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776发布日期:2019-08-20 23:4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带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离合器是用于中断从汽车的飞轮到变速机构侧的动力传递的装置,其主要构成部件包括离合器从动盘和离合器盖组件。韩国专利公开号2000-7904,公开了这种传统离合器的构成,如图1a和图1b为公开的传统汽车离合器盖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离合器盖板(clutch cover body)2固定于随发动机驱动一同旋转的飞轮1上。上述离合器盖板2有通过与离合器从动盘3接触及分离来向变速箱传递或切断动力的压盘4,压盘4通过多个传动片5连接。图2是为其他传统式样离合器构成的侧断面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当释放轴承111移向飞轮101侧时,释放轴承111将推动膜片弹簧107内侧端至发动机E方向,根据上述条件膜片弹簧107的外侧端以支撑环108的接触点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此时离合器从动盘103与飞轮101分离,切断从发动机E传递给变速箱的动力。作为通常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传递动力或切断动力装置的离合器,可能由于离合器的频繁操作使离合器从动盘磨损,该离合器从动盘磨损增加了阻尼载荷,随着踏板力也会增加。此外,在具有大输出的车辆的情况下,离合器的膜片弹簧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之间的差异,即所谓的驼峰,会进一步增加。当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之间的差异增大时,踩离合器踏板的踏板力会很强,这使得驾驶操作性降低且增加了驾驶员的疲劳度的问题。

另外,由于近来汽车需求趋势中车辆的扭矩输出逐渐增加,且在减小离合器的传统膜片弹簧中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之间的差异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非常需要解决此问题的改善对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以减少离合器释放轴承受到的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之间的差距,使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提高操作性,降低疲劳的为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包括离合器盖板及组装在所述离合器盖板内的驼峰补偿装置、膜片弹簧及压盘,其中离合器盖板与离合器飞轮组装在一起、且一同旋转,所述压盘将离合器从动盘压紧贴于离合器飞轮上,所述膜片弹簧为所述压盘提供压力或解除压力,所述驼峰补偿装置设置于膜片弹簧和离合器盖板之间,用于降低给所述膜片弹簧施加压力的释放轴承上的最大载荷及增大最小载荷。

所述膜片弹簧为圆板状,包括环形边缘及由所述环形边缘的内圆周向所述膜片弹簧中心延伸的多个悬臂构件,所述驼峰补偿装置位于所述膜片弹簧的悬臂构件和离合器盖板之间。

所述驼峰补偿装置包括接受载荷的杆部、可夹紧所述悬臂构件的紧固部分及连接在杆部和紧固部分之间的连接部,所述杆部与所述离合器盖板连接。

所述杆部具有开口形状,在离合器盖组件中具有压缩载荷,并且当释放轴承推动膜片弹簧时,从压缩载荷领域至无载荷领域,再次进入抗拉载荷领域。

所述紧固部分的下方设有弹性挂钩部,所述悬臂构件插设于所述弹性挂钩部内。

所述驼峰补偿装置至少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膜片弹簧的外圆周侧设有磨损补偿装置,所述磨损补偿装置用于补偿由于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的磨损引起的膜片弹簧的位置变化。

所述磨损补偿装置包括板簧和棘轮,其中棘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离合器盖板内、且与所述膜片弹簧的外圆周侧接触,所述板簧连接在所述离合器盖板的内壁上、且一端为与所述棘轮咬合的弯折结构。

所述膜片弹簧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离合器盖板连接的支点板,所述支点板为中间有通孔的蝶形结构,所述支点板的周边与所述膜片弹簧的下端接触支撑。

所述压盘上设有支点,所述膜片弹簧通过绕支点摆动,实现为所述压盘提供压力或解除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具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具有降低给膜片弹簧施加压力的释放轴承上的最大载荷,同时具有增大最小载荷的优点,因此可以补偿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之间的差。

另外,本实用新型降低离合器最大载荷,降低最小载荷,减少驼峰,使驾驶员在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提高踏板的操作性。因此,提高驾驶员的踏板操作性,减少驾驶员在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的力,使有效的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效果。

另外,当离合器踏板在踩下后离开时,因增大最小载荷,有效的提高离合器踏板的回弹载荷。

附图说明

图1a是一传统离合器的侧剖视图;

图1b是一传统离合器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飞轮a,2为离合器盖板,3为离合器从动盘,4为压盘a,5为传动片,7为膜片弹簧,7a为膜片弹簧边缘部,7b为膜片弹簧的缝隙部,8为支撑环a,9为折弯片,10为释放拨叉,11为释放轴承a;

图2是另一种传统式样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为飞轮b,102为离合器盖板,103为压盘b,104为压盘b,105为连接片,106为螺栓,107为膜片弹簧b,108为支撑环b,109为铆钉,111为释放轴承b,112为主驱动轴,113为曲柄轴,E为发动机;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中驼峰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中驼峰补偿装置的侧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中驼峰补偿装置与膜片弹簧及离合器盖板组装,受到拉伸和压缩载荷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中驼峰补偿装置与膜片弹簧及离合器盖板组装,受到拉伸和压缩载荷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图6c本实用新型中驼峰补偿装置与膜片弹簧及离合器盖板组装,受到拉伸和压缩载荷状态的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驼峰补偿装置的释放轴承的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的差可以补偿的曲线图。

图中:200为离合器盖组件,210为离合器盖板,220为驼峰补偿装置,223为杆部,225为紧固部分,226为连接孔,227为铆钉,228为弹性挂钩部,230为膜片弹簧,235为悬臂构件,240为支点板,250为支点,260为压盘,270为磨损补偿装置,275为板簧,280为铆钉,290为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包括离合器盖板210及组装在离合器盖板210内的驼峰补偿装置220、膜片弹簧230及压盘260,其中离合器盖板210与离合器飞轮组装在一起、且一同旋转,压盘260将离合器从动盘压紧贴于离合器飞轮上,膜片弹簧230为压盘260提供压力或解除压力,驼峰补偿装置220设置于膜片弹簧230和离合器盖板210之间,用于降低给膜片弹簧230施加压力的释放轴承上的最大载荷及增大最小载荷。

膜片弹簧230为圆板状,包括环形边缘及由环形边缘的内圆周向膜片弹簧230中心延伸的多个悬臂构件235,在悬臂构件235的端部与在其内部侧的膜片弹簧230形成同心圆。悬臂构件235为能与释放轴承容易的接触传递压力,应向释放轴承一段为凸起形状。驼峰补偿装置220位于膜片弹簧230的悬臂构件235和离合器盖板210之间。

膜片弹簧230的下方设有支点板240,支点板240通过铆钉280与离合器盖板210连接,支点板240为中间有通孔的蝶形结构,支点板240的周边与膜片弹簧230的下端接触支撑。压盘260上设有支点250,膜片弹簧230通过绕支点250摆动,实现为压盘260提供压力或解除压力。

如图5a、图5b所示驼峰补偿装置220包括接受载荷的杆部223、可夹紧悬臂构件235的紧固部分225及连接在杆部223和紧固部分225之间的连接部,杆部223与离合器盖板210连接。

杆部223具有开口形状,即为U型结构,在离合器盖组件中具有压缩载荷,并且当释放轴承推动膜片弹簧230时,从压缩载荷领域至无载荷领域,再次进入抗拉载荷领域。

杆部223的顶部设有连接孔226,连接孔226通过铆钉227与离合器盖板210连接,如图4所示。紧固部分225的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弹性挂钩部228,悬臂构件235插设于弹性挂钩部228内。支点250在膜片弹簧230的操作中提供杠杆原理中的支点作用。也就是说,膜片弹簧230与离合器盖板210接合,推动飞轮至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290方向,支点250在与膜片弹簧230的关系中起到将飞轮压向摩擦片290的作用。

弹性挂钩部228的形状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当从前面观察时,杆部223呈开口后部的形状,并且紧固部分225是弹性体,以便装配在悬臂构件235的外侧上,紧固部分225形成为对应于悬臂构件235的外周表面。弹性挂钩部228形成为卡在悬臂构件235中并且与悬臂构件235的形状相对应地朝向后部加宽。当释放轴承向膜片弹簧230施加压力以移动悬臂构件235时,相关联的驼峰补偿装置220的紧固部分225与悬臂构件235具有一定程度的间隙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膜片弹簧230上形成有十八个悬臂构件235,并且通过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驼峰补偿装置220连接到悬臂构件225或两个以上。当从侧面观察驼峰补偿装置220时,看到杆部223具有与U型水平对齐的形状,并且紧固部分225连接到杆部分223的下侧。此时可以看到,杆部223连接于离合器盖板210的表面向上提升的形状,使得当与离合器盖板210和膜片弹簧230接合时它可以具有拉伸和压缩载荷,可以有效地减小施加在膜片弹簧230上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

膜片弹簧230的外圆周侧设有磨损补偿装置270,磨损补偿装置270用于补偿由于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290的磨损引起的膜片弹簧230的位置变化。

磨损补偿装置270包括板簧275和棘轮,其中棘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离合器盖板210内、且与膜片弹簧230的外圆周侧接触,板簧275连接在离合器盖板210的内壁上、且一端为与棘轮咬合的弯折结构。通过离合器从动盘与压盘260接触,传递或切断变速箱动力,在传递或切断动力的过程中,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290与压盘260产生摩擦发生磨损。当感应到磨损时,板簧275向棘轮施加一定的力,此时锯齿状的棘轮会旋转,使膜片弹簧230的位置进行水平补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盖组件200用于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的装置,对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290施压传递动力或切断动力的压盘260,将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290推至飞轮(未图示)方向,发动机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至变速箱,使车辆可以行使。离合器盖组件200与未示出的飞轮接合以整体旋转,并且释放轴承对膜片弹簧230加压,以切断从发动机到变速器的动力。也就是说,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释放轴承朝膜片弹簧230移动,释放轴承按压膜片弹簧230,并且与膜片弹簧230连接的压盘260被抬起,与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290分离。膜片弹簧230与支点250通过杠杆的原理,将压盘260与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290分开,使得发动机的动力不会传递到变速箱,进行换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盖组件中,离合器盖板210下方装有膜片弹簧230,膜片弹簧230通过与离合器盖板210连接的驼峰补偿装置220和支点板240支撑。支点板240支撑膜片弹簧230的悬臂构件235与缝隙边缘区间的背面。驼峰补偿装置220以开口或U型部分的形式连接在离合器盖板210和膜片弹簧230之间,释放轴承(未图示)对膜片弹簧230施加压力时,降低最大载荷(peak load),增大最小载荷(valley load),起到减少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之间的差得作用。

如图6a所示,膜片弹簧230组装于离合器盖板210的状态,并且离合器盖板210未与飞轮接合的状态。离合器盖板210由于膜片弹簧230的负载而向右侧倾斜,并且压缩力被施加到驼峰补偿装置220上。

如图6b所示,离合器盖板210组装于飞轮的情况下,此时,驼峰补偿装置220也受到压缩力。如上所述,驼峰补偿装置220在杆部223与离合器盖板210接触面在分开的状态,或离合器盖板210与飞轮结合的情况,形成U型横向放倒的形状都会受到压缩力。

如图6c所示,当释放轴承按压膜片弹簧230时,张力作用在驼峰补偿装置220上的情况。已经经受压缩力的驼峰补偿装置220,因释放轴承的施压而慢慢的解除压缩力,至未受到压缩或拉伸力的无负载的瞬间,即通过压缩载荷变为拉伸载荷的时刻,重新进入受拉伸载荷的区间,使最小载荷变大。

如图7所示,x轴是释放轴承的位置变化,y轴是释放轴承赋予的载荷。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根据释放轴承的位置位移施加到释放轴承的负载。负载曲线表示了驼峰补偿装置220受到的负载。在压缩区域中的最大负载与拉伸区域上的最小负载之间的差异为驼峰。可以对在没有使用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的情况下,在压缩区域的最大载荷与张力区域中的最小负载的差值H1,与使用驼峰补偿装置的离合器盖组件的情况下,在压缩区域的最大载荷与张力区域中的最小负载的差值H2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当使用驼峰补偿装置220时,驼峰H2小于不使用驼峰补偿装置220时的驼峰H1。当使用驼峰补偿装置220时,在压缩区域提供与压缩力相反的力,使当踩下离合器踏板,释放轴承移动时,释放轴承的最大载荷会变小,在抗拉区域提供与抗拉力相反的力,使释放轴承的最小载荷变大。结果,驼峰值被补偿以便于驾驶员在操作时踩下离合器以进行换档,并且可以在具有高扭矩输出的车辆中提供更有效的驾驶操作。而且,可以获得由于最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离合器踏板的回弹力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