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51404阅读:来源:国知局
传递元件311,如果摆凸缘310直接固 定在所述传动系的其它部件上的话。
[0050] 在摆凸缘310的两侧上设置有摆质量330、335,该些摆质量借助于间隔销栓340彼 此连接。在该两个摆质量330、335之间,在第一缺口 320中设置有一阻尼器件346的中间元 件345,该中间元件用作该两个摆质量330、335之间的中间质量。此外,所述阻尼器件346 在两个摆质量330、335和所述中间质量345中具有一保持器350。所述保持器350通过如 下方式来构造,即,在两个摆质量330、335中设置第二缺口 355和在中间元件345中设置第 H缺口 360。在保持器350中设置有所述阻尼器件346的弹黃元件365,所述弹黃元件夹紧 地布置在所述保持器350中。所述弹黃元件365设计为直线式构造的螺旋弹黃,它的纵向 轴线370至少部分沿周向方向延伸。通过弹黃元件365的夹紧的布置确定了中间元件345 相对于两个摆质量330、335的位置。
[0051] 此外,在该些摆质量330、335上,在沿周向方向在径向上从内向外延伸的侧表面 371上分别设置一阻尼元件375, W便阻尼该些摆质量330、335在其它沿周向方向未示出的 摆质量上的相互抵靠。
[0052] 所述中间元件345具有一禪接区段376和一第二止挡区段380,其在中间位态中沿 径向在内地从禪接区段376向保持器350朝所述摆凸缘310的方向延伸。第二止挡区段W 一固定端部与所述禪接区段376连接,其中,在禪接区段376中至少部分地布置所述第H缺 口 360,该第H缺口用于所述保持器350的所述界限,其中,禪接区段376有利地部分环形 地构造。此外,所述中间元件345具有第四缺口 381,该第四缺口长孔形地取向并且平行于 保持器350的纵向轴线370延伸。所述第四缺口 381通过所述间隔销栓340贯穿嵌接。由 此保证了两个摆质量330、335的可靠固定并且同时借助于所述间隔销栓340通过第四缺口 381保证了中间元件345的导向。
[0053] 此外,所述摆质量330、335具有两个滑槽导向装置385、390,它们类似于在图1和 图2中示出的滑槽导向装置构造。所述滑槽导向装置385、390用于沿着摆轨迹导向所述摆 质量 330、335。
[0054] 在如图3和图4中示出那样的第一运行状态中,摆质量330、335处在中间位态中。 在此,第二止挡区段380相对第一缺口 320或第二止挡区段326在两侧上沿周向方向具有 相同间距。在此,第一止挡区段326和第二止挡区段在径向上基本上布置在相同高度上。从 该中间位态出来地,该些摆质量330、335可W由于通过摆凸缘310导入的转动振动被错开 并且为了沿着摆轨迹336的振动被激励。在此,中间元件345具有如下优点;用于通过所述 摆质量330、335来消除所述转动振动的有效质量W所述弹黃元件365和所述中间元件345 被提高。由此可W在所述离也力摆305的通常相同的结构参数下实现转动振动的改善的消 除。
[0055] 在摆凸缘310的强加速度的情况下例如在强的转速提高或强的转速降低的情况, 常见的离也力摆倾向于;摆质量330、335沿周向方向彼此抵靠或抵靠在滑槽导向装置390、 385的对应的纵向端部上。由此而产生哺唔哺唔声,其可W由车辆乘客感知。
[0056] 在如图5中示出那样的第二运行状态下,摆质量330、335在摆凸缘310上的抵靠 被阻尼。为此,具有截段轮廓395的第一缺口 320 W如下方式设计,即,第一止挡区段326 面朝所述第二止挡区段380,该第一止挡区段是截段轮廓395的部分。
[0057] 在摆质量330、335抵靠在具有阻尼元件375的其它未示出的摆质量上之前,第二 止挡区段380抵靠在第一缺口 320的两个第一止挡区段326中的(与摆质量330、335的运 动方向相关的)一个第一止挡区段上。所述摆质量330、335在所述抵靠的情况下沿运动方 向直至通过所述弹黃元件365的最终拦住地前进运动并且将弹黃元件365在保持器350中 夹紧。在该夹紧的情况下,弹黃元件365给在中间元件345抵靠在所述截段轮廓395上时 产生的界限力矩Me加弹性作用并且阻尼该界限力矩。同时由此也界限了摆质量330、335沿 着摆轨迹336的摆行程并且减少了界限力矩Mb。在弹黃元件365被夹紧时,通过所述摆质 量330、335,所述保持器350沿周向方向的延伸尺寸由于摆质量330、335相对于所述中间元 件345的相对运动被减少。
[0058] 如果所述摆质量330被拦住,那么弹黃元件365 W如下方式回压所述摆质量,即, 保持器350具有它的沿周向方向的最大延伸尺寸并且摆质量330、335可W再一次地被拦 住。由此,所述中间元件345在抵靠在所述截段轮廓395上之后又被返回引导到它的相对 于摆质量330的原始被确定的位置中。
[0059] 图6示出了到根据第H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400上的正视图。所述阻尼装置400 基本上与图3至图5中示出的阻尼装置300 -致地构造。与之不同地,所述保持器350部 分环形地实施,从而使得所述保持器350中布置的弹黃元件构造为弓形弹黃。所述弹黃元 件365在此如已经在图3至图5中阐释那样在中间元件345抵靠在所述摆凸缘310的截段 轮廓395上时阻尼所述界限力矩地。保持器350的形状在此在中间元件345抵靠在摆凸缘 310的第一缺口 320的截段轮廓395上时适配所述摆质量330、335的运动曲线。显然也可 W考虑,所述保持器350具有一不同构造的轮廓。
[0060] 图7示出了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500上的正视图。图8示出了沿着图 7中示出的截面平面C-C穿过图7中示出的阻尼装置500的截面视图。所述阻尼装置500 基本上与阻尼装置在图3至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300、400 -致地构造。与之不同地设置 该样的保持器505,它基本上圆形地构造并且具有一纵向轴线510,该纵向轴线平行于转动 轴线315延伸。在所述保持器505中设置有一弹黃元件515,该弹黃元件例如构造为套筒弹 黃或盘旋弹黃。
[0061] 所述保持器505在此从第一摆质量330沿轴向方向延伸穿过摆凸缘310中的保持 器缺口 520和穿过第二摆质量335。在此,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器505的轴向延伸尺寸比 两个摆质量330、335之间的轴向延伸尺寸在它们的最大宽度上实施得更小。由此保证了 : 布置在保持器505中的弹黃元件515不能由保持器505中滑出。所述阻尼装置500的功能 基本上与阻尼装置300、400在图3至图6中阐释的功能一致。与之不同地,所述弹黃元件 替代沿纵向方向的压缩而沿周向方向被压缩。
[0062] 为了可W特别轻地在所述截段轮廓395上抵靠所述第二止挡区段380,设置一第 二阻尼器件525,该第二阻尼器件层式地沿径向在内侧布置在第一止挡区段326上。所述第 二阻尼器件525构造用于在抵靠在所述摆凸缘310上时阻尼所述中间元件345的运动。附 加地或替换地也可W考虑,所述第二阻尼器件525也布置在第二止挡区段380上。
[0063] 在图3至图8中示出设有V形横截面的第二隆起部380。显然也可W考虑第二隆 起部380的另外的形状。例如可W考虑,第二隆起部U形地构造。
[0064] 附图标记列表
[00财 10 阻尼装置
[006引 11 转动轴线
[0067] 15 转换器
[006引 20 离也力摆
[006引 25 弹黃阻尼器
[0070] 30 输入侧
[ocm] 35 润轮
[007引 40 润轮凸缘
[0073] 4日摆凸缘
[0074] 50 馴钉连接装置
[00巧]55 传递元件
[0076] 60 输出侧
[0077] 65 变速器输入轴
[007引 70 摆质量对
[007引 75 摆质量对
[0080] 80 第一摆质量
[0081] 85 第二摆质量
[00的]90 间隔销栓
[0083] 91 开口
[0084] 95 纵向轴线
[0085] 105摆轨迹
[0086] 110第一滑槽导向装置
[0087] 115第二滑槽导向装置
[0088] 120 第一缺口
[0089] 125 第二缺口
[0090] 130滚动元件
[0091] 131输入部分
[009引 135输出部分
[0093] 140保持器
[0094] 145 第一接片
[0095] 150输入盘
[0096] 155第二馴钉连接装置
[0097] 160 第二接片
[009引 170弹黃元件
[009引 175阻尼器件
[0100] 180 中间元件
[0101] 185第一隆起部
[0102] 190第一止挡面
[0103] 195第二隆起部
[0104] 200第二止挡面
[0105] 205第H隆起部
[0106] 210第H止挡面
[0107] 215第四止挡面
[0108] 220第一端表面
[0109] 225第二端表面
[0110] 230第一纵向端部
[0111] 235第二纵向端部 [011引 240第;端表面
[011引 245第;缺口
[0114] 250第一侧表面
[0115] 255第二侧表面
[0116] 300阻尼装置
[0117] 305离也力摆
[011引 310摆凸缘
[011引 311传递元件
[0120] 315转动轴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