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9748发布日期:2020-10-02 08:2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周边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车载手机支架,是在车上用来固定手机的一种支架。

用最舒适的方式来使用的,最简约、易用的手机支架,注重用户体验、优秀的结构设计,根据人体工程学,人机的设计理念的参与,让开车使用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车载手机支架使用灵活方便.其中磁吸手机支架具有取放方便,无噪声、手机大小通用等优势性特点,适合市面上所有款式的手机,pda、mp4、智能手机、gps定位导航设备,手机可以各种角度放置,360度自由旋转以选择不同的视觉方向。造型概念新颖独特、点缀您的爱车。采用超大强力吸盘,稳定吸牢在挡风玻璃上,也可安装于空调出风口及汽车前台。支撑架强韧有力,不会晃动、掉落,且可调整角度,配上不同夹座车载及桌上都可用。其中钟表创意支架为创意型支架,即是支架又是汽车装饰品,是各位车主的不二选择。

其中车载支架还包括一种固定在电动车或者自行车上的支架,该种支架对手机的夹持力要求较高,因为其在骑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颠簸,如果夹持力度低,很容造成手机掉落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夹持装置,都没有限位装置,即限制夹爪反向运动的结构,只是单单靠着弹力迫使夹爪对手机进行夹紧,这种结构在实际颠簸路段较大的路面行驶时,很容易造成手机从夹持装置掉落的问题。

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面盖,以及与所述面盖相配合的底壳,所述面盖和所述底壳之间形成一安装腔室;

至少两个夹爪,所述夹爪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外;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与所述夹爪相配合,用于控制所述夹爪同步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内;以及

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夹爪伸出或者缩回至安装腔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

回复装置,所述回复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用于对所述夹爪施加一推力或者拉力,使得所述夹爪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塔齿,所述塔齿包括第一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

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齿轮单向旋转;所述两个夹爪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的两侧的凸齿相啮合,所述两个夹爪随着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端面上;以及

至少一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便于人手的手动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限位块第一端转动后能够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配合;

阻挡回复装置,所述阻挡回复装置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用于对所述限位块施加一推力,使得所述限位块第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配合,且用于限制限位块单向转动;以及

按压键,所述按压键设置在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与所述限位块第二端相配合,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外,且所述按压键无法全部伸出所述安装腔室;

当按压按压键时,对限位块第二端施加一压力,从而带动限位块转动,使得限位块与调节装置分离,调节装置能够双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回复装置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当所述限位块与调节装置相配合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块双向旋转;以及

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其一端与所述外壳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连接;

当限位块在按压键的作用下转动后,在松开按压键的情况下,限位块能够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回复到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配合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复装置包括:

第一压簧安装腔,所述第一压簧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壁上;以及

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簧安装腔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簧安装腔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爪相连接;

所述第二压簧对所述夹爪施加一向外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的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复装置包括:

第二压簧安装腔,所述第二压簧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壁上;以及

第三压簧,所述第三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簧安装腔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簧安装腔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相连接;

所述第三压簧对所述调节杆施加一向外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的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爪为四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齿还包括: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下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面盖,以及与所述面盖相配合的底壳,所述面盖和所述底壳之间形成一安装腔室;至少两个夹爪,所述夹爪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外;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与所述夹爪相配合,用于控制所述夹爪同步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内;以及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夹爪伸出或者缩回至安装腔室内。采用上述设计,使得夹爪将手机夹住以后,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调节装置无法反向运动,使得夹爪对手机的夹持力不会出现降低的状况,使得手机的夹持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省略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省略底壳和调节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省略底壳、调节杆和两个夹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省略底壳、调节杆、两个夹爪和塔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省略底壳、调节杆、四个夹爪和塔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塔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中塔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面盖11,以及与所述面盖11相配合的底壳12,所述面盖11和所述底壳12之间形成一安装腔室13;

至少两个夹爪20,所述夹爪20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13外;

调节装置30,所述调节装置3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与所述夹爪20相配合,用于控制所述夹爪20同步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13内;以及

限位装置40,所述限位装置4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与所述调节装置30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夹爪20伸出或者缩回至安装腔室13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设计了限位装置40,当手机放置到外壳10上后,通过调节装置30控制夹爪20对手机夹紧,夹紧后通过限位装置40防止调节装置30反向运动,使得夹爪20与手机松动的问题。

本实施例通过限位装置40,使得夹爪20与手机的连接更加牢靠,与现在市面上的产品相比,对手机的抓紧力更大,对于应用在外卖小哥手机支架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改善,使得无论道路多么颠簸,手机都会牢牢固定在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

回复装置50,所述回复装置5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用于对所述夹爪20施加一推力或者拉力,使得所述夹爪20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13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还采用了回复装置50,当需要将夹爪20收紧或者伸出时,无需对夹爪20施加压力,只需按下限位装置40,在限位装置40处于空挡的状态下,夹爪20在回复装置50的作用下,就会自动伸出或者缩回至安装腔室13内,大大方便了该支架的使用。

如图2-图5、图9、图10所示,所述调节装置30包括:

塔齿31,所述塔齿31包括第一齿轮3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311上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311同轴的第二齿轮312,所述第二齿轮312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311;

所述限位装置40与所述第一齿轮311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齿轮311单向旋转;所述两个夹爪20与所述第二齿轮312相对的两侧的凸齿相啮合,所述两个夹爪20随着所述第二齿轮312转动,从而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13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塔齿31上的第二齿轮312以及与第二齿轮312相互啮合的两个夹爪20,实现两个夹爪20的同步转动。

同时,限位装置40与第一齿轮311的凸齿相啮合,通过该结构,实现了限制第一齿轮311转动单向转动的问题,从而实现夹爪20的单向运动。

所述调节装置30还包括:

第三齿轮313,所述第三齿轮313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312上端面上;以及

至少一个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与所述第三齿轮313相啮合,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13,便于人手的手动调节。

具体地,调节杆32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外壳10的两侧,当需要调节时,只需用单手对两侧的调节杆32按压即可实现夹爪20的调节,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如图2、图5所示,所述限位装置40包括:

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所述限位块第一端411转动后能够与所述调节装置30相配合;

阻挡回复装置42,所述阻挡回复装置42与所述限位块41相配合,用于对所述限位块41施加一推力,使得所述限位块第一端411与所述调节装置30相配合,且用于限制限位块41单向转动;以及

按压键43,所述按压键43设置在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与所述限位块第二端412相配合,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13外,且所述按压键43无法全部伸出所述安装腔室13;

当按压按压键43时,对限位块第二端412施加一压力,从而带动限位块41转动,使得限位块41与调节装置30分离,调节装置30能够双向旋转。

所述阻挡回复装置42包括:

挡板421,所述挡板421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当所述限位块41与调节装置30相配合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块41双向旋转;以及

第一压簧422,所述第一压簧42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其一端与所述外壳10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41相连接;

当限位块41在按压键43的作用下转动后,在松开按压键43的情况下,限位块41能够在第一压簧422的作用下回复到与所述调节装置30相配合的状态。

如图2-图7所示,所述回复装置50包括:

第一压簧安装腔51,所述第一压簧安装腔51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侧壁上;以及

第二压簧52,所述第二压簧52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簧安装腔51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簧安装腔5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爪20相连接;

所述第二压簧52对所述夹爪20施加一向外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13的推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将回复装置50设置成与夹爪20相连接,通过直接对夹爪20施力,来实现夹爪20的向外伸出;大大方便了手机取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复装置50包括:

第二压簧安装腔(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二压簧安装腔(图中未标出)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侧壁上;以及

第三压簧(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三压簧(图中未标出)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簧安装腔(图中未标出)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簧安装腔(图中未标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32相连接;

所述第三压簧(图中未标出)对所述调节杆32施加一向外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13的推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回复装置50通过对调节杆32间接施加推力,通过调节杆32带动塔齿31转动,从而带动夹爪20伸出至安装腔室13外,同样的达到了便于手机取放的目的。

如图2所示,所述夹爪20为四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齿31还包括:

第四齿轮314,所述第四齿轮314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311下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311同轴,与所述第二齿轮312直径相等。

具体地,将夹爪20设计为四个,对手机的四个角进行夹紧,同时,夹爪20与手机接触面设计了缓冲层,避免在夹紧或者颠簸的过程中,造成手机外壳10的磨损。

四个夹爪20分别与第二齿轮312和第四齿轮314相啮合,实现了四个夹爪20的同步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面盖11,以及与所述面盖11相配合的底壳12,所述面盖11和所述底壳12之间形成一安装腔室13;至少两个夹爪20,所述夹爪20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腔室13外;调节装置30,所述调节装置3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与所述夹爪20相配合,用于控制所述夹爪20同步伸出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腔室13内;以及限位装置40,所述限位装置4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13内,与所述调节装置30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夹爪20伸出或者缩回至安装腔室13内。采用上述设计,使得夹爪20将手机夹住以后,在限位装置40的作用下,调节装置30无法反向运动,使得夹爪20对手机的夹持力不会出现降低的状况,使得手机的夹持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