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2047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卡车及军车,液力缓速器包括换热器、转子、定子和壳体,壳体上具有储油腔和工作腔,转子和汽车传动系统固定在一起,汽车在行驶时,转子也会转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腔,将储油腔内的油压进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工作腔,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时,转子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转子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定子叶片对油液产生反作用力,油液流出定子再转回来冲击转子,这样就形成对转子的阻力矩,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0003]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连接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导通到外部大气,用于在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将储油腔内的压缩空气排出,但是在现有技术的液力缓速器中压缩空气通过排气通道排出时,压缩空气中往往会含有一定量的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含的油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可以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的油进行分离,以减少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含油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壳体、一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和一第二油气分离装置;
壳体内设置有一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连通的通气口 ;
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一顶盖;
一底盖,底盖上设置有一与通气口相连通的进气口,底盖的周沿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一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为套筒状,支撑骨架设置在顶盖和底盖之间,支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相连接,进气口位于支撑骨架所围合的范围内;以及
一油气分离部件,油气分离部件为套筒状,油气分离部件包裹在支撑骨架上,油气分离部件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密封连接,油气分离部件包括一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内外两表面上均覆盖有一无纺布层;
第二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罩壳,圆筒状罩壳下端开口且上端封闭,圆筒状罩壳罩覆在第一油气分离装置上,圆筒状罩壳的开口端与壳体的开口端对合连接,圆筒状罩壳的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的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形折边,底盖的周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环形折边,油气分离部件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密封连接是指油气分离部件与第一环形折边之间、油气分离部件与第二环形折边之间均灌注有环氧树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和底盖通过若干连接筋相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周沿与进气口的周沿对齐,第一挡板与进气口的轴线相垂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挡板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一通孔,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通过若干连接筋相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周沿与通孔的周沿对齐,第二挡板与通孔的轴线相垂直。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骨架的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支撑骨架的另一端与底盖可拆卸的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盖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环状部件,环状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卡接部件,支撑骨架的靠近底盖的一端的周沿上设置有一卡口,支撑骨架套置在环状部件上,卡口与卡接部件卡接配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圆形隔板,圆形隔板设置在圆筒状罩壳内,圆形隔板的周沿与圆筒状罩壳的内周壁相抵,排气孔均位于圆形隔板的上方,圆形隔板上设置有一小通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隔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卡块,圆筒状罩壳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接座。
[0015]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液力缓速器排出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通过底盖的进气口进入到油气分离部件内,然后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时,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无纺布层、玻璃纤维层和无纺布层,这样,压缩空气中的油可以被无纺布层和玻璃纤维层吸附,这样就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一部分油分离出来,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后,压缩空气沿着圆筒状罩壳的内壁螺旋向上流动,然后压缩空气通过圆筒状罩壳上的排气孔排出到外部大气中,当压缩空气沿着圆筒状罩壳的内壁螺旋向上流动时,压缩空气中残留的油可以吸附到圆筒状罩壳的内壁上,这样就对压缩空气进行了两次油气分离,可以尽量减小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含油量,以减少对周围的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油气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4是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视图;
图5是第一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油气分离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7是第一油气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底盖的俯视图; 图10是底盖的剖视图;
图11是液力缓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顶盖;101、第一环形折边;2、底盖;201、第二环形折边;202、进气口;203、第一挡板;2031、通孔;204、第二挡板;205、连接筋;206、环状部件;207、卡接部件;3、支撑骨架;301、卡口;4、油气分离部件;401、玻璃纤维层;402、无纺布层;5、环氧树脂;6、液力缓速器壳体;601、安装筒;
10、壳体;1001、通气口; 11、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2、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01、圆筒状罩壳;1202、排气孔;1203、圆形隔板;1204、小通孔;1205、卡块;1206、卡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由图1所示,本发明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壳体10、一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和一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
[0020]壳体10内设置有一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连通的通气口1001。
[0021 ]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顶盖1、一底盖2、一支撑骨架3和一油气分离部件4。
[0022]底盖2上设置有一进气口202,将该油气分离装置安装在液力缓速器上时,将进气口 202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相连通,当液力缓速器退出工作时,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通气口 1001、进气口 202进入到油气分离部件4内,底盖2的周沿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也就是说底盖2的周沿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通过一环形密封圈密封。
[0023]支撑骨架3为套筒状,支撑骨架3由多条第一连接肋和多条第二连接肋组成,多条第一连接肋相互平行且周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两条第一连接肋均通过若干第二连接肋相连接,第一连接肋和第二连接肋组成套筒状的支撑骨架,支撑骨架3设置在顶盖I和底盖2之间,顶盖I和底盖2相平行,支撑骨架3的轴线与顶盖1、底盖2相垂直,支撑骨架3的两端分别与顶盖I和底盖2相连接,进气口202位于支撑骨架3所围合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支撑骨架3将进气口 202围住。
[0024]油气分离部件4为套筒状,油气分离部件4包裹在支撑骨架3上,油气分离部件4强支撑骨架3完全包裹,油气分离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顶盖I和底盖2密封连接,油气分离部件4包括一玻璃纤维层401,玻璃纤维层401呈套筒状,玻璃纤维层401的内外两表面上均覆盖有一无纺布层402。
[0025]由图2?图4所示,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包括一圆筒状罩壳1201,圆筒状罩壳1201下端开口且上端封闭,圆筒状罩壳1201罩覆在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上,圆筒状罩壳1201的开口端与壳体1的开口端对合连接,圆筒状罩壳1201的开口端与壳体1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圆筒状罩壳1201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202,多个排气孔1202沿圆筒状罩壳1201的周壁周向均匀分布。
[0026]所述的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还包括一圆形隔板1203,圆形隔板1203设置在圆筒状罩壳1201内,圆形隔板1203的周沿与圆筒状罩壳1201的内周壁相抵,排气孔1202均位于圆形隔板1203的上方,圆形隔板1203上设置有一小通孔1204,这样,圆形隔板1203将圆筒状罩壳1201内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当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4内流出后,压缩空气在圆形隔板1203的下方螺旋流动,然后压缩空气通过圆形隔板1203上的小通孔1204流动到圆形隔板1203的上方,然后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孔1202排出到大气中,小通孔1204的孔径一般为卜3mm,由于小通孔1204的孔径较小,这样就可以使得压缩空气可以较长时间的在圆形隔板1203的下方螺旋流动,这样就可以使得压缩空气与圆筒状罩壳1201的内壁的接触时间较长,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油分离的较为干净。
[0027]所述的圆形隔板120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卡块1205,圆筒状罩壳1201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卡块1205卡接配合的卡接座1206,这样,圆形隔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