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密封的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8015发布日期:2020-02-14 14:38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侧面密封的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塑密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一般采用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氟橡胶、硅橡胶以及共混胶制造。

其中,像o型密封圈等,使用面十分广泛,涉及机械密封、化工设备、电器等技术领域,对油、水、空气或气体等各种流体进行静态或动态密封。

o型密封圈等密封圈,通常为环圈结构,这种密封圈具有密封性能好和价格便宜等优点。

目前,密封圈通采用上下模模压成型,例如,现有的o型密封圈10如图1所示。

这种图1所示的o型密封圈10,它的截面如图2所示。根据截面图可知,它起到密封作用的位置,通常是外周沿11、内周沿12、上顶部13和下顶部14,特别是其中的外周沿11、上顶部13和下顶部14。

这种图1所示的o型密封圈10,通常是由上模和下模通过模压成型的,产生相应的毛边15和毛边16(毛边截面通常为菱形),如图3中的截面所示。毛边15恰好位于o型密封圈10的外周沿11,毛边16恰好位于o型密封圈10的内周沿12,这导致其在去除毛边15和毛边16之后,外周沿11和内周沿12通常各会留有一道180度分模线(撕边线),其中,180度是指分模线整个环绕在o型密封圈10的外周沿11和内周沿12一圈。

位于o型密封圈外周沿11表面(外圈表面)的180度分模线和内周沿12表面(内圈表面)的180度分模线,会造成o型密封圈等密封圈的主要工作主面(即外侧面或上述外周沿11表面)不光滑,会影响其密封效果,并且,这种o型密封圈等密封圈动态使用时,分模线还导致密封圈易撕裂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以保证更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克服密封圈易撕裂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所述主体还具有位于所述上端周面和所述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侧面,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上端周面的截面为直线段、斜线段、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所述下端周面的截面为直线段、斜线段、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所述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对应于所述主体的外侧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对应于所述主体的内侧面;或者,所述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对应于所述主体的外侧面,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对应于所述主体的内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中点与所述外周侧面的高度中点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一半圆形;或者,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一弓形。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截面为所述第一半圆形时,所述第一半圆形的直径为所述主体外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当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截面为所述第一弓形时,所述第一弓形的弦为所述主体外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环绕在整个所述主体内周侧面的第二曲面凸起。

可选的,所述第二曲面凸起的高度中点与所述内周侧面的高度中点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二半圆形;或者,所述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二弓形。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为所述第二半圆形时,所述第二半圆形的直径为所述主体内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当所述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为所述第二弓形时,所述第二弓形的弦为所述主体外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其中一个方面中,侧面密封的密封圈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所述主体还具有位于所述上端周面和所述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侧面,所述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好,并且,能够克服密封圈在使用时易撕裂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现有密封圈刚开模带有毛边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密封圈截面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密封圈制作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平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上模和下模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7中上模部分结构和下模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上模和下模对位合模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上模和下模合模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放大结构合模之后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8所示密封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密封圈密封效果有待改进,并且,密封圈动态使用时,易撕裂损坏。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和密封圈制作模具,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

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圈20为一种o型密封圈,密封圈20包括主体21和第一曲面凸起22。

请继续参考图5,图5是密封圈20的截面图,从截面中可以进一步看到,密封圈20包括主体21和第一曲面凸起22。并且,主体21具有上端周面213和下端周面214(说明书中,用实心三角箭头标注表面)。主体21还具有位于上端周面213和下端周面214之间的外周侧面211,以及位于上端周面213和下端周面214之间的内周侧面212。结合图4和图5可知,第一曲面凸起22环绕在整个主体21的外周侧面211。

从图5中看到,第一曲面凸起22的高度小于主体21外周侧面211的高度。密封圈20之所以称为侧面密封的密封圈,正是由于,本实施例主要靠密封圈侧面的第一曲面凸起22达到密封效果(注意第一曲面凸起22是主要作用,但密封圈的其它部分当然也参与密封)。

从图5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上端周面213的截面为直线段。其它实施例中,密封圈主体的上端周面截面也可以为斜线段、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

当上端周面的截面为直线段或斜线段时,决定了主体的截面是矩形或者梯形。

当上端周面的截面为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时,决定了主体的截面是矩形和半圆形(半圆形也可以为弓形)的叠加组合或相减组合。

从图5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下端周面214的截面为直线段。其它实施例中,密封圈主体的下端周面截面也可以为斜线段、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

并且,其它实施例中,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的截面可以不同,例如上端周面的截面可以是凸曲线段,而下端周面的截面可以是直线段。

请参考图6,示出了密封圈20部分截面的放大结构,图6中,用虚线将主体21和第一曲面凸起22分开以更好地区别显示。此时可以显然地看到,本实施例中,主体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它实施例中,主体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凸起22的高度中点与外周侧面211的高度中点重合。即本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相等,而且,第一曲面凸起22的截面本身是一种上下对称的形状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凸起22的截面为第一弓形。第一弓形的弦在图6中竖直线上。弦高为图6中所示的h1,而主体21外周侧面211高度为图6中所示的高度h2。由前面可知,h1小于h2,或者也可以说,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相等且不为零。

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弓形的弦为主体21外周侧面211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即h1为h2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更加进一步的选取中,h1选择为h2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而图6中显示的情况中,h1约为h2的二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凸起的截面可以为第一半圆形。当第一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一半圆形时,第一半圆形的直径可以为主体外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进一步范围,可以选择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以更好地实现相应的密封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能够使密封圈的180度分模线不再位于图5所示的外周侧面211和内周侧面212上,也不会位于上端周面213和下端周面214,而是出现在拐角位置,即将产生毛边的位置设置为对应于拐角的地方。

具体的,相应的,其中一条分模线会出现在上端周面213与外周侧面211的拐角位置(即毛边出现在拐角位置以外),另一条分模线会出现在下端周面214与内周侧面212的拐角位置。

也就是说,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的结构能够具有这样的特点,它的第一条分模线(撕边线)位于上端周面213和外周侧面211的拐角处,它的第二条分模线(撕边线)位于下端周面214和内周侧面212的拐角处。

此时,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的主要工作主面(外周侧面211,最主要是第一曲面凸起22表面)更光滑,其它工作面(内周侧面212上端周面213和下端周面214)也同样光滑,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好。并且,这种密封圈20动态使用时,由于分模线位于拐角,还能够克服密封圈在使用时易撕裂损坏的问题。

为了说明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具有上述结构优点,以下结合密封圈20的制作模具,进一步说明。

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密封圈制作模具(未标注),如图7所示。

图7中,位于左边的结构是密封圈制作模具的上模30,位于右边的结构是密封圈制作模具的下模40。

图7是上模30和下模40的示意图。上模30具有上型腔区域31。上型腔区域31具有芯子311(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2),芯子311下端面具有第一沟槽3110(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2)。上型腔区域31还具有围绕芯子311的上成型面区域312。上型腔区域31还具有围绕上成型面区域312的第二沟槽313(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2)。

下模40具有下型腔区域41。下型腔区域41具有下型腔410(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2),下型腔410具有侧壁(未标注,请参考图12),侧壁具有第一曲面凹槽4101(请参考图12和图13),第一曲面凹槽4101的高度小于下型腔410侧壁的高度。

与密封圈20对应的,本实施例的模具中,第一曲面凹槽4101的高度中点与侧壁的高度中点重合。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凹槽的高度中点可以不与侧壁的高度中点重合。

请继续参考图7,上模30还包括第一导孔32和第一导柱33,它们位于整体呈四边形的上模30的两个对角上。相应的,下模40包括第二导柱42和第二导孔43,同样的,它们位于整体呈四边形的下模40的两个对角上。第一导孔32是和第二导柱42相配合的,第二导孔43是和第一导柱33相配合的。另外,在图中,还显示了上模30和下模40其中一个角为截角,截角用于对位。

除了上述结构,下模40还具有排气槽44,排气槽44首先围绕下型腔区域41,然后在四个方向上引出四个支槽,用于合模过程中的排气,以使得模具方便地进行合模。

图8显示了上模30和下模40的立体结构,并且,还用虚线显示了它们的背面结构。关于图8中的具体结构内容,可以参考与图7相关的内容。

图9显示了图7和图8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放大的是上模30的部分上型腔区域31和下模40的部分下型腔区域41。其中,部分上型腔区域31的放大结构位于图9的左边,部分下型腔区域41的放大结构位于图9的右边。放大的部分上型腔区域31显示了上型腔区域31具有上述芯子311、上成型面区域312和第二沟槽313等结构,也显示了芯子311下端面具有第一沟槽3110。放大的部分下型腔区域41显示了下型腔区域41具有下型腔410。

图10显示了上模30和下模40对位合模前的立体结构。

图11显示了上模30和下模40合模前的剖面结构。

图12是图11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放大的是,其中一个芯子311和其中一个下型腔410,以及它们周边的相应结构。

图12显示出上模具有上述芯子311、上成型面区域312和第二沟槽313等结构,也显示了芯子311下端面具有第一沟槽3110。

图12显示出下型腔区域41具有下型腔410,下型腔410的侧壁具有第一曲面凹槽4101。

图12还显示,下型腔410底部具有下承芯面区域4102(图12中用两条虚线段限定出下承芯面区域4102对应位置,即两条虚线段之间的线段对应承芯面区域4102的截面,下图13同理)和下成型面区域4103,下承芯面区域4102用于与芯子311下端面对应,下成型面区域4103围绕下承芯面区域4102。

本实施例中,下成型面区域4103的截面为直线段。其它实施例中,下成型面区域的截面也可以为斜线段、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

图13是图12所示放大结构合模之后的示意图。此时看到,上模30的芯子311(图13中未标注,请参考图12)与下模40的下型腔410(图13中未标注,请参考图12)配合合模后,共同限定出产品型腔4100。

产品型腔4100呈现的截面形状与图5和图6中显示的密封圈20截面形状相同,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正是为了制作密封圈20。产品型腔4100中的第一曲面凹槽4101,正是对应用于形成第一曲面凸起22,而除了第一曲面凹槽4101,其它部分正是用于形成主体21,请结合参考图5、图6和图13。

一方面,由图13看到,芯子311、上成型面区域312和第二沟槽313与下型腔410的配合,使得密封圈20产生的第一条分模线会出现在密封圈20上端周面213和外周侧面211的拐角处,即第一条毛边会形成在第二沟槽313和下模40围成的区域内。

另一方面,由图13还看到,芯子311下端面(未标注)的第一沟槽3110与下型腔410底部的下承芯面区域4102配合,使得密封圈20产生的第二条分模线会出现在密封圈20下端周面214和内周侧面212的拐角处,即第二条毛边会形成在第一沟槽3110和下模40下承芯面区域4102围成的区域内。

由上述两方面的原因,本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能够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并且,这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动态使用时,还能够克服密封圈在使用时易撕裂损坏的问题。

请参考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上成型面区域312的截面为直线段,这决定了密封圈20的上端周面213为平面(请结合参考图5)。其它实施例中,上成型面区域的截面可以为斜线段、凸曲线段或者凹曲线段。

第一曲面凹槽4101的截面为第一半圆形或者第一弓形。第一弓形的弦为下型腔410侧壁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第一曲面凹槽4101与第一曲面凸起22是对应的,因此,可以参考图6相应内容。

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凹槽的截面也可以为第一半圆形。第一半圆形的直径为下型腔侧壁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密封圈20的另一种截面图,可以如图14所示,图14中用密封圈20’显示。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其截面如图14所示。密封圈20’同样包括主体(未标注)和第一曲面凸起(未标注)。并且,主体具有上端周面(未标注)和下端周面(未标注)。主体还具有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未标注),以及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内周侧面(未标注)。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主体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请结合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本实施例中,如图14,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对应于主体的外侧面,等腰梯形的下底对应于主体的内侧面。

对应的,用于制作密封圈20’的密封圈制作模具,它的整体结构可以参考图7至图13,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结构中,制作密封圈20’的模具,需要将目前为直线段的上成型面区域312的截面,变成斜线段。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密封圈20的另一种截面图,可以如图15所示,图15中用密封圈20”显示。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20”,其截面如图15所示。密封圈20”同样包括主体(未标注)和第一曲面凸起(未标注)。并且,主体具有上端周面(未标注)和下端周面(未标注)。主体还具有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未标注),以及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内周侧面(未标注)。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主体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请结合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本实施例中,如图15,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下底对应于主体的外侧面,等腰梯形的上底对应于主体的内侧面。

对应的,用于制作密封圈20”的密封圈制作模具,它的整体结构可以参考图7至图13,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结构中,制作密封圈20”的模具,需要将目前为直线段的上成型面区域312的截面,变成斜线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50,如图16所示,其截面如图17所示。密封圈50同样包括主体51和第一曲面凸起52。并且,主体具有上端周面(未标注)和下端周面(未标注)。主体还具有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未标注),以及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内周侧面(未标注)。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主体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请结合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本实施例中,如图15,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本实施例中,密封圈50还包括环绕在整个主体51内周侧面的第二曲面凸起53。

本实施例中,第二曲面凸起53的高度中点与内周侧面的高度中点重合。也就是说,第二曲面凸起53的高度中点与主体51的高度中点重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二弓形。第二弓形的弦为主体外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进一步选择中,第二弓形的弦可以为主体外周侧面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例如具体可以为二分之一。

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可以为第二半圆形。当第二曲面凸起的截面为第二半圆形时,第二半圆形的直径为主体内周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对应的,用于制作密封圈50的密封圈制作模具,它的整体结构可以参考图7至图13,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结构中,制作密封圈50的模具,需要在的芯子上,形成第二曲面凹槽(未示出)。即这种制作密封圈50的密封圈制作模具,上模还可以包括环绕在整个芯子侧面的第二曲面凹槽。第二曲面凹槽的高度中点与芯子侧面的高度中点重合。对应于第二曲面凸起53的第二弓形形状,相应模具的第二曲面凹槽的截面也为第二弓形。同样的,第二弓形的弦为芯子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进一步选择可以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第二曲面凹槽的截面也可以为第二半圆形。当第二曲面凹槽的截面为第二半圆形时,第二半圆形的直径可以为芯子侧面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60,如图18所示,其截面如图19所示,其立体形状如力道20所示。密封圈60同样包括主体(未标注)和第一曲面凸起(未标注),即图18中所示截面与图5相近,但图18和图20共同显示,密封圈60整个呈细长圈型,而不是o型。

密封圈60的主体同样具有上端周面(未标注)和下端周面(未标注)。主体还具有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未标注),以及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内周侧面(未标注)。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主体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请结合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本实施例中,如图18,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侧面密封的密封圈70,如图18所示。密封圈70同样包括主体(未标注)和第一曲面凸起(未标注),其截面可以参考图5和图6相应内容,不同的是,密封圈70的圈形为倒角矩形,类似于跑道型,而不是o型。密封圈70的主体同样具有上端周面(未标注)和下端周面(未标注)。主体还具有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外周侧面(未标注),以及位于上端周面和下端周面之间的内周侧面(未标注)。第一曲面凸起环绕在整个主体的外周侧面。第一曲面凸起的高度小于主体外周侧面的高度。请结合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