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1435发布日期:2019-07-19 23:0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排变速器,具体是行星排有一个完整单层星行星排、其余全是同种中心轮行星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的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的行星排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为了转换传递动力系统的转矩和转速,很多动力机械都配置了行星排变速器。现有行星排变速器通过控制离合器、制动离合器来换档,不同行星排变速器的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各有技术特征。本人已经发明了全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换档的行星排变速器。但上述各种行星排变速器结构复杂、性能不佳,机械行业需要结构简单、性能佳的行星排变速器;本发明就是通过优化行星排结构、优化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提出这种行星排变速器。

行星排基础知识:行星排由太阳轮、内齿圈与带行星轮的行星架三种部件组成,其中太阳轮与内齿圈是两种不同的中心轮,它们的转动轴心就是行星排中心轴。行星架上的行星轮有单层行星轮、双层行星轮两种,对应的行星排分为单层星行星排与双层星行星排,各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及运动方程。行星排各部件尺寸等比放大缩小,其各种特性参数不变,其各个运动方程不变。多个行星排相互连接可以组成行星排结构。行星排结构中的几个部件相互连接拥有完全相同的转速,就形成一个旋转构件。本发明提出,具有太阳轮、行星架、内齿圈三种部件的行星排是完整行星排。其中行星架上设置单层行星轮的是完整单层星行星排,简称完整单排,完整单排中从行星排中心轴从内向外依次是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行星架上设置双层行星轮的是完整双层星行星排,简称完整双排,完整双排中从行星排中心轴从内向外依次是太阳轮与内层行星轮啮合、内层行星轮与外层行星轮啮合、外层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根据实际需要,行星排可以不设置太阳轮或内齿圈这两种中心轮的其中之一,这就是非完整行星排。本发明中的行星排,有一个完整单排,其余全是具有单层行星轮的非完整行星排,有两类,均称为同种中心轮排:一类是各行星排全都具有太阳轮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内齿圈,称为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这类行星排中从内向外只有太阳轮与单层行星轮啮合;另一类是各行星排全都具有内齿圈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太阳轮,称为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这类行星排中从内向外只有单层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本发明的这种行星排结构,可以简化结构,减少啮合的齿轮数量,减轻变速器自重、减少传动中的损耗,同时尽量缩短整个行星排结构的长度,这就是结构简单、性能佳;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中,锁止连接全采用制动器来控制档位,这也是控制结构简单、性能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设计制造结构简单、性能佳的行星排变速器,本发明提出各行星排中有一个完整单排、其余全是同种中心轮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的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的行星排变速器。称为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与输入端、输出端相连接,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各制动器。本发明以行星排结构特征、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发明的特征,其中:

行星排结构特征是:行星排结构采用不少于二排行星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各行星排均是单层星行星排,相邻行星排之间的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行星排结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单排,其余行星排均具有太阳轮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内齿圈、均是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第二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单排,其余行星排均具有内齿圈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太阳轮、均是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星连接即对多排行星排,使各行星排的行星轮组数目相同,调整各行星排尺寸大小,有的等比放大、有的等比缩小,直至各行星排中某一层行星轮轴心到行星排中心轴的距离都相等;把一排行星排的某一层行星轮与相邻行星排的某一层行星轮轴心对齐相连接,这样的连接使参与连接的各某一层行星轮拥有相同的转速,参与连接的各个行星架拥有另一相同的转速。这样的行星排间连接,称为行星排的星连接,多个行星排以星连接方法连接组成的行星排结构,称为星连接行星排结构。所述连接即通过机械连接使两个部件的转速等比,其中直接连接时两个部件具有完全相同的转速,其中间接连接时两个部件具有相互固定等比的转速。下文中“连接”一般是直接连接,间接连接会专门标出。

本发明行星排结构中,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各中心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每个行星排,行星架与行星轮这两者的相互关系为:一者为轴,另一者为轴承。本发明中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发明中行星排各部件齿轮的模数与其他行星排各部件齿轮的模数不必须相同。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的特征有四类,第一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和完整单排太阳轮中的一个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其余太阳轮以及完整单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二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和完整单排内齿圈中的一个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其余内齿圈以及完整单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三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和完整单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完整单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第四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和完整单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完整单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制动一个制动器就锁止与之连接的中心轮,不制动一个制动器就不锁止与之连接的中心轮。下述在本发明中应用的技术为成熟技术,本发明不做详细原理讲解:所述行星架与输入端或输出端的连接有沿行星排中心轴直接连接和通过旁轴齿轮间接连接两种;同样,一个中心轮与输出端或输入端的连接有沿行星排中心轴直接连接和通过旁轴齿轮间接连接两种;直接连接传动比为1.0,间接连接传动比为-1.0。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离合器、助力制动器等。

本发明以上述行星排结构特征、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发明的特征。这样使本发明变速器结构简单,各种部件间齿轮啮合数量减到最少,同时行星排结构长度较短,可以形成各相邻档位传动比近似等比的性能佳的变速器。各行星排的排列顺序,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连接、制动器连接的排列顺序,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改变本发明的排列性质,但都不改变本发明的特征。在本发明之前,变速器业内没有相同特征的行星排变速器。

本发明中,输入端输入转速、锁止制动一个制动器就决定了输出端转速。制动一个制动器使与之连接的中心轮转速确定为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形成一个传动比,对应一个档位。制动另一个制动器,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形成另一个传动比,对应另一个档位。本发明变速器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当一个制动器处于半制动状态时,变速器在这个档位半联动,当各制动器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所述传动比即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的比值,传动比为正值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传动比为负值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

图1、图5、图9、图13所示为二排行星排结构,图2、图6、图10、图14所示为三排行星排结构,图3、图7、图11、图15所示为四排行星排结构,图4、图8、图12、图16所示为五排行星排结构。图1至图4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二类特征。其中图1、图3、图4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2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5至图8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四类特征。其中图5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6、图7、图8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9至图12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一类特征。其中图9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10、图11、图12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13至图16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三类特征。其中图13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14、图15、图16中示意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其中图16中在完整单排的内齿圈上的外侧设置外齿环、两者转速相同,在旁轴的输入端轴上设置旁轴齿轮,外齿环与旁轴齿轮啮合,输入端与完整单排内齿圈的连接是通过外齿环与旁轴齿轮的间接连接,间接连接传动比为-1.0。各图中的轴承只示意轴承支撑结构原理,不反映轴承的实际数量、实际尺寸。上述结构决定本发明变速器各档位的档位设置与传动路径,上述结构与各行星排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共同决定本发明变速器各档位的传动比;各行星排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非常多,可以形成不同变速器的各档位传动比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齿轮齿数的组合将在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本发明变速器中各行星排的排列顺序影响各档位传动路径的排列性能,不影响变速器的其他性能。本发明变速器多于五排行星排的行星排结构及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可依此类推,就不附图阐述了。

一个变速器,当保持其他所有结构不变,只对换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形成的新变速器就是原变速器的逆变速器。逆变速器的档位数保持不变,逆变速器新的各档位传动比为原变速器相应原档位传动比的倒数。本发明变速器的逆变速器,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改为以下四类,第一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和完整单排太阳轮中的一个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其余太阳轮以及完整单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二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和完整单排内齿圈中的一个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其余内齿圈以及完整单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三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和完整单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完整单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第四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各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和完整单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完整单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本发明变速器的逆变速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有益之处在于:提出了行星排结构特征,提出了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提出了通过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本发明变速器结构简单,行星排结构长度较小;可以形成相邻档位传动比近似等比的变速器,性能佳。作为车辆变速器,特别适于作为电动车辆变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完整单排行星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单排太阳轮,6为轴式行星架,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2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完整单排行星轮,5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单排太阳轮,8为轴承式行星架,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3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完整单排行星轮,6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单排太阳轮,10为轴式行星架,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4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6为完整单排行星轮,7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12为轴式行星架,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5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完整单排行星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单排太阳轮,6为轴式行星架,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6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完整单排行星轮,5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单排太阳轮,8为轴承式行星架,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7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完整单排行星轮,6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单排太阳轮,10为轴承式行星架,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8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6为完整单排行星轮,7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12为轴承式行星架,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9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完整单排行星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单排内齿圈,6为轴式行星架,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10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完整单排行星轮,5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单排内齿圈,8为轴承式行星架,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11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完整单排行星轮,6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单排内齿圈,10为轴承式行星架,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12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6为完整单排行星轮,7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12为轴承式行星架,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13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完整单排行星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单排内齿圈,6为轴式行星架,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14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完整单排行星轮,5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单排内齿圈,8为轴承式行星架,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15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完整单排行星轮,6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单排内齿圈,10为轴承式行星架,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16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6为完整单排行星轮,7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12为轴承式行星架,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16为外齿环,17为旁轴齿轮。

各图中行星排均按业内惯例以半幅结构简图示意,完整单排内齿圈上设置的外齿环以半幅结构简图示意,旁轴齿轮及与之连接的输入端以整幅结构简图示意。输入端以输入箭头示意,输出端以输出箭头示意,制动器以接地的离合器符号示意。各图中各部件只示意结构关系,未反映真实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96,zq2=94,zt1=62,x1=17,x2=4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轴式行星架(6)连接输入端(8),完整单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9),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完整单排太阳轮(5)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1。轴式行星架(6)与输入端(8)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与输出端(9)是直接连接。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6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1.6458,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二档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2: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68,zq2=82,zq3=92,zt1=34,x1=17,x2=14,x3=4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轴承式行星架(8)连接输入端(10),完整单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11),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完整单排太阳轮(7)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2。轴承式行星架(8)与输入端(10)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与输出端(11)是直接连接。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2.1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2.1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7)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1.5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二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为正二档带一倒档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3: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88,zq2=100,zq3=106,zq4=94,zt1=46,x1=21,x2=17,x3=14,x4=4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轴式行星架(10)连接输入端(12),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连接输出端(13),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完整单排内齿圈(1)、完整单排太阳轮(9)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3。轴式行星架(10)与输入端(12)是直接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与输出端(13)是直接连接。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3.48,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3.48,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5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9)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1.37238,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为正三档带一倒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等比值约2.18438,性能佳。

实施例4: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二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80,zq2=84,zq3=102,zq4=80,zq5=92,zt1=46,x1=17,x2=15,x3=14,x4=21,x5=4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轴式行星架(12)连接输入端(14),完整单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15),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完整单排太阳轮(1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4。轴式行星架(12)与输入端(14)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与输出端(15)是直接连接。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5.2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8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5.2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8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1.5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二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正三档倒二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5: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54,zq2=144,zt1=18,x1=18,x2=15。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轴式行星架(6)连接输出端(9),完整单排太阳轮(5)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完整单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5。轴式行星架(6)与输出端(9)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5)与输入端(8)是直接连接。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0.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二档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6: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54,zq2=88,zq3=86,zt1=18,x1=18,x2=21,x3=15。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轴承式行星架(8)连接输出端(11),完整单排太阳轮(7)连接输入端(10),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完整单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6。轴承式行星架(8)与输出端(11)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7)与输入端(10)是直接连接。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6.7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5.19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三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三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7: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54,zq2=62,zq3=108,zq4=130,zt1=18,x1=18,x2=16,x3=22,x4=21。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轴承式行星架(10)连接输出端(13),完整单排太阳轮(9)连接输入端(12),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完整单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7。轴承式行星架(10)与输出端(13)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9)与输入端(12)是直接连接。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7.19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5.9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4.8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四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四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8: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四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zq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54,zq2=62,zq3=108,zq4=130,zq5=116,zt1=18,x1=18,x2=16,x3=22,x4=21,x5=15。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轴承式行星架(12)连接输出端(15),完整单排太阳轮(11)连接输入端(14),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完整单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8。轴承式行星架(12)与输出端(15)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1)与输入端(14)是直接连接。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8.7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7.19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5.9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4.8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五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五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五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9: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zt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38,zq1=96,x1=39,x2=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轴式行星架(6)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连接输出端(9),完整单排太阳轮(1)、完整单排内齿圈(5)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9。轴式行星架(6)与输入端(8)是直接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与输出端(9)是直接连接。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2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2.101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二档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0: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设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zt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38,zt3=68,zq1=96,x1=39,x2=17,x3=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轴承式行星架(8)连接输入端(10),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连接输出端(11),完整单排太阳轮(1)、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完整单排内齿圈(7)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10。轴承式行星架(8)与输入端(10)是直接连接,一号中心轮排太阳轮(2)与输出端(11)是直接连接。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2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2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7)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2.101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二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为正二档倒一档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1: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设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zt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38,zt3=36,zt4=58,zq1=96,x1=39,x2=17,x3=23,x4=20。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轴承式行星架(10)连接输入端(12),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连接输出端(13),完整单排太阳轮(1)、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完整单排内齿圈(9)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11。轴承式行星架(10)与输入端(12)是直接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与输出端(13)是直接连接。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3.3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3.3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2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9)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2.101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为正三档倒一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12: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一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设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zt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38,zt3=58,zt4=68,zt5=36,zq1=96,x1=39,x2=17,x3=20,x4=17,x5=2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轴承式行星架(12)连接输入端(14),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连接输出端(15),完整单排太阳轮(1)、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完整单排内齿圈(1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12。轴承式行星架(12)与输入端(14)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与输出端(15)是直接连接。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3.3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2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二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3.3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2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2.101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二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为正三档倒二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可作为车辆或工程车辆的变速器。本发明实施例12变速器的输出端与本发明实施例8变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形成新的十个行星排组成的、通过十个制动器控制的、具有十五个正档位十个倒档位且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的变速器。

实施例13: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zt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88,zq1=54,x1=18,x2=21。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轴式行星架(6)连接输出端(9),完整单排内齿圈(5)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完整单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13。轴式行星架(6)与输出端(9)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5)与输入端(8)是直接连接。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2.39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3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二档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4: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1为完整单3排太阳轮齿数,zt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42,zt3=72,zq1=54,x1=18,x2=19,x3=19。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轴承式行星架(8)连接输出端(11),完整单排内齿圈(7)连接输入端(10),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14。轴承式行星架(8)与输出端(11)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7)与输入端(10)是直接连接。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2.26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73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3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三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三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15: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1为完整单排太阳轮齿数,zt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42,zt3=72,zt4=116,zq1=54,x1=18,x2=19,x3=19,x4=20。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轴承式行星架(10)连接输出端(13),完整单排内齿圈(9)连接输入端(12),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完整单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15。轴承式行星架(10)与输出端(13)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9)与输入端(12)是直接连接。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2.9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2.26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73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3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四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为正四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实施例16: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第三类特征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单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单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1为完整单3排太阳轮齿数,zt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q1为完整单排内齿圈齿数,x1为完整单排行星轮齿数,x2为一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8,zt2=60,zt3=68,zt4=86,zt5=94,zq1=54,x1=18,x2=31,x3=22,x4=19,x5=15。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轴承式行星架(12)直接连接输出端(15),在完整单排内齿圈(11)上设置外齿环(16)、在旁轴的输入端(14)上设置旁轴齿轮(17),通过外齿环(16)与旁轴齿轮(17)的啮合,以完整单排内齿圈(11)间接连接输入端(14),使该间接连接的传动比为-1.0;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完整单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16。轴承式行星架(12)与输出端(15)是直接连接,完整单排内齿圈(11)与输入端(14)的连接是通过外齿环(11)及旁轴齿轮(17)间接连接,这个间接连接的传动比设置为-1.0。所述完整单排内齿圈(11)与外齿环(16)转速相同。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3.08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5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03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一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64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单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3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五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五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为正五档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性能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与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