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754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汽车减振器,特别是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
现有技术中汽车液压减振器是利用液压阻尼作用而实现减振的。它是由贮油缸,工作缸活塞杆,活塞,补偿阀等组成。活塞上设有压缩阀及复原阀。由于工作缸被活塞分开为上下两腔,因活塞杆的原因,活塞运动时,上下两腔容积变化不一样,会产生差动效应。特别是下腔突然扩大时,贮油缸的油来不及充满下腔,而产生气穴和真空,此时贮油缸内的油液是在零压或负压状态下供油,供油不能及时,使减振器在高频激振下,产生严重的噪音和外特性畸变。由于高频畸变及噪音,使减振器不能有效地抑制车辆的动载,影响使用寿命,给行车安全性带来危害。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贮油缸内充入部分气体的办法来解决。但也带来装配要求高,油质易变质,寿命短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寿命长,能有效地克服高频畸变和噪音的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贮油缸及工作缸之间设置一个筒状弹性元件,其两端紧箍在工作缸外壁上。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有一部分液压油经过活塞上的压缩阀流入油缸上腔,另一部分通过底阀进入贮油缸,该缸的液压力作用在弹性元件上,使其压缩。当活塞向上运动时,下腔容积增大,贮油缸内的压力降低油被吸进下腔,同时弹性元件也膨胀。由于有弹性元件的膨胀,使贮油缸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正压状态,液压油能够迅速充满扩大的下腔,不会产生真空及气穴现象,大大改善了减振器高频畸变特性及噪音,提高了减振器的性能。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在减振器底部可适当增加一个辅助节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筒状弹性元件可以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橡胶、聚安酯塑料等材料制成,其中以橡胶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容易,使用效果好,能有效地克服减振器的高频畸变和噪音。
下面用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其中1-活塞杆,2-防尘罩,3-导套及密封,4-贮油缸,5-弹性元件,6-工作缸,7-压缩阀,8-活塞,9-补偿阀。
图2为弹性元件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两端箍紧带,12-环状加强筋,13-轴向贯通油槽。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当活塞杆1带着活塞8向下压缩时,下腔(无杆腔)的液压油一部分经压缩阀7流入上腔(杆腔),另一部分经补偿阀9流到贮油缸4内,同时液压力也作用在弹性元件5上,弹性元件5被压缩。当活塞8向上运动时,上腔被压缩的油经复原阀10流入下腔,但因活塞杆1的差动效应,上腔流出的油满足不了下腔需要,贮油缸4内压力降低,弹性元件5膨胀,补偿了流出的油液,并使贮油缸4内始终保持正压供油,使油液能快速充满下腔,保证了在下腔内不产生真空和气穴。大大改善了减振器的高频畸变特性及噪音。
弹性元件5的两端紧箍带长度5-20mm;弹性元件5的中间可以设置多个环状加强筋12;外表设置了一个或多个轴向贯通油槽13。在弹性元件5的其余部分与工作缸之间留有3-8mm的间隙。
图4为
图1所示实施例未装弹性元件5时的示功图,1号曲线是V=0.298m/s条件下形成的,在Ⅰ、Ⅱ、Ⅲ象限内变化是平缓的,在Ⅳ象限变化激烈,产生畸变。如图中a处,当增加速度后这种畸变现象更严重,即减振效果更差,如曲线2是在V=0.524m/s条件下作出的,在Ⅰ、Ⅲ象限变化还平缓,但在Ⅱ、Ⅳ象限畸变严重,大大影响了减振性。如图中b、c处。
图5是装有弹性元件5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功图。曲线3是在V=0.298m/s,曲线4是在V=0.524m/s条件下作出的。从图中看出无论是低速时的曲线3还是高速的曲线4,他们在各象限变化都是缓和的,未发生畸变,减振性能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它是由活塞杆1、导套3、贮油缸4、工作缸6,压缩阀7,活塞8,复原阀10,补偿阀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贮油缸4与工作缸6之间设置一个弹性元件5,在弹性元件5的两端各设有壹个紧箍带,其余部份与工作缸之间留有3-8mm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5的两端紧箍带长度为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5的外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轴向贯通的油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5的中间可以设置多个环状加强筋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5是由橡胶或聚安酯塑料或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5是由橡胶或聚安酯塑料或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文件5是由橡胶或聚安酯塑料、或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悬架式液压减振器,由活塞杆1、导套3、贮油缸4、工作缸6、压缩阀7、活塞8、复原阀10、补偿阀9组成,在贮油缸4和工作缸6之间加装弹性元件5,弹性元件5两端各设有紧箍带,其余部分与工作缸间留有3~8mm间隙,利用弹性元件5受高压时压缩,减压时膨胀的过程,及时填补由液压减振器,活塞因高速运动而产生的真空。克服了工作时高频畸变严重和产生噪音的缺点,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F16F9/14GK2195001SQ9320224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9日
发明者胡浩, 沈骏英 申请人:胡浩, 沈骏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