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0968发布日期:2018-08-07 22:5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特别是一种让使用者可自由调整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待承载构件(显示设备)的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常见的屏幕支撑装置,大至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仅具有支撑功能的固定式支撑装置,用户并无法依据需求调整屏幕的高度,从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一类屏幕支撑装置则是可供用户自由调整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屏幕高度;然,此种屏幕支撑装置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终端售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让用户可自由调整屏幕高度的支撑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包含:一底座、一第一活动板、一第二活动板、一气压缸、一滑动组件、一附加电路板、一调整组件及一枢接组件。第一活动板的一端枢接于底座。第二活动板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枢接端及一第二枢接端,第二活动板的第一枢接端与第一活动板相互枢接。气压缸包含一推杆,推杆与第二活动板的第二枢接端相互枢接。滑动组件包含一滑轨及一滑动件,滑轨固定设置于底座,滑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滑轨,滑动件与推杆相互枢接。附加电路板枢接于第二活动板的第一枢接端,附加电路板包含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用以与一待承载构件相互固定。调整组件包含一限位件及一操作件,限位件设置于第二活动板,操作件与限位件相互连接,操作件被操作时,能对应推抵限位件,而使限位件向远离第二活动板的方向移动。枢接组件包含有一枢接轴及两个扭簧,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附加电路板共同枢接于枢接轴,扭簧固定设置于枢接轴,各个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附加电路板及限位件相互固定;其中,操作件被操作而使限位件向远离第二活动板的方向移动时,各个扭簧将被挤压;其中,附加电路板能受外力作用,而相对于枢接轴旋转。其中,第二活动板相对于底座移动时,滑动件将被第二活动板带动而沿滑轨移动,且滑动件将带动推杆移动。其中,气压缸及两个扭簧能共同提供附加电路板承载待承载构件所需的承载力。

优选地,操作件为旋钮,操作件锁固于第二活动板,且操作件的一端抵靠限位件;限位件相反于第二活动板的一侧形成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扭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限位槽;操作件被旋转时,操作件的一端将推抵限位件,而使限位件向远离第二活动板的方向移动,据以推抵两个扭簧。

优选地,支撑装置还包含有一轴杆,第二活动板形成有两个辅助片体,两个辅助片体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且各个辅助片体具有一穿孔,滑动件形成有两个枢接片体,两个枢接片体彼此相面地设置,且各个枢接片体具有一枢接孔,推杆连接有一辅助连接构件,辅助连接构件包含有两个通孔,轴杆穿设于两个穿孔、两个枢接孔及两个通孔,而使第二活动板、滑动件及滑动件彼此相互枢接。

优选地,支撑装置还包含有两个紧迫组件,其分别设置于枢接轴及轴杆,设置于枢接轴的紧迫组件能被操作而紧迫附加电路板、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以限制附加电路板、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彼此间相对的活动范围;设置于轴杆的紧迫组件能被操作而紧迫辅助片体及枢接片体,以限制辅助片体及枢接片体彼此间相对的活动范围。

优选地,推杆被滑动件带动而移动至最大可移动量时,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彼此相互枢接的位置所形成的夹角小于180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含:一支撑装置及一显示设备。支撑装置包含:一底座、一第一活动板、一第二活动板、一气压缸、一滑动组件、一附加电路板、一调整组件及一枢接组件。第一活动板的一端枢接于底座。第二活动板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枢接端及一第二枢接端,第二活动板的第一枢接端与第一活动板相互枢接。气压缸包含一推杆,推杆与第二活动板的第二枢接端相互枢接。滑动组件包含一滑轨及一滑动件,滑轨固定设置于底座,滑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滑轨,滑动件与推杆相互枢接。附加电路板枢接于第二活动板的第一枢接端。调整组件包含一限位件及一操作件,限位件设置于第二活动板,操作件与限位件相互连接,操作件被操作时,能对应推抵限位件,而使限位件向远离第二活动板的方向移动。枢接组件包含有一枢接轴及两个扭簧,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附加电路板共同枢接于枢接轴,扭簧固定设置于枢接轴,各个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附加电路板及限位件相互固定;其中,操作件被操作而使限位件向远离第二活动板的方向移动时,各个扭簧将被挤压。其中,第二活动板相对于底座移动时,滑动件将被第二活动板带动而沿滑轨移动,且滑动件将带动推杆移动。显示设备固定设置于附加电路板。其中,气压缸及两个扭簧能共同提供附加电路板承载显示设备所需的承载力。

优选地,操作件为旋钮,操作件锁固于第二活动板,且操作件的一端抵靠限位件;限位件相反于第二活动板的一侧形成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扭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限位槽;操作件被旋转时,操作件的一端将推抵限位件,而使限位件向远离第二活动板的方向移动,据以推抵两个扭簧。

优选地,支撑装置还包含有一轴杆,第二活动板形成有两个辅助片体,两个辅助片体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且各个辅助片体具有一穿孔,滑动件形成有两个枢接片体,两个枢接片体彼此相面地设置,且各个枢接片体具有一枢接孔,推杆连接有一辅助连接构件,辅助连接构件包含有两个通孔,轴杆穿设于两个穿孔、两个枢接孔及两个通孔,而使第二活动板、滑动件及滑动件彼此相互枢接。

优选地,支撑装置还包含有两个紧迫组件,其分别设置于枢接轴及轴杆,设置于枢接轴的紧迫组件能被操作而紧迫附加电路板、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以限制附加电路板、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彼此间相对的活动范围;设置于轴杆的紧迫组件能被操作而紧迫辅助片体及枢接片体,以限制辅助片体及枢接片体彼此间相对的活动范围。

优选地,推杆被滑动件带动而移动至最大可移动量时,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彼此相互枢接的位置所形成的夹角小于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可以让用户自由调整固定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待承载构件的高度,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亦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设备设置于办公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1包含有一底座10、一第一活动板11、一第二活动板12、一滑动组件13、一气压缸14、一附加电路板15、一枢接组件16及一调整组件17。

底座10例如可以是包含有一容置槽101,以供气压缸14及滑动组件13的部份构件设置。第一活动板11的一端枢接于底座10的一端。第二活动板12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一第一枢接端12a及一第二枢接端12b。第一活动板11枢接于第二活动板12的第一枢接端12a。底座10、第一活动板11及第二活动板12的外型,可依据需求加以变化,不以图中所示为限。

滑动组件13包含有一滑轨131及一滑动件132,滑动件132连接于第二活动板12的第二枢接端12b,且滑动件132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131。气压缸14固定设置于底座10,气压缸14设置有一推杆141,推杆141与滑动件132相互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气压缸14相反于具有推杆141的一端,可以是与第一活动板11一并枢接于一杆体18,该杆体18则固定设置于底座10的一端,借此,相关维修人员可以透过拆卸杆体18轻易地卸除气压缸14与底座10的连接,以便于更换或对气压缸14进行维修。当然,在不同的应用中,气压缸14不设置有推杆141的一端也可以是直接固定于底座10。在实际应用中,底座10、滑轨131、气压缸14及推杆141的长度,皆可依据需求加以变化,图中所示仅为其中一示范态样。

如图2所示,在具体的应用中,第二活动板12可以形成有两个辅助片体121,两个辅助片体121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各个辅助片体121例如可以是由第二活动板12直接冲压而成,但不以此为限。各个辅助片体121具有一穿孔(图未示)。滑动件132的一侧可以是形成有两个枢接片体1321,两个枢接片体1321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且各个枢接片体1321具有一枢接孔(图未示)。推杆141远离气压缸14的一端,则可以是具有一辅助连接构件142,辅助连接构件142包含有一通孔(图未示)。第二活动板12、滑动件132及推杆141则可透过穿孔、枢接孔及通孔一并枢接于一轴杆19,借此,第二活动板12能相对于滑动件132旋转,且第二活动板12能与推杆141相互连接。杆体18还可以是设置有一紧迫组件20,紧迫组件20可以是包含有两个螺帽201及多个垫片202(washer),两个螺帽201设置于杆体18的两端,多个垫片202设置于操作件171及辅助片体121之间、辅助片体121及枢接片体1321之间及辅助连接构件142与枢接片体1321之间,而使用者可以是透过旋转螺帽201,以使螺帽201与多个垫片202相互配合,而紧迫辅助片体121及枢接片体1321,据以限制辅助片体121及枢接片体1321彼此间相对的活动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当第二活动板12受外力作用时,第二活动板12将可以轴杆19为中心旋转;而当第二活动板12旋转时,第二活动板12将带动滑动件132以使滑动件132沿滑轨131移动,而滑动件132沿滑轨131移动的过程中,轴杆19将随滑动件132移动,推杆141则将被轴杆19带动,而相对于气压缸14移动。由于第二活动板12受外力作用时,将连动推杆141相对于气压缸14移动,因此,当第二活动板12不再受外力作用时,气压缸14将可提供第二活动板12支撑力,据以使第二活动板12固定于不再受外力作用的位置。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活动板12、滑动件132及推杆141彼此相互连接的方式及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仅为其中一示范态样,任何可以使第二活动板12受外力时,带动滑动件132及推杆141移动的连接方式,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推杆141被滑动件132带动而移动至最大可移动位置时,第一活动板11与第二活动板12彼此相互枢接的位置所形成的夹角是小于180度;如此,使用者在第一活动板11与第二活动板12彼此间共同形成的夹角为最大的状态下,可以相对容易地操作第二活动板12。亦即,若第一活动板11与第二活动板12彼此间的最大夹角达到180度时,使用者将相对不容易操作第二活动板12。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调整组件17包含一限位件172及一操作件171,限位件172设置于第二活动板12,操作件171与限位件172相互连接。操作件171被操作时,操作件171能推抵限位件172,而使限位件172向远离第二活动板12的方向移动。举例来说,第二活动板12可以包含有一螺孔(图未示),且螺孔是对应贯穿第二活动板12设置;操作件171包含有操作部1711及一杆件1712,杆件1712具有与螺孔相对应的螺纹结构(图未示),而操作件171能透过杆件1712与螺孔的相互配合设置于第二活动板12,且使用者可以是透过旋转操作件171,以使杆件1712凸出第二活动板12进而推抵限位件172。

枢接组件16包含有一枢接轴161及两个扭簧162,附加电路板15、第一活动板11及第二活动板12枢接于枢接轴161,且两个扭簧162套设于枢接轴161。各个扭簧16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动板12及限位件172。在具体的实施中,限位件172可以是包含有两个限位槽1721,而两个扭簧162的一端可以是对应固定设置于两个限位槽1721中;附加电路板15同样可以是具有类似的结构,以与两个扭簧162的一端相互固定,但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各扭簧162与附加电路板15或限位件172相互固定的方式,可以是依据需求加以变化。

附加电路板15用以承载一待承载构件(图未示,例如是屏幕),举例来说,附加电路板15可以是包含有多个固定孔151,相关的使用者可以是利用这些固定孔151使待附加电路板15固定设置于附加电路板15。当附加电路板15承载有一待承载构件(图未示,例如屏幕)时,两个扭簧162被扭转所产生的回复力矩及气压缸14被推杆141推抵所对应产生的回复力,将共同支撑待承载构件施加于附加电路板15的作用力。当操作件171被操作而旋转时,杆件1712将推抵限位件172向远离第二活动板12的方向移动,限位件172移动时,将带动扭簧162扭转,从而增加扭簧162所产生的回复力矩;相反地,当使用者透过旋转操作件171,而使限位件172向第二活动板12方向移动时,将可对应降低扭簧162所产生的回复力矩。

在实际应用中,枢接轴161还可以是设置有一紧迫组件20,紧迫组件20可以是包含有两个螺帽201及多个垫片202(washer),两个螺帽201设置于枢接轴161的两端,多个垫片202可以是设置于各螺帽201与第一活动板11或第二活动板12之间、第一活动板11或第二活动板12与附加电路板15之间及附加电路板15相反于第一活动板11的一侧,而使用者可以是透过旋转螺帽201,以使螺帽201与多个垫片202相互配合,而紧迫第一活动板11、第二活动板12及附加电路板15,据以限制第一活动板11、第二活动板12及附加电路板15彼此间相对的活动范围。

请参阅图5,其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设备固定设置于办公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设备100包含有一支撑装置1、一显示设备2及一固定装置3。关于支撑装置1请参阅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显示设备2固定设置于支撑装置1的附加电路板15。固定装置3与支撑装置1的底座10相互固定,而固定装置3用以辅助支撑装置1固定于办公桌,举例来说,固定装置3可以是包含有夹具,而以夹持的方式固定于办公桌的隔间;当然,固定装置3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也可以固定座,而使支撑装置1可以直立地设置于办公桌上。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透过支撑装置1的第一活动板11、第二活动板12及底座10的相互配合,使用者在调整显示设备2相对于桌面的高度时,支撑装置1将同时让显示设备2向远离或是靠近使用者的方向(即靠近或远离固定装置3所固定的隔板方向)移动;换言之,用户透过支撑装置1可以同时调整显示设备2相对于桌面的高度及相对于隔板的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