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6513发布日期:2019-03-22 19:0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念就是轴承和壳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壳体,轴承可以安装在其中。

但是轴承座在不使用时或者搁置时,外界的灰尘会容易进入到轴承内,进而易导致轴承在使用时出现转动不顺畅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座,具有在搁置时能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轴承座内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轴承座,包括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轴承座本体的第一开口处套设有第一防尘套,第二开口处套设有第二防尘套。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轴承座本体上设置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一防尘套和用于封闭第二开口的第二防尘套,当轴承座搁置或者暂时不使用时,可利用第一防尘套和第二防尘套将其密封,可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轴承座内部,进而不会在使用时出现轴承卡顿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尘套和第二防尘套的材质均为橡胶。

采用上述方案,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牢固度高,而且不易老化,很适合作为本次的防尘套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尘套朝向所述地板的一端面上周向设有若干个插块,并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配合于插块的插孔。

采用上述方案,安装第一防尘套时,若干个插块可插入对应的插孔内,以实现安装稳定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尘套侧面镜像设置有一对第一拨块。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拨块的设置,可方便将第一防尘套从轴承座本体上摘除。

优选的,所述第一拨块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滑纹路。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防滑纹路的设置可增加在摘除第一防尘套时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以起到方便摘取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尘套包括紧贴于所述轴承座本体外壁的第一凸环、紧贴于轴承座本体内壁的第二凸环。

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第一凸环紧贴于轴承座本体的外壁,第二凸环紧贴于轴承座本体的内壁,既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且牢固度好。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尘套外侧面上镜像设置有一对第二拨块。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拨块的设置,可方便将第二防尘套从轴承座本体上摘除。

优选的,所述第二拨块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路。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防滑纹路的设置可增加在摘除第二防尘套时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以起到方便摘取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轴承座本体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两个安装孔的设置可方便将整个轴承座安装于其他地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形状为腰型孔。

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有些零件的位置很难达到理想位置,或者是零件间位置需要调整,腰型孔的设置可方便拆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轴承座本体上设置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一防尘套和用于封闭第二开口的第二防尘套,当轴承座搁置或者暂时不使用时,可利用第一防尘套和第二防尘套将其密封,可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轴承座内部,进而不会在使用时出现轴承卡顿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轴承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轴承座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显示底板的背部结构;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第二防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插孔;12、安装孔;2、本体;21、第二开口;22、第一开口;3、第一防尘套;31、插块;32、第一拨块;33、第一防滑纹路;4、第二防尘套;41、第一凸环;42、第二凸环;43、第二拨块;44、第二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轴承座,包括底板1和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的轴承座本体2。在轴承座本体2的两侧并位于底板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2,两个安装孔12形状均为腰型孔,用于将整个轴承座固定安装于其他地方。

轴承座本体2上有第一开口22和第二开口21,在第一开口22处套设有第一防尘套3,在第二开口21处套设有第二防尘套4,第一防尘套3和第二防尘套4均为圆柱状且材质均为橡胶。

如图1、图3所示,第一防尘套3朝向底板1的一端的外边处周向等间隔一体连接有若干个插块31,并在底板1上并位于轴承座本体2的周围周向开设有若干个供插块31穿插的插孔11。

在第一防尘套3的侧面上镜像一体连接有一对第一拨块32,以便于拆卸第一防尘套3,在两个第一拨块32的侧面上一体连接有第一防滑纹路33,以起到增大与手之间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1、图4、图5所示,第二防尘套4的外边沿处一体连接有第一凸环41,可用于紧贴于轴承座本体2的外侧面;第二防尘套4的一端面上还一体连接有第二凸环42,第二凸环42和第一凸环41均位于第二防尘套4的同侧面且第二凸环42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一凸环41的径向长度,第二凸环42可以用于紧贴轴承座本体2中第二开口21的内壁。

在第二防尘套4的外侧壁上同样镜像一体连接有一对第二拨块43,并在两第二拨块43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路44,以方便从轴承座本体2上摘除第二防尘套4。

工作过程:

第一开口22的密封:将第一防尘套3的插块31对准于底板1上的插孔11,插入即可完成密封。

第二开口21的密封,将第二防尘套4的第一凸环41和第二凸环42对准于轴承座本体2的第二开口21,穿插密封即可完成安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