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密封闸板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780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密封闸板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阀门,特别涉及一种软密封闸板阀,它主要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板、阀杆和安装在阀杆上端的手轮组成。
传统的闸板阀多采用硬密封的结构形式,即在阀体内腔设置一环槽,采用将阀板卡嵌在环槽中的方式来关闭阀门。这一传统结构的闸板阀在使用中存在流阻大,即阻力系数高,易导致介质流场不稳定,形成脉动流,旋涡流等,易产生气蚀现象,还常因密封环槽的磨蚀而造成密封失效。另外阀体的密封环槽中易滞留杂物,导致阀板不能关闭到位,若强行关闭,常会造成阀门损坏。特别是在输送矿浆或颗粒介质的情况下使用寿命极短。再者,因上述阀门的结构特征所致,为保证密封性能,其配合面的精度要求较高,导致成本增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阻力系数小,适用介质范围广,耐磨防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的软密封闸板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软密封闸板阀,它主要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板、阀杆和安装在阀杆上端的手轮组成,阀体内腔的下半圆为光滑直管,上半部分为V形内锥面,阀板由橡胶材料包覆而成,阀体内腔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道与阀板两侧的导向板相配合的导槽,导槽内下侧设有与阀板相配合的弧形过度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阀体的上端盖通过套装在阀杆上的轴套、压紧支架以及压紧螺母吊撑在阀体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软密封闸板阀的阀体内腔下半圆为光滑直管,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密封环槽的设置所导致的流阻大,介质流场不稳定,易产生气蚀现象,以及因密封环槽的磨蚀而造成密封失效等不足之处,并扩大了适用介质范围;2、因本实用新型中的阀板由橡胶材料包覆而成,一改现有技术中的刚性接触密封为软接触密封,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降低制造精度和成本的同时,又保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并提高了耐磨耐蚀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3、由于本实用新型阀体的上端盖采用通过压紧支架的吊撑力压紧在阀体的上端,这样就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阀体的主视图。
图4阀体的侧视图。
图5阀板的主视图。
图6阀板的剖视图。
图7阀板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密封闸板阀,它主要包括阀体(7),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板(8)、与阀板结合在一起的阀杆(2)和安装在阀杆上端的手轮(1)组成,阀体(7)的上端盖(6)通过套装在阀杆上的带有外螺纹的轴套(4)、压紧支架(5)以及压紧螺母(3)吊撑在阀体的上端;阀体内腔的下半圆为光滑直管,上半部分为V形内锥面,阀体内腔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道与阀板(8)两侧的导向板相配合的导槽,导槽内下侧设有与阀板相配合的弧形过度密封槽(如图3、4所示),阀板(8)是由橡胶材料包覆而成(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闸板阀下半圆的密封是依靠阀板的外圆与阀体内圆紧密配合来实现的,其上半部分则是通过阀板两侧的外锥面与阀体两侧的V形内锥面紧密配合来实现密封的。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软密封闸板阀,它主要包括阀体(7),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板(8)、阀杆(2)和安装在阀杆上端的手轮(1)组成,其特征在于阀体(7)内腔的下半圆为光滑直管,上半部分为V形内锥面,阀板(8)由橡胶材料包覆而成,阀体内腔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道与阀板两侧的导向板相配合的导槽,导槽内下侧设有与阀板相配合的弧形过度密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密封闸板阀,其特征在于阀体(7)的上端盖(6)通过套装在阀杆上的轴套(4)、压紧支架(5)以及压紧螺母(3)吊撑在阀体的上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软密封闸板阀,阀体内腔的下半圆为滑直管,上半部分为V形内锥面,阀板由橡胶材料包覆而成,阀体内腔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道与阀板两侧的导向板相配合的导槽,导槽内下侧设有与阀板相配合的弧形过渡密封槽。本实用新型一改现有技术中的刚性接触密封为软接触密封,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降低制造精度和成本的同时,又保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并提高了耐磨耐蚀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扩大了适用介质范围。
文档编号F16K3/02GK2156355SQ9321047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9日
发明者赵建国 申请人:赵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