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562发布日期:2018-11-09 21:3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路一般会设有控制阀,利用控制阀来控制水路的通闭,通过控制阀将水路分为按水流流向布置的上游段和下游段。该控制阀如:为开关阀,直接利用开关阀控制水路通闭;或为切换阀,该水路具有进水路和至少两分水路,该切换阀配合进水路和任一分水路,该进水路和任一分水路之间的通闭也是通过该切换阀控制。控制阀控制水路处于闭合时,进水被控制阀关闭,下游段内的水流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往前运动,一方面,运动后惯性渐弱,另一方面,水流运动后产生真空,真空产生负压,在该两方面的作用下水流产生回流,该回流导致水路机构内出现噪声或抖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包括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设有水路,该水路上设有能控制水路通闭的控制阀,通过该控制阀将水路分为按水流流向布置的上游段和下游段,该本体部分设有连通该下游段内外的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内设有单向阀,控制阀关闭时下游段产生负压且打开单向阀,下游段通过进气通道吸入空气。

该进气通道具有位于下游段的内端口,该内端口和控制阀相近。

该上游段设有出水口,该下游段设有进水口,该控制阀配合该出水口和进水口且控制水路通闭,该出水口和进水口同向布置。

该下游段包括第一分段,该控制阀配合第一分段和上游段且控制水路通闭。

该上游段和第一分段平行布置。

该下游段包括第二分段,该第二分段接通该第一分段,且该第二分段和第一分段相交设置。

该本体部分包括本体,该本体设有上述的上游段和第一分段;该上游段具有设在本体外壁的出水口,该第一分段具有设在本体外壁的进水口,该控制阀配合该出水口和进水口且控制水路通闭,该出水口和进水口同向布置。

该本体具有第一外壁,该第一外壁周缘向外延伸呈周壁,该出水口和进水口都设在第一外壁且被包围于周壁内;该控制阀具有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能活动连接该本体且通过密封部分和第一外壁的配合控制出水口和进水口是否接通。

该密封部分能相对本体滑动,通过滑动控制密封部分接触密封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关闭或远离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接通。

该密封部分包括一能远离或接近本体第一外壁的活动台和一固接在活动台的密封垫,通过密封垫接触密封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关闭或远离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接通。

该进气通道具有内端口,该内端口位于第一分段上。

该单向阀包括一固定装接在进气通道的固套、一滑座、一弹性体和一相对固套311固定设置且凸伸入固套311形成的内孔的环缘,该滑座能沿接近或远离环缘方向滑动连接在固套内,该滑座上固设有密封圈,该弹性体顶抵在滑座和固座之间使滑座受到朝向环缘的弹力,通过密封圈和环缘是否接触密封控制单向阀关闭或打开。

该单向阀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基座,该基座具有底座和固接在底座上且头大末小的锥台,该基座设有由锥台端面通至底座底面的通孔,该基座装接在进气通道内且锥台和底座相对下游段由近至远布置。

该下游段还包括接水段,该接水段接通装接在该第二分段,该第二分段和接水段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该进气通道包括该环形间隙;该单向阀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座,该环形座具有两环片,该两环片呈“八”字布置,该环形座装接在该环形间隙内。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体部分设有连通该下游段内外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设有单向阀,控制阀关闭时下游段产生负压以打开单向阀,下游段通过进气通道吸入空气,通过空气缓冲回流水流,达到降噪、防抖的目的。

上游段和第一分段平行布置,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本体具有第一外壁,第一外壁周缘向外延伸呈周壁,出水口和进水口都设在第一外壁且被包围于周壁内,控制阀具有密封部分,密封部分能活动连接该本体且通过密封部分和第一外壁的配合控制出水口和进水口是否接通,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进气通道具有内端口,内端口位于第一分段上,降噪、防抖效果更佳。

单向阀包括固套、滑座和弹性体,结构简单。

单向阀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基座,基座具有底座和固接在底座上且头大末小的锥台,基座设有由锥台端面通至底座底面的通孔,基座装接在进气通道内且锥台和底座相对下游段由近至远布置,结构简单。

进气通道包括该环形间隙,单向阀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座,环形座具有两环片,两环片呈“八”字布置,环形座装接在该环形间隙内,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机构的沐浴器。

图2是图1沐浴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单向阀的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水路机构的示意图之一,即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水路机构处于通水状态。

图4-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单向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4-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密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水路机构的示意图之二,即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水路机构处于关闭状态。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水路机构的示意图,即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单向阀的示意图。

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单向阀的示意图。

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水路机构的示意图,即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请查阅图3、图4、图4-1、图4-2和图5,包括本体部分1,该本体部分1设有水路,该水路上设有能控制水路通闭的控制阀2,通过该控制阀2将水路分为按水流流向布置的上游段11和下游段12,该本体部分1还设有连通该下游段12内外的进气通道3,该进气通道3内设有单向阀31,控制阀2关闭时下游段12产生负压以打开单向阀31,下游段12通过进气通道3吸入空气,空气缓冲回流水流。该控制阀2可以是开关阀或切换阀,本具体实施之中以开关阀为例进行说明。本具体实施之中,该上游段11和下游段12是以流向布置,并非限制于空间的上下布置。最好,该进气通道3具有位于下游段12的内端口,该内端口和控制阀2相近,以使吸入的空气进入下游段之靠近控制阀2的位置,或位于控制阀和回流之间,以提高缓冲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该相近之位置如控制阀2和进气通道3内端口的距离小于“30mm”,但并不以此为限,实质上不管设于何处,都会起到缓冲功能。

该上游段11设有出水口,该下游段12设有第一分段121和第二分段122,该第二分段122接通该第一分段121,该第一分段121设有进水口;该出水口和进水口同向布置,该上游段11和第一分段121平行布置,该第二分段122和第一分段121相交设置,如图中的垂直相交布置。该控制阀2配合上游段11的出水口和第一分段121的进水口,以控制出水口和进水口是否接通,如接通即上游段11和下游段12处于通水状态,水路处于通水状态,如不接通即上游段11和下游段12处于不接通状态,水路处于关闭状态。具体结构中:该本体部分1包括本体13,该本体13设有上述的上游段11、第一分段121和第二分段122;该本体13具有一第一外壁,如图中的朝左的侧壁,该上游段11的出水口和第一分段121的进水口都设置在第一外壁上以实现同向布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本体13的第一外壁的外周缘向外延伸成周壁131,该出水口和进水口都被包围于周壁131内;该控制阀2具有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能活动连接该本体13且通过密封部分和第一外壁的配合控制出水口和进水口是否接通。一具体结构中:该控制阀2采用电磁阀结构控制通闭,如该密封部分能相对本体13滑动,通过控制密封部分接触密封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关闭或远离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接通,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的活动方式也能适用本实用新型,如旋转方式控制通闭等。进一步的,该密封部分包括一能远离或接近本体13第一外壁的活动台21和一固接在活动台21的密封垫22,通过密封垫22接触密封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关闭或远离第一外壁以实现水路接通。

该控制阀2的具体结构可采用或参照现有的控制阀,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控制阀2例如采用如下具体结构:该本体13的第一外壁凹设有第一环形槽132,该上游段11接通该第一环形槽132,该第一环形槽132构成上游段11的出水口;该下游段12的第一分段121的进水口被第一环形槽132包围于内;该活动台21之朝向第一外壁上凸设有若干第一凸柱211和一第二凸柱212,该第一凸柱211末端凸设形成有锥台(该锥台既能便于装配又能起到锁接定位活动台和密封垫的作用,将密封垫和活动台固定装接在一起),该若干第一凸柱211周向间隔围绕在第二凸柱212之外,该活动台21之外周缘朝外朝远离第一外壁方向延伸形成外延壁213;该密封垫22开设有适配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的贯穿孔,该密封垫22之外周缘还设有延伸环部221;该密封垫22的贯穿孔套接第一凸柱、第二凸柱且叠靠在工作台21朝向第一外壁的端面以将活动台和密封垫固定装接在一起,该延伸环部至少部分叠靠在外延壁213,该第一凸柱对应第一环形槽,通过密封垫22和“第一环形槽和进水口之间形成的环部”接触配合实现密封,实现断水,使水路处于关闭状态,采用本具体结构能提高密封性能,提高装配的便利性,减小通闭时的驱动力;最好,该本体13的第一外壁还凹设有包围第一环形槽132的第二环形槽133,该延伸环部221外周缘还形成有环形连接部222,该环形连接部222适配装接在该第二环形槽133内,能提高密封性能,提高装配的便利性,减小通闭时的驱动力,增强活动台和密封垫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进气通道3具有内端口,该内端口位于第一分段121上。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单向阀31包括一固定装接在进气通道的固套311、一滑座312、一弹性体313和一相对固套311固定设置且凸伸入固套311形成的内孔的环缘,该固套311之内还通过辐条固接有中心座;该滑座312固设有滑杆,该滑杆滑动连接在中心座,以使滑座312能沿接近或远离环缘方向滑动连接在固套311内,该滑座312上固设有密封圈314,该弹性体313顶抵在滑座312和固座311的中心座之间使滑座312受到朝向环缘的弹力;其中:正常出水或控制阀未打开时,在弹力或/和水力的作用下,密封圈和环缘接触密封,单向阀31处于关闭状态;控制阀关闭时,下游段内的水流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往前运动,水流运动后产生真空,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使滑座朝下游段方向运动以克服弹性体弹力,密封圈和环缘分离,单向阀31处于打开状态,通过负压吸入空气,该空气进入控制阀2和水流之间,空气起到缓冲回流作用,避免产生噪音或抖动。该环缘和固套可以是一体成型或两件装接在一起的零件。

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下游段12还包括接水段123,该接水段123接通装接该第二分段122。

图1和图2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应用在沐浴器的示意图。该沐浴器包括一出水管4、一固接在出水管4的置物机构5、一装接在出水管4上的插座6、一固接在出水管4上的顶喷花洒7和一手持花洒8。该置物机构5内设有主进水路、切换阀和两分水路,该切换阀切换两分水路接通该主进水路,该一分水路接通手持花洒,该另一分水路设上述的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该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的接水段123接通顶喷花洒7。

具体实施方式二

请查阅图6和图7,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不同之处在于:该单向阀31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基座,该基座具有底座315和固接在底座315上且头大末小的锥台316,该基座设有由锥台端面通至底座底面的通孔317,该基座装接在进气通道内且锥台和底座相对下游段由近至远布置。其中:正常出水或控制阀未打开时,柔性材料受挤压朝317方向往内变形或处于自然状态下,该通孔317关闭,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控制阀关闭时,下游段内的水流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往前运动,水流运动后产生真空,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使柔性材料往外张开,使该通孔317处于打开状态,单向阀31处于打开状态,通过负压吸入空气,该空气进入控制阀2和水流之间,空气起到缓冲回流作用,避免产生噪音或抖动。

具体实施方式三

请查阅图8和图9,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一种带控制阀的水路机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分段122和接水段123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该进气通道3包括该环形间隙;该单向阀31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座,该环形座具有两环片318,该两环片呈“八”字布置,该环形座装接在该环形间隙内,该八字开口朝向下游段。其中:正常出水或控制阀未打开时,在水力或环形座复位力的作用下,该两环片318分别密封接触第二分段122和接水段123,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控制阀关闭时,下游段内的水流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往前运动,水流运动后产生真空,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使柔性材料往内挤压变形,使该两环片318离开第二分段122,单向阀31处于打开状态,通过负压吸入空气,该空气起到缓冲回流作用,避免产生噪音或抖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