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低压放空安全装置角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5710发布日期:2020-11-06 12:2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带有低压放空安全装置角座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座阀,具体涉及带有低压放空安全装置角座阀。



背景技术:

角座阀是一种靠气动执行机构控制流体流量的阀,角座阀可短时间内频繁启动,具有反应灵敏、动作准确的特点,在流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申请号为201220574278.6公开了一种全不锈钢气动角座阀,其结构包括包括自上而下依次串接固定的气缸、连接座和阀体;阀体内设有可让流体介质通过的第一通路以及用于开闭第一通路的阀门;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及活塞杆,缸体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活塞活动设置与缸体内,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座并伸入阀体内与阀门固定连接;活塞将缸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和下腔,缸体的壁上分别设有与上腔连通的平衡口、与下腔连通的进气口,活塞的上端与缸体的内顶部之间抵设有弹簧。

上述角座阀在工作时通常需要与电磁阀(一般是二位五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等)配合使用。安装时,将电磁阀的工作口与角座阀的气缸的进气口相连接,在电磁阀未通电状态下,角座阀的阀门将第一通路关闭,当电磁阀通电时,压缩气体流经电磁阀后通过工作口流至角座阀的进气口,使角座阀下腔压力瞬间增大,活塞便通过活塞杆带动阀门上移,从而将第一通路导通。利用电磁阀的气路切换动作,从而便可以实现角座阀的启闭控制。

但是,由于电磁阀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密封结构容易因磨损而导致出现气体泄漏,这些泄漏的气体会慢慢通过工作口流至角座阀的进气口中,随着气体泄漏量的增大,角座阀气缸的下腔中气压也逐渐增大,使得角座阀中的活塞出现不被期望的移动,便会造成角座阀出现泄漏(即阀门无法充分封堵第一通路),从而影响角座阀的正常使用。故有必要对现有角座阀的结构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带有低压放空安全装置角座阀,其结构简单合理,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即使与之配套使用的电磁阀因内部密封结构出现磨损或损坏而出现气体泄漏,该角座阀也能够正常工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有低压放空安全装置角座阀,包括自上而下依次串接固定的气缸、连接座和阀体;

所述阀体内设有可让流体介质通过的第一通路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第一通路的阀门;

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活动设置与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并伸入所述阀体内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和下腔,所述缸体的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上腔连通的平衡口、与所述下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活塞的上端与所述缸体的内顶部之间抵设有弹簧;

所述活塞内设有移动阀芯,所述移动阀芯内设有第二通路,所述活塞内设有第三通路,所述下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与所述上腔连通;

所述移动阀芯与所述活塞之间抵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使所述移动阀芯始终具有远离所述第三通路的运动趋势;

当下腔压力高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时,所述移动阀芯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朝所述第三通路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三通路封堵。

作为改进,所述阀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作为改进,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阀门的压盖。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耐磨圈。

作为改进,所述阀体的材料为铜或黄铜。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还设置有v形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当配套使用的电磁阀的密封件出现磨损,从而造成气体泄漏等现象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座阀可通过移动阀芯,使泄漏至下腔中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及平衡口流出,以此达到平衡;而当电磁阀通电使大量气体瞬间流至角座阀下腔时,由于下腔压力迅速增大,使得移动阀芯会在下腔压力作用下移动并堵住第三通路,使气缸的上腔、下腔隔离,从而不会影响角座阀的正常使用;移动阀芯与活塞之间抵设弹性部件,可确保移动阀芯在装置正常运行后回复至初始位置。

2.阀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可确保阀门的密封性。

3.连接座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耐磨圈,耐磨圈能够减少活塞杆运行时的磨损,同时也能够对活塞杆起到导向的作用。

4.阀体的材料为铜,性价比较高且易改造。

5.连接座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v型密封圈,增加了密封性,使得阀体的气体不会泄露至其他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2、阀体;21、第一通路;22、阀门;23、压盖;3、连接座;41、缸体;42、上腔;43、下腔;5、活塞;51、弹簧;52、第三通路;61、进气口;62、平衡口;7、活塞杆;8、移动阀芯;81、第二通路;82、弹性部件;9、耐磨圈;91、v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串接固定的气缸、连接座3和阀体2;所述阀体2内设有可让流体通过的第一通路21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第一通路21的阀门22;所述气缸包括缸体41、活塞5及活塞杆7,所述缸体41与所述连接座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活动设置于所述缸体41内,所述活塞杆7的一端与所述活塞5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3并伸入所述阀体2内与所述阀门22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将所述缸体4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42和下腔43,所述缸体41的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上腔42连通的平衡口62、与所述下腔43连通的进气口61,所述活塞5的上端与所述缸体41的内顶部之间抵设有弹簧51。

以上所述为角座阀的主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5内设有移动阀芯8,所述移动阀芯8内设有第二通路81,所述活塞5内设有第三通路52,所述下腔43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路81、所述第三通路52与所述上腔42连通;

所述移动阀芯8与所述活塞5之间抵设有弹性部件82,所述弹性部件82使所述移动阀芯8始终具有远离所述第三通路52的运动趋势,具体地说,弹性部件82设置为弹簧;当下腔43压力高于所述弹性部件82的弹力时,所述移动阀芯8克服所述弹性部件82的弹力朝所述第三通路52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三通路52封堵。

具体的,所述阀门22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具体的,活塞杆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阀门22的压盖23。

具体的,所述连接座3与所述活塞杆7之间设置有耐磨圈9。

具体的,所述阀体2的材料为铜或黄铜。

具体的,所述连接座3与所述活塞杆7之间还设置有v形密封圈91。

具体的,所述活塞5的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所述角座阀主体结构的工作原理与现有角座阀的工作原理相同。安装时,将气缸的进气口61与电磁阀的工作口通过管路相连接,工作状态下,当电磁阀未通电时,活塞5在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下压活塞杆7,活塞杆7通过阀门22将第一通路21关闭,此时角座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电磁阀通电时,大量压缩气体依次通过工作口、进气口61进入下腔43,下腔43压力瞬间增大,此时由于下腔43气流压强大于弹性部件82的弹力,在气压的作用下,移动阀芯8克服弹性部件82的弹力并向上腔42方向移动,此时移动阀芯8阻断了活塞5中的第三通路52,此时便不影响角座阀的正常使用,换言之,此时活塞5便会驱动活塞杆7上移,使阀门22同步上移,从而将第一通路21打开;当电磁阀断电时,下腔43中的气体经进气口回流至电磁阀内,并通过电磁阀排出,活塞则在弹簧51的作用下下移复位,使活塞杆7驱动阀门22同步复位,从而将第一通路21再次关闭。

当配套使用的电磁阀的密封件出现磨损,从而造成气体泄漏等现象时,由于泄漏的气体压力较小,该泄漏气体进入下腔43时,下腔43内的气压小于弹性部件82的弹力,也就是说,该气压不足以驱动移动阀芯8移动,此时下腔43中的气体便会依次通过第二通路81、第三通路52及平衡口62流出至大气,以此达到平衡。换言之,即使配套使用的电磁阀因内部密封结构出现磨损或损坏而出现气体泄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座阀也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