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892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泵。



背景技术:

润滑泵是一种润滑设备,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润滑脂是常用的润滑剂之一,多为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机械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润滑,润滑技术能显著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液压润滑泵[公告号:CN2705691Y],包括泵体、油桶、润滑中心和集流体,泵体通过吸油口与油桶连通,泵体内设有出油口和两侧柱塞,两侧柱塞之间通过滑阀相连,出油口与润滑中心的进油口相连,润滑中心内设置活塞组,润滑中心的出油口与集流体的进油口连通,集流体上设置两个同步润滑口和一个循环润滑口。

上述技术方案,吸油口从油桶中将润滑脂吸入,润滑脂进入泵体中,柱塞的活塞运动将润滑脂从出油口送入润滑中心,润滑中心中的活塞组将润滑脂送入集流体中,最后从集流体的润滑口输出至机械设备中进行润滑。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油桶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而润滑脂的密度在润滑泵工作后产生的热量作用下会有所改变,从而使得润滑脂的压力产生变化,导致挤压同样体积的润滑脂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使得泵体容易因高负荷工作发热,影响到泵体的工作。为此,亟需一种可调节容积的油桶,使得润滑脂受热时,通过体积的改变防止润滑脂的密度改变,从而防止润滑脂压力改变而对泵体的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泵,可调节油筒的容积,防止润滑脂受热后其压力改变,影响到泵体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润滑泵,包括泵体和安装在所述泵体上的油筒,所述油筒包括上筒和下筒,所述下筒与所述泵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筒和所述下筒之间安装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上筒内壁转动连接的齿轮、与所述下筒顶部固定并沿所述下筒周向螺旋向上延伸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筒安装在泵体上,并将油筒设置成上筒和下筒的组合,在上筒和下筒之间安装高度调节组件,而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与上筒内壁转动连接,齿条与下筒顶部固定,且齿条沿下筒周向螺旋向上延伸,齿轮与齿条啮合时,转动齿轮,使齿轮沿齿条不断啮合并转动,带动上筒逐渐上升,以此增大油筒的高度,使得油筒的容积变大,在润滑脂受热时,润滑脂由于体积得以增大而保持密度不变,从而防止润滑脂的压力改变,确保泵体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筒包括位于所述齿轮两侧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有空腔,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均位于所述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筒设置成内外筒的组合,使得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空腔,齿轮与齿条在空腔内啮合,内筒的存在可使润滑脂不会进入空腔而影响齿轮齿条的工作,外筒的存在可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内壁上固定有一短轴,所述短轴与所述齿轮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两侧面为圆弧面,且其圆弧面圆弧与所述油筒侧面圆弧同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筒内壁上安装一根短轴,短轴与齿轮中部转动连接,使得齿轮可在短轴上转动,而齿轮两侧形状呈圆弧形弯曲,且其圆弧面圆弧与油筒侧面圆弧形状同心,使得齿轮在旋转时不会触碰到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从而确保齿轮与齿条的顺利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筒顶部向内延伸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内筒外壁滑移配合,所述内筒底部向外延伸有凸环,所述凸环外壁与所述下筒内壁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筒顶部设置一个限位环,在内筒底部设置一个凸环,限位环向内延伸,凸环向外延伸,二者分别与内筒外壁和下筒内壁滑移配合,使得齿轮沿齿条转动时,上筒与下筒之间可相对滑移,而限位环的存在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上筒与下筒脱离,从而确保油筒的高度得以顺利改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环与所述限位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两侧分别与所述下筒内壁和所述内筒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环和限位环之间安装一个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下筒内壁和内筒外壁贴合,使得内筒内的润滑脂不会渗入空腔内,且空腔内的空气不会扩散进内筒内,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确保了润滑脂的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下表面与所述凸环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圈设为弹性材料制成,并将其下表面与凸环固定,使得密封圈可随凸环在空腔内滑移,当凸环滑移至空腔顶部时,密封圈上表面与限位环下表面抵触,凸环继续向上滑移时,凸环与限位环将密封圈挤压变形,密封圈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凸环与限位环直接接触而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下筒底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体上开设一个凹槽,凹槽呈环状,可与下筒配合,并在凹槽内设置内螺纹,在下筒底部设置外螺纹,使内外螺纹相配合,以此将下筒与泵体固定,实现下筒和泵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定期清洗油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上安装有短柄,且所述短柄上设有颗粒状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筒上安装短柄,并在短柄上设置颗粒状的凸起,增大了短柄与人手掌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短柄旋转外筒,使得齿轮可沿齿条转动并逐渐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油筒安装在泵体上,并将油筒分为上筒和下筒,在上筒、下筒之间安装包括齿轮和齿条的高度调节组件,齿轮与上筒内壁转动连接,齿条与下筒顶部固定,且齿条沿下筒周向螺旋向上延伸,齿轮与齿条啮合时,转动齿轮,使齿轮沿齿条转动,带动上筒逐渐螺旋上升,从而改变油筒的高度,使得油筒的容积改变,防止润滑脂受热影响泵体工作;

2、在泵体上开设一个凹槽,凹槽呈环状,可与下筒配合,并在凹槽内设置内螺纹,在下筒底部设置外螺纹,使内外螺纹相配合,以此将下筒与泵体固定,实现下筒和泵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定期清洗油筒;

3、在外筒上安装短柄,并在短柄上设置颗粒状的凸起,凸起可增大短柄与人的手掌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短柄旋转外筒,使得齿轮可沿齿条转动并逐渐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油筒的内部结构;

图3时实施例中油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上筒、下筒和高度调节组件的形状与结构。

图中:1、油筒;11、上筒;12、下筒;121、限位环;13、内筒;14、外筒;141、短轴;15、外螺纹;16、高度调节组件;161、齿轮;162、齿条;17、凸环;18、空腔;2、进油管;3、出油管;4、压力表;5、密封圈;6、泵体;61、凹槽;62、内螺纹;7、短柄;7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润滑泵,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6和油筒1,泵体6包括进油管2、出油管3、压力表4等结构,均为现有的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所示,油筒1包括上筒11和下筒12,上筒11和下筒12均为圆筒形,上筒11和下筒12之间安装有高度调节组件16。泵体6上表面上开设有环状的凹槽61,凹槽61的宽度略大于下筒12的厚度,可供下筒12插入,下筒12底部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外螺纹15,凹槽61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内螺纹62,且外螺纹15与内螺纹62相互螺纹配合。

上筒11包括位于下筒12两侧的内筒13和外筒14,内筒13和外筒14的顶部与油筒1的顶部一体成型,且内筒13和外筒14之间形成供下筒12相对滑移的空腔18。

结合图2、图3所示,高度调节组件16位于空腔18内,高度调节组件16包括齿轮161和齿条162。内筒13的存在可使润滑脂不会进入空腔18而影响齿轮161和齿条162的工作,外筒14的存在可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空腔18内。

齿轮161中部铰接有一短轴141,短轴141一端与外筒14内壁固定连接。齿条162与下筒12顶部固定连接,齿条162两侧面为圆弧面,两圆弧面形状与油筒1侧面形状呈同心圆弧,且齿条162沿下筒12顶部圆周方向螺旋向上延伸。齿轮161两侧面与齿条162两侧面形状相吻合,且齿轮161与齿条162相啮合,齿轮161可在齿条162上转动,并带动上筒11逐渐向上移动。

如图2所示,下筒12顶部设有弯折向内延伸的限位环121,限位环121位于齿条162底部,其内壁与内筒13外壁滑移配合。内筒13底部设有弯折向外延伸的凸环17,且凸环17内壁与下筒12内壁滑移配合。

凸环17和限位环121之间安装有一个密封圈5,密封圈5为环形,其下表面与凸环17固定连接,且密封圈5的内外两侧壁分别与内筒13外壁和下筒12内壁相贴合。密封圈5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

外筒14外壁中部安装有三个沿外筒14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短柄7,短柄7上设有颗粒状的凸起71,能增大短柄7与人手掌之间的摩擦,便于操作人员通过短柄7转动外筒14。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将下筒12放置在凹槽61中,旋转下筒12,使其上的外螺纹15与凹槽61内的内螺纹62螺纹配合,待下筒12完全固定不动后,利用外筒14上的短柄7旋转外筒14,使外筒14内壁上的齿轮161沿下筒12顶部的齿条162不断啮合并转动,齿轮161在转动过程中,由于齿条162高度的提升,齿轮161高度随之逐渐提升,带动外筒14相对下筒12外壁逐渐向上滑移,油筒1高度随之升高,从而使得油筒1的容积增大。

在油筒1升高时,与其固定的内筒13随之相对下筒12内壁逐渐向上滑移,当内筒13底部逐渐滑移至空腔18顶部时,凸环17与限位环121之间的密封圈5的上表面与限位环121下表面抵触,内筒13继续向上滑移时,凸环17与限位环121将密封圈5挤压变形,密封圈5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凸环17与限位环121直接接触而产生损伤。

在油筒1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油筒1内的润滑脂抽出,再将下筒12与泵体6上的凹槽61分离,从而将油筒1拆下,便于定期的清洁和维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