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密封零泄漏提升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926发布日期:2019-09-17 20: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密封零泄漏提升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密封零泄漏提升阀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最早做蓄热式氧化炉的厂家,都采用蝶阀。随着后来环保要求的提高,采用两塔RTO加提升阀结构,提升阀在国内环保行业广泛应用,各家提升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现有的提升阀密封一般都采用硬密封,硬密封对装配的要求高,因此国内的提升阀很难做到零泄漏。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特别对那种高浓度废气,要求废气达标效率必须达到99%以上,对阀门的泄漏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很多环保厂家废气不达标,就是因为采用的蝶阀或则提升阀密封不好导致。

此外,现有的硬密封只是单密封,当硬密封失效时,废气就会泄漏,密封效果很难得到足够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密封零泄漏提升阀装置,该装置的多密封保护彻底解决了热氧化炉废气泄漏的问题,且该装置采用硬密封与软密封结合,当软密封由于长时间工作失效时,硬密封起作用,软硬兼施多密封,效果更好,实现零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密封零泄漏提升阀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顶部的直线行程气缸,设于支架下部内部中空的圆筒形支撑件,所述支架与直线行程气缸之间通过气缸安装板固定,所述直线行程气缸下部连接有穿过气缸安装板中心且下端延伸出支架底部的输出轴;所述支撑件是由筒形的上支撑件与筒形的下支撑件上下叠放组成,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夹有环形的支撑板;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及支撑板通过法兰固定,在下支撑件中心处设有高度与下支撑件相同的支柱;输出轴下端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的下端连接有圆形的阀板;在支撑板上设有环形阀座,环形阀座具有垂直于支撑板的内侧壁与外侧壁,外侧壁高于内侧壁,在内、外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的上端高出外侧壁,阀板下压时挤压弹性密封圈并且同时与环形阀座的外侧壁上端接触。

具体的,直线行程气缸连接PLC控制器,当废气进入提升阀,直线行程气缸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轴和阀板向上动作,从而废气从支撑件内的空隙进入到提升阀,之后再进入废气处理设备RTO中。当PLC控制器给直线行程气缸关闭信号时,直线行程气缸控制输出轴和阀板向下动作,阀板落下时,首先挤压弹性密封圈,即提升阀第一次密封作用,然后阀板继续向下挤压在环形阀座的外侧壁上,即提升阀第二次密封作用,阀板继续向下挤压,弹性密封圈一部分被挤压在环形阀座的内侧壁上,实现提升阀第三次密封作用;三次防护从而保证废气不能进入提升阀内,实现零泄漏。其中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可以拆卸,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拆卸,也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的高度,实用性较好。

作为优选,在支架的底板上设有供输出轴穿过的通孔,在输出轴上固定套有纵截面为T形的密封接头,在底板外侧底面上固定设有凹型填料座,所述填料座内填有石墨粉,密封接头插入填料座内。具体的,填料座内填有的石墨粉使得输出轴与支架底板上的通孔之间没有缝隙,从而保证不会有气体泄漏。

作为优选,所述阀板上下设有直径小于阀板且形状为圆形的夹板,夹板、阀板通过法兰固定在控制杆的下端。夹板的设置保证阀板在挤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增加设备的寿命。

作为优选,在支架内壁设有上下两个限位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的中上部设有浮动接头。具体的,在需要向下动作时,PLC控制器给直线行程气缸的电磁阀信号,电磁阀提供压缩空气,直线行程气缸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动作,当压缩空气从直线行程气缸上进入直线行程气缸时,输出轴和阀板向下运动。在需要向上动作时,PLC控制器给直线行程气缸的电磁阀信号,直线行程气缸的电磁阀换向,压缩空气从直线行程气缸下孔进入,输出轴和阀板向上运动。输出轴向下运动时,当限位开关感应到浮动接头,表示输出轴下降到位;输出轴向上运动时,限位开关感应到浮动接头,表示输出轴上升到位,如此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环形阀座外侧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用于保护环形阀座使得环形阀座在受到挤压时不发生移位。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圈高度为3cm-8cm。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阀座内部填充有三层垫板。垫板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或拆卸,灵活控制高低,方便使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阀座及弹性密封圈的设计,使得该装置有多密封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废气的零泄漏。再者,该装置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可以拆卸,也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的高度,实用性较好,环形阀座内部填充的垫板也能够随意增加或拆卸,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放大图。

各附图标记为:1、支架;101、底板;102、限位开关;103、浮动接头;2、直线行程气缸;3、安装板;4、支撑件;401、上支撑件;402、下支撑件;403、支撑板;404、阀座;405、内侧壁;406、外侧壁;407、密封圈;408、加强筋;5、输出轴;501、控制杆;502、阀板;503、接头;504、填料座;505、夹板;6、支柱;7、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密封零泄漏提升阀装置,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顶部的直线行程气缸2,设于支架1下部内部中空的圆筒形支撑件4,所述支架1与直线行程气缸2之间通过气缸安装板3固定,所述直线行程气缸2下部连接有穿过气缸安装板3中心且下端延伸出支架1底部的输出轴5;所述支撑件4是由筒形的上支撑件401与筒形的下支撑件402上下叠放组成,上支撑件401与下支撑件402之间夹有环形的支撑板403;上支撑件401、下支撑件402及支撑板403通过法兰固定,在下支撑件402中心处设有高度与下支撑件402相同的支柱6;输出轴5下端连接有控制杆501,控制杆501的下端连接有圆形的阀板502;在支撑板403上设有环形阀座404,环形阀座404具有垂直于支撑板403的内侧壁405与外侧壁406,外侧壁406高于内侧壁405,在内、外侧壁406之间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407,弹性密封圈407的上端高出外侧壁406,阀板502下压时挤压弹性密封圈407并且同时与环形阀座404的外侧壁406上端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圈407高度为5cm。

具体的,直线行程气缸2连接PLC控制器(未图示),当废气进入提升阀,直线行程气缸2在PLC控制器(未图示)的控制下,输出轴5和阀板502向上动作,从而废气从支撑件4内的空隙进入到提升阀,之后再进入废气处理设备RTO(未图示)中。当PLC控制器(未图示)给直线行程气缸2关闭信号时,直线行程气缸2控制输出轴5和阀板502向下动作,阀板502落下时,首先挤压弹性密封圈407,即提升阀第一次密封作用,然后阀板502继续向下挤压在环形阀座404的外侧壁406上,即提升阀第二次密封作用,阀板502继续向下挤压,弹性密封圈407一部分被挤压在环形阀座404的内侧壁405上,实现提升阀第三次密封作用;三次防护从而保证废气不能进入提升阀内,实现零泄漏。其中上支撑件401与下支撑件402之间可以拆卸,在实际应用中便于拆卸,也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上支撑件401与下支撑件402的高度,实用性较好。

在支架1的底板101上设有供输出轴5穿过的通孔,在输出轴5上固定套有纵截面为T形的密封接头503,在底板101外侧底面上固定设有凹型填料座504,所述填料座504内填有石墨粉,密封接头503插入填料座504内。具体的,填料座504内填有的石墨粉使得输出轴5与支架1底板101上的通孔之间没有缝隙,从而保证不会有气体泄漏。

所述阀板502上下设有直径小于阀板502且形状为圆形的夹板505,夹板505、阀板502通过法兰固定在控制杆501的下端。夹板505的设置保证阀板502在挤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增加设备的寿命。

在支架1内壁设有上下两个限位开关102,所述输出轴5的中上部设有浮动接头103。具体的,在需要向下动作时,PLC控制器(未图示)给直线行程气缸2的电磁阀(未图示)信号,电磁阀(未图示)提供压缩空气,直线行程气缸2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动作,当压缩空气从直线行程气缸2上进入直线行程气缸2时,输出轴5和阀板502向下运动。在需要向上动作时,PLC控制器(未图示)给直线行程气缸2的电磁阀(未图示)信号,直线行程气缸2的电磁阀(未图示)换向,压缩空气从直线行程气缸2下孔进入,输出轴5和阀板502向上运动。输出轴5向下运动时,当限位开关102感应到浮动接头103,表示输出轴5下降到位。输出轴5向上运动时,限位开关102感应到浮动接头103,表示输出轴5上升到位,如此往复运动。

环形阀座404外侧与支撑板403之间设有加强筋408。加强筋408用于保护环形阀座404使得环形阀座404在受到挤压时不发生移位。

所述环形阀座404内部填充有三层垫板7。垫板7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或拆卸,灵活控制高低,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阀座404及弹性密封圈407的设计,使得该装置有多密封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废气的零泄漏。且该装置上支撑件401与下支撑件402之间可以拆卸,也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上支撑件401与下支撑件402的高度,实用性较好,环形阀座404内部填充的垫板7也能够随意增加或拆卸,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