻车轴4运动时,驻车勾板5的第二卡爪53会逐渐卡入驻车轮2的轮槽21内,把驻车轮2卡住,实现车辆驻车,所述驻车轮2轮槽21的宽度大于驻车勾板5的第二卡爪53的宽度,便于第二卡爪53与轮槽 21的配合。

驻车结构的工作过程:当电动汽车需要驻车时,变档凸轮1旋转时,相应的驻车轴4也开始转动,变档凸轮1的凸出部分随之旋转,此时凸出部分会与驻车压板3上的第一凸台31接触,然后将驻车压板3顶起,驻车压板3会随滑槽一33通过转轴开始运动,驻车压板 3上的第二凸台32会通过驻车压簧6对驻车勾板5上的第三凸台51 施加压力,从而推动驻车勾板5随滑槽二54通过转轴运动,此时第二卡爪53便会与驻车轮2接触,直至第二卡爪53卡入驻车轮2的轮槽21内,同时驻车勾板5上的第一卡爪52也会随着驻车轴4的旋转而转动,第一卡爪52将会与变档凸轮1接触,最终将第一卡爪52卡入变档凸轮1的凹槽11内,致使变档凸轮1停止转动,因第二卡爪 53已卡入驻车轮2的轮槽21内,此时驻车轮2被卡住,实现驻车功能;如第二卡爪53没有对正驻车轮2轮槽21,驻车压板3通过驻车压簧6对驻车勾板5施加压力,将驻车勾板5上的第二卡爪53压紧在驻车轮2上,当车辆稍微移动,驻车轮2转动时,驻车勾板5的第二卡爪53便会自动卡入驻车轮2的轮槽21内,将驻车轮2卡住。当需要脱开时,变档凸轮1转动,驻车勾板5的第一卡爪52将与变档凸轮1的凹槽12脱开,变档凸轮1的外圆将会把驻车勾板5上的第一卡爪52顶起,同时变档凸轮1的凸出部分与驻车压板3的第一凸台31脱开,使驻车压板3回位,在驻车压簧6回位,驻车勾板5也将回位,此时驻车勾板5的第二卡爪53就会脱离驻车轮2的轮槽21,实现驻车脱开。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