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70569阅读:来源:国知局
形结构,球体8 一端通过压力弹簧17与塑料骨架16 —端面连接,球体8另一端与塑料骨架16环形头部密封贴合,塑料骨架16另一端面与压力弹簧17连接,所述的进油口 18部位设置用于过滤的端部滤网19。所述的端部滤网19用于对从供油管路9进入单向阀阀体2内的液压油进行过滤,而球体8、塑料骨架16及压力弹簧17的设置,当电磁阀结构停止工作时,供油管路9停止向单向阀阀体2内供给带有油压的液压油,这时,在压力弹簧17的作用下,球体8向供油管路9 一端移动,从而封闭供油管路9,这时,已经进入电磁阀阀体I和单向阀阀体2内的液压油将会停留在电磁阀阀体I和单向阀阀体2内,不会回流到供油管路9内,这样,发动机每次启动时,相位器和电磁阀阀体内I都充满液压油,能够很快建立油压,从而有效提高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相位器的响应速度。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发动机每次启动时相位器和电磁阀阀体内都已经充满液压油,对各部件实现有效润滑,这样就能够彻底避免相关零件的干摩擦导致的异常磨损及异响问题。
[0026]所述的三道环形槽11是环形槽A20、环形槽B21和环形槽C22,三道油槽12是相位器A腔油槽23、回油口油槽24和相位器B腔油槽25,所述的相位器A腔油槽23与相位器A腔13连通,回油口油槽24与回油口 14连通,相位器B腔油槽25与相位器B腔15连通。
[0027]如附图4一附图6所示,控制部件5设置为能够通过磁芯轴4带动阀芯6沿阀套3前后移动的结构,阀芯6前后移动带动环形槽A20与相位器A腔油槽23 (附图4一附图6上的A 口)连通时,相位器B腔油槽25(附图4一附图6上的B 口)设置为与回油口油槽24连通的结构,所述的阀芯6前后移动带动环形槽C22与相位器B腔油槽25连通时,相位器A腔油槽23设置为与回油口油槽24连通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电磁阀结构工作时,电磁阀结构根据需要通过控制部件带动磁芯轴动作,实现向相位器A腔或相位器B腔供油的目的,当液压油从进油口 P进入单向阀阀体2后,然后流入阀芯6,从环形槽A20进入相位器A腔油槽23,再进入相位器A腔,这时,相位器B腔内的液压油从相位器B腔流入相位器B腔油槽25,再进入环形槽B21,再从回油口 T流回供油管路,这时,在相位器A腔内建立油压,而当液压油从进油口 P进入单向阀阀体后,然后流入阀芯,从环形槽C22进入相位器B腔油槽25,再进入相位器B腔,这时,相位器A腔内的液压油从相位器A腔流入相位器A腔油槽23,再进入环形槽B21,再从回油口流回供油管路,这时在相位器B腔内建立油压。当相位器A腔和相位器B腔连通,回油口关闭时,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根据控制部件发出的信号调节相位器A腔和相位器B腔的供给压力油A到B或B到A流向,从而控制凸轮轴正时角度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扭矩不同可以调整到最优角度。在相位器A腔和相位器B腔内往复建立油压,就能通过相位器对发动机气门正时进行调节。
[0028]所述的电磁阀结构未工作时,球体设置为抵靠在塑料骨架16上的结构,这时球体不会堵住进油口,进油口正常向电磁阀结构内供油。
[0029]所述的电磁阀阀体I与单向阀阀体2套装连接在一起。
[0030]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电磁阀结构工作时,供油管路向单向阀阀体内供给带有油压的液压油,在液压油压力作用下,液压油施力在球体上,球体向后退缩,液压油进入单向阀阀体,流动进入电磁阀阀体,然后从电磁阀阀体分别进入相位器A腔或相位器B腔,实现液压油供给,电磁阀结构停止工作后,供油管路停止向单向阀阀体内供给带有油压的液压油,这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球体向供油管路一端移动,封闭供油管路,已经进入电磁阀阀体和单向阀阀体内的液压油将会停留在电磁阀阀体和单向阀阀体内,不会回流到供油管路内,这样,发动机每次启动时,相位器和电磁阀阀体内都充满液压油,能够很快建立油压,从而有效提高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相位器的响应速度。本发明所述的电磁阀结构,由于发动机每次启动时,相位器和电磁阀阀体内都充满液压油,,因此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由于留存在电磁阀阀体内和单向阀阀体内的液压油能够起到润滑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消除相位器和电磁阀阀体内部异常磨损和冷启动异响问题,降低相位器工作时的噪音,提高相位器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003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包括电磁阀阀体(I),电磁阀阀体(I)包括中空的阀套(3),阀套(3)内安装磁芯轴(4),磁芯轴(4) 一端与控制磁芯轴⑷伸缩动作的控制部件(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阀体(I)与单向阀阀体(2)连接,磁芯轴⑷另一端与阀芯(6)连接,阀芯(6)与压缩弹簧(7)连接,压缩弹簧(7)与阀套(3)内壁压紧连接,单向阀阀体(2)内安装压力弹簧(17)和球体(8),压力弹簧(17) —端与塑料骨架(16)连接,压力弹簧(17)另一端与球体⑶连接,单向阀阀体⑵一端与电磁阀阀体(I)连接,单向阀阀体(2)另一端与供油管路(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6)包括中空结构的阀芯通道(10),阀芯通道(10)与单向阀阀体(2)连通,阀芯(6)外表面设置三道沿阀芯(6) —周布置的环形槽(11),两道环形槽(11)与阀芯通道(10)连通,另一道环形槽(11)与回油口(14)连通,中空的阀套(3)外表面设置三道沿阀套(3) —周布置的油槽(12),三道油槽(12)分别与相位器A腔(13)、回油口(14)和相位器B腔(1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阀体(2)内设置塑料骨架(16),塑料骨架(16)为头部环形结构,球体(8) —端通过压力弹簧(17)与塑料骨架(16) —端面连接,球体(8)另一端与塑料骨架(16)环形头部密封贴合,塑料骨架(16)另一端面与压力弹簧(17)连接,所述的进油口(18)部位设置用于过滤的端部滤网(1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道环形槽(11)是环形槽A(20)、环形槽B(21)和环形槽C(22),三道油槽(12)是相位器A腔油槽(23)、回油口油槽(24)和相位器B腔油槽(25),所述的相位器A腔油槽(23)与相位器A腔(13)连通,回油口油槽(24)与回油口(14)连通,相位器B腔油槽(25)与相位器B腔(1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件(5)设置为能够通过磁芯轴(4)带动阀芯(6)沿阀套(3)前后移动的结构,所述的阀芯(6)前后移动带动环形槽A (20)与相位器A腔油槽(23)连通时,相位器B腔油槽(25)设置为与回油口油槽(24)连通的结构,所述的阀芯(6)前后移动带动环形槽C(22)与相位器B腔油槽(25)连通时,相位器A腔油槽(23)设置为与回油口油槽(24)连通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磁阀结构未工作时,球体(8)设置为抵靠在塑料骨架(16)上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阀体(I)与单向阀阀体(2)套装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气门正时部件领域的凸轮轴正时角度调节装置电磁阀结构,电磁阀结构的电磁阀阀体(1)的阀套(3)内的磁芯轴(4)一端与控制部件(5)连接,电磁阀阀体(1)与单向阀阀体(2)连接,磁芯轴(4)另一端与阀芯(6)连接,阀芯(6)与压缩弹簧(7)连接,压缩弹簧(7)与阀套(3)内壁压紧连接,单向阀阀体(2)内安装压力弹簧(17)和球体(8),压力弹簧(17)一端与塑料骨架(16)连接,压力弹簧(17)另一端与球体(8)连接,单向阀阀体(2)一端与电磁阀阀体(1)连接,单向阀阀体(2)另一端与供油管路(9)连通,本发明的结构消除电磁阀结构内部异常磨损和冷启动异响问题,提高相位器响应速度。
【IPC分类】F01L1/344, F16K15/18
【公开号】CN105090571
【申请号】CN201510501868
【发明人】胡俊军, 范礼, 李雪涛, 张国立, 甄子源, 邵璠
【申请人】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